APP下载

夯实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创业创新机制
——珠海斗门中小微创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

2017-03-07周冠怡彤林宇宾

关键词:珠海政策企业

周冠怡彤,林宇宾

(1.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00;2.澳门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3.珠海斗门区工商联合会,广东珠海519100)

夯实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创业创新机制
——珠海斗门中小微创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

周冠怡彤1,2,林宇宾3

(1.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00;2.澳门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3.珠海斗门区工商联合会,广东珠海519100)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各地促进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针对珠海斗门区中小微创业企业成长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企业主访谈,调查主要包括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创业动机与信心、创业政策与环境、创业融资来源与困难、人才情况、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基于面临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从政府的政策决策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创新驱动;创业创新策略;中小微企业

一、创新驱动战略下推进珠海斗门创业创新策略背景

“自主创新”、“创业”、“中小企业”等术语是创新驱动领域的主要关注热点。创业通过创造就业和促进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也就使得大家多将视角放在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及创业政策、创业之间的关系(吴建南,2014)。2015年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珠海市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珠海斗门区内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差,加之缺乏控制投资风险的相关人才和经验,制约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针对珠海斗门中小微企业不同创新阻力及问题进行调研进而总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和建议,找出建设关键路径,从人才、环境、内外合作联系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分析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方式促进其生存发展能力,推动斗门中小微企业经济快速增长。

二、珠海斗门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斗门区中小微企业现状

根据区工商局的数据,全区现有市场主体44975户,其中企业6949户,个体工商户3787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3户。全区现有民企近6千家,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工商登记户超过4万1千户,由此可以看出,斗门区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注册情况个体工商户为市场主体,注册数量大且逐年增长。区内工业企业数量少,产值大,服务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但单个企业的产值小,金融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产业等附加值高的服务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11家中小微企业进入市“三高一特”重点中小微企业培育目录。目前,斗门中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上大胆探索,成效显著,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急需在生产、管理和发展等模式上进行调整实现转型升级急需政府进一步消除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优化发展环境。

(二)珠海斗门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现状数据调查报告

本研究对珠海斗门区中小企业创业与成长问题问卷调查以及企业主访谈,斗门区内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新青工业园、富山工业园、白蕉工业园),因此本次抽样调查选取其中新青工业园内部门企业、人流密集地区(井岸)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分为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走访企业50多家,访谈调研内容由六大部分组成:创业者个人基本情况、创业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企业发展金融支持情况、产品技术与服务创新情况、经营管理情况、政府服务工作和市场环境对斗门区内中小微企业创业与成长的影响。

结果调查显示,从性别角度分析女性创业者不为少数,但多为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主,创业项目科技含量较少,多以零售餐饮业为主。创业者年龄偏年轻,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中小微企业主普遍学历不高,中专及大专生占34%,高中学历占22.73%,本科以上占11.36%。创业的时间初创企业为3个月的占13.64%,3-36个月为主要区间,占45.45%,企业多数处于成长阶段,成立36个月以上的企业占40.91%。创业前身份情况,应届大学生只占4.55%,下岗失业人员占9.90%,非本市本地户籍外来人口创业人员是最庞大的人群占49%,因此在后期制订实施细则的时候对这部分创业人群要相应考虑。2.27%的受访企业主认为在区内创业经营状况很好,54.55%的人则认为一般,22.73%则认为勉强维持,2.27%的人认为难以维持。目前企业的经营情况,在一系列出台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创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下,72%以上的人都明显感到税收下降,不会有负担。54.55%的小微企业创业者认为技术对自己的企业非常重要,因此技术的改进,创新也同样是企业最重视的部分。企业多数认为资金,人才,技术缺乏是企业很难发展的内部原因,资金是大多数是企业的短板,外部坏境分析则认为区内的市场购买力较不足,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企业内部缺乏管理经验也是大多数企业主感到自身的不足为企业发展而担忧的主要原因。关于创业政策,斗门区相关部门也有了一定的政策条目与政策汇编,区内的中小微企业主90%认为区内进一步完善推进创业类相关政策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接近60%的企业主认为企业目前最看重的是如何增强企业内部的决策管理制度。数据显示75%的企业创办者对企业创办支持政策很关注,再访谈过程中,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主认为创业奖励,尤其是创业培训与辅导较为期待和迫在眉睫的需要,期望通过创业培训、管理类技能的提升促进企业的生存能力。其次,综合数据也有68%的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希望政府能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能力提升及管理水平提升得平台,提供小企业咨询及管理诊断服务等。因此,斗门区的中小微企业目前有以下问题:

1.珠海斗门区内中小微企业产出规模小,资金缺乏,受其规模、效益和资信所限,贷款困难,资金严重短缺,融资成本过高,财务结构不合理。

2.区内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普遍人才素质偏低以及创新意识缺乏。企业内的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整体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主要为中专学历以下为主体,推动创新工作难以开展,最终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3.区内中小微企业主竞争意识较弱,受市场和外部冲击较大。区内中小微企业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使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4.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再加上习惯于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管理企业,造成区内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使企业难以有质的提高。

5.区内创业制度环境和创业服务环境有待提高。区内创业动力不足,近年来广东省和珠海市出台了等一系列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政策文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针对不同的地区,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存在较大的差异,政策执行落实难,且多为特惠型而非普惠型政策。

6.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调研过程中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一般偏下。84.09%不知道相关政策,有13.64%听说过但不了解,仅有2.27%的企业创办者了解一些。

7.政策体系纷繁复杂,执行对象上涉及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和失地农民等多个人群和多个创业阶段企业。政策内容上又涉及准入、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培训服务等多个子政策。宣传、执行、落实、监督上相对应的配套措施一时间很难做到全面、有效。不少区内中小微企业主反映,从高速发展的市场化来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改进和调整,对政府工作满意度较高。但是一些政策措施一时还难以落实到位,影响了企业的成长发展。

8.各部门之前缺少联动机制,缺乏个性化服务平台。在问卷及访谈调查中,大部分企业主表示在企业创业期间,企业对政府相关信息宣传和个性化服务有较大需求,主要是因为信息宣传不到位、公布渠道狭窄、咨询机构不足、专业的培训管理等服务机构缺少造成对中小微企业创业成长期支持不足。

9.中小微企业主大多认为自己一直处与自生自灭的状态,企业运营管理中或发展过程出,不知有何渠道可以获得更多的资讯或咨询帮助。

三、推动斗门中小微创业企业创新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构建有斗门区特色创业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创新创业促进机制

1.针对本区青年、大学毕业生、妇女、失业人员、农民、转业军人等不同创业群体,制定相应区内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并按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节能减排要求,制订引导创业创新产业优惠政策。

2.建立区内创业现状调查制度,形成创业活力的预警机制。对全区进一步开展创业现状调查,分析和掌握斗门区民众创业活动的变化和发展态势,为制定创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组织开展斗门区与香洲区、金湾区、中山、江门等市区的创业活力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区内中小微企业创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问题,明确创业政策目标与方向。

3.加大区内对农业、传统民生行业的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指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4.建立斗门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针对初创或成长型小微创业企业建立斗门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主要吸收农村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妇女、应届大学生创办的规模以下企业(微小企业)入驻创业,并依托和利用区内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新育成中心,对微小企业实行孵化并建立区内微小企业育成信息库。如,珠海香洲区已于2014年8月成立珠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珠海金湾区也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成立珠海西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为帮扶大学生创业的温床。

5.探索区内创业服务的新模式,建立创业指导、导师培训制度,全面推行以咨询诊断为重点的创业辅导制度。建立区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组建由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指导团队为区内新办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构建由劳动、税务、工商、科技等部门参加的“一站式”服务,建立专家服务预约制度,开设专家咨询诊室,为区内中小微企业创业者解决难题、开展指导服务。

6.构建区内完善的创业融资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要点中提出要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二)积极营造区内浓厚的创业氛围,形成创业教育、创业精神意识普及机制

1.进一步在区内大力宣传创业创新政策鼓励创业活动并推进创业培训。对首次申请创业和准备创业的人员实行免费的创业培训如SYB课程、GYB课程等,加强创业指导,探索推动创新创业的新路径。

2.可在中小学阶段渗透创业教育,从小培养创业精神。如开设讲座、参观走访知名企业,在斗门区内加强创业创新精神的宣传。

3.围绕创新创业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主题活动,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开展群众社区活动中接受到国家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三)加强信息、个性化服务等创业服务平台支持

1.相关部门定期的送政策上门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可建立斗门企业信息网络。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服务增加对创业政策信息的宣传,增加政策透明程度,拓宽政策信息的扩散范围。

2.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加大行业协会传播技术信息的职能。牵手企业和科学院所,企业和大专院校进行人员培训,创业孵化,提供创办企业的空间、营销、管理等个性化服务。

3.加强斗门区商协会组织建设,扶持相关商协会,助推斗门区创新创业发展,成为创业者信息交流、资源整合有利平台。加强斗门区商协会组织建设将推动斗门区创业者学习交流,信息流通,通过商务考察、企业参观学习、借鉴成功创业者做强做大的成功经验、体验创业过程、分享创业成果。商协会组织在资源整合、商务交流、项目合作上为企业提供商贸平台,创造更多商机。其次。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加入相关商协会,为更好地了解政策,捕捉市场商机,大力促进商会与政府、商界之间的沟通联系。

[1]ACS Z J,SZERB L.Entrepreneurship,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7,28(2-3):109-122.

[2]AUDRETSCH D B,GRILO ITHURIK A R.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Policy[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7.

[4]KEUSCHNIGG C,NIELSEN S B.Public Policy for Venture Capital[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1,8(4):557-572.

[5]MALERBA F,等.Dynamic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Entrepreneurship:Business Strategy and Public Policy[M].Routledge,2015.

[6]TAYLOR-GOOBY P.Choice and Public Policy:The Limits to Welfare Markets[M].Springer,2016.

[7]吴建南,等.基于共词网络分析的国内创新驱动研究热点与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14,(6):17-23.

[8]唐靖,张帏高建.不同创业环境下的机会认知和创业决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2):328-333.

[9]方世建,桂玲.创业,创业政策和经济增长——影响途径和政策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121-125.

[10]易朝辉,夏清华.基于创新型企业成长视角的国外创业政策述评[J].技术经济,2008,27(8):90-95.

[11]李乾文,张玉利.外国学者论我国创业活动的特征与创业研究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7):12-18.

[12]李永清.值得借鉴的欧盟创业政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305-306.

[13]熊婧,唐青青,董婷梅.大众创新创业背景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探析——基于政府责任的视角[J].创新科技,2015,(6):7-10.

[14]王玉帅,尹继东.江西创业政策环境研究——基于政策体系考察和创业者评价的双重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0,(2):207-212.

[15]蔡章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承受和应对——浙江省中小企业解困的几点思考[J].今日浙江,2008,(16):24-25.

[16]郭文玲.珠江三角洲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1):11-15.

[17]高建,盖罗它.国外创业政策的理论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1):70-74.

[18]黄宛蓉.创业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14):244.

横向课题项目:“珠海斗门区中小创业企业调研报告与政策建议”

周冠怡彤(1983-),女,广东珠海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讲师,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创业创新、创新管理、艺术管理、社会创业研究;林宇宾,男(1980-),汉族,本科,主要从事政策法规,创新驱动研究。

猜你喜欢

珠海政策企业
政策
政策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珠海开放大学
助企政策
政策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