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17-03-07刘广丰
刘广丰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刘广丰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在,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认同中华文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当中涉及不少社会思潮,他们的观点既有不当之处,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分辨出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对之进行扬弃,使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社会思潮;历史教学;扬弃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明古国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和人民五千多年的智慧,并蕴含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较之从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到了今天,有了一个新的语境,并且在这种新语境中,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其中不可避免的课题。
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几种社会思潮
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当中涉及好几种社会思潮,学者们都是从自己所偏向的那种思潮的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的。
首先是新文化保守主义。这种思潮下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下,特别是在现代化负面影响之下的中国,尤显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它能够有效地反拨现代化的一些弊病和负面影响,因而主张退回民族文化本位,崇尚国学研究。[1]当中,以季羡林先生最为突出,他认为只有“乞灵于东方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来处理”,因而发出疾呼:只有东方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能够拯救人类。[2]另外,新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重大特点是,要求中国重新以传统的儒教文化立国,从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保守主义认为中国文化中,特别是传统儒家文化中有很多东西值得肯定,可以成为当前文化建构的立足点和契机,比如,道德伦理中的仁义礼智信等。 ”[1]
其次,是历史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理解。目前,历史虚无主义者大多数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否定,“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虚无中国当代史的同时,还虚无与中国当代史衔接紧密的中国近代史”。[3]进一步说,是对中国革命史的否定,是“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4]这当中当然包含了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另一方面,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又鼓吹中华文明是一种糟粕,甚至怀疑,中华文明是否曾经发生。“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虚无中国近代史,而且还把虚无的触角伸向中国古代史,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 ”[3]
再次,是民族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形成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倾向。民族主义者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中国人有义务保有这种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以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加强大,中国人民更加团结。而在教育方面,尤其是历史教育方面,民族主义所突显的并不是中华文明,而是大一统强大帝国在世界上优异的地位,其目的也是追求一种强国情结。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文化保守主义不同于民族主义,认为“由于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回归传统,往往被诸多学者误解为是民族主义的表现。不可否认,文化保守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伴生物,民族主义是其据以回归传统的有力支撑点之一,但从文化保守主义的实践及其主张来看,一方面它是在认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在批判西方现代文化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现代文化,它更多的应是介于文化民族主义的传统派和文化激进主义的西化派之间的文化选择。 ”[1]
此外,新自由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一切要以权威为主。中国未来要有所发展,就要打破这种文化传统,发展每个人自己的个性。李慎之先生就是持这一观点的,但他同时认为,“只要拔除了专制主义这个毒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不受意识形态污染的广大部分,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可以而且应该继承发扬,即使是儒家与法家的学说,也都有应该继承的因素。”[5]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以上所述乃一些社会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这些言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其根本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是国家的上层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指导着该国国民的价值观及日常生活习惯。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如果失去了自身的传统文化,国民就无法找到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从而无法找到自己对本国的认同和归属。此理用于中国也是一样,中国人民之所以是中国人民,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接受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认同和归属感。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弘扬光大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有所区别的是,我们不必完全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文化在新的时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语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基于此种观点,各种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在教学中不必全部接受,也不必全盘否定,一定要让学生认清它们的危害性,还要分辨出当中的合理之处,择善而从。
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首先是要挑出当中的精华所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在人文思想上有过不朽的贡献: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这些都是享誉中外、闻名遐尔的。虽然今天新诗发展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唐宋、诗词琅琅上口,至今还未被世人遗忘。中国小说的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时至今天还没有一本小说能超过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一斑。今天,我们也许不必再追随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意念,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和精神依然值得新一代作家们继承和发扬。“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学术功底更是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强调的梦想和目标。
在思想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其中所蕴含之专制主义文化传统是可以而且应该被埋葬到历史的坟墓里。认清了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传导出一些有利于指导今天人们言行规范的精华。例如,儒家崇尚的“忠、孝、廉、耻”、“仁、义、礼、智、信”等等,到了今天也值得我们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待人以信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一些更体现在某些大学的校训上,如暨南大学的校训是“忠、信、笃、敬”,而清华大学的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来自于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句。当然,这些概念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也是对大学生思想的一种熏陶。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语境下,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党提倡的“和谐社会”理念正是其中最好的例子。所谓和者,乃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子曾经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而和的思想更成为植根于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文化特征。然而,和谐的概念非独中国人所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也曾经提出这一概念,如傅立业曾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更是以“新和谐”命名。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是一种和谐社会;在中国正式提出这一治国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深化,也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肯定。
当然,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当中的冰山一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发掘并发扬的东西很多。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糟粕也不少,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毫不犹豫地加以屏弃。如上文所及的专制主义传统是当中的大者,但对渗透于民间的所谓传统,如迷信等等,我们也要多加留意,在指出它们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它们曾经造成的危害。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除了要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外,还要对一些历史问题加以认识,以免学生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某些历史事件,我们只能是反思,而不能说推翻。就以新文化运动为例,它在当时无疑承担了巨大的历史任务,这次运动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那不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次革命。但是,新文化运动也并非十全十美,这也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弊端。到了今天,我们可以对之反思,因为对过去的总结必将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但是,反思必须建立在对它功绩肯定的基础上,如果从反思演变为推翻,则无疑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既不符合史实,违背历史教学的规范,也不利于学生对国家民族将来发展之路的思考。
对历史的认识,不应局限于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尤为重要,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就来自于古代。但是,当下有些学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无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甚至怀疑一些确实的历史事实是否曾经发生过,这是一种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危害。有论者甚至写文章认为,所谓中国四大发明其实并不发生在中国,其中谈及活字印刷,认为仅见记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从文献上来说的确如此,但宁夏出土的西夏文活字印刷《四书》,已经有力地证明了沈括的记载。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知道,历史可以质疑,可以辨析,但这一切都必须在材料证据的基础上,否则将违背历史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说到历史认识问题,必须提及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当中有一种民族主义的倾向,他们大都侧重于对大一统国家思想的灌输,虽然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介绍,但篇幅较小。大一统国家思想的教育无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却让很多新入学的大学生在历史观上有所偏颇。如他们提起中国古代,多言汉唐明清,而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高峰的宋朝,被他们记得的往往是一个饱受外族欺凌、软弱无能的朝代。注重多元历史观的培养,也是历史教学中对中国文化问题的必要手段。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人民的认同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使之发扬光大。今天,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之作为我们高校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但这不妨碍中华文化的发展。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一生最爱看的是中国人自己写的《资治通鉴》,他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相背。在新时期下,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元素,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为中华民族的特色。作为高校历史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在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培养新一代拥有多元正确历史观的历史学者。
[1]张存凯,马征.九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争论简述——兼论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内核[J]理论导刊,2005,(6):94-97.
[2]季羡林.21世纪:东方文化之光必将普照世界[J].今日中国,1996,(2):56-58.
[3]田居俭.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5,(6):41-46.
[4]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38-44.
[5]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J]战略与管理,2000,(4):1-12.
刘广丰(1981-),男,广东广州人,历史学博士,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