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策略探究

2017-04-25刘东霞

关键词: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刘东霞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策略探究

刘东霞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高校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时,谈到更多的是大学排名、学科排名、论文数量,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作为完整意义上人的关注非常缺少。教育部近期颁布的关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到实处。从制度的颁布到实际的建设,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提出一些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策略,利于为学校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改进;策略

一、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建设利于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通知中要求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主要是激励职业院校从制度层面关注教学工作,切实强化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强化专业建设,以具体有力的举措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到实处。[1]持续化、常态化、动态化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利于学校开阔建设的思路,明晰特色发展的路径,研判学校发展的可为与可行,进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注甚少

在以教学或人才培养为主导的质量保障模式中,以科研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效果。[2]很多高校在谈论高等教育质量的时候,谈到更多的是大学排名、一系列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制度的实施,对于师生互动、学生学术参与程度、学生核心技能的训练、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满意度、学生学习品质的关注少之又少。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完整的人是对教育质量、人才标准的本质规定。显然高等教育质量的聚焦点已经发生偏移。

(三)教学质量建设缺乏整体观

教学工作的内涵有大小之分。大教学工作是指学校开展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活动。小教学工作是指围绕教学本身开展的工作,如: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立足于小教学工作,没有考虑到教学环境、企业环境、课外活动等对学生的影响。立足于小教学工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有针对性,但是缺乏了整体观。

缺乏整体观的教育,会造成教育者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所以,高校要谋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必须以大教学工作为对象,具有全局性观念。

二、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策略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发展性评价理念

很多高校针对教学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包含学生网上评教、同行评教、教学管理部门评教成绩,另外把教师当年的教研论文、教改课题数、精品课程建设数、教改实践基地数等纳入评价指标,最后简化为一个个的分数。高校教学质量的量化倾向较为突出。这种注重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价值参照,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向评价标准靠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学习易受质量标准的影响、牵制而缺乏创造性,当师生逐渐以实现评价标准为主要目的时,标准化现象随即产生。标准化现象的出现致使评价缺乏发展性,缺乏对教学本体功能——育人功能的重视。

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突破点是专业评估。在全国高校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大背景下,有关专业发展的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将会出台建立,在执行的过程中要采用开放的形式,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集合的方法,避免过度量化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与理念进行专业建设与专业评估。

(二)高职院校要分析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建立以专业和教师为主线的教学诊断与改建方案

美国著名评价专家库巴和林肯提出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强调“回应”、“协商”、“共同建构”,认为评价是利益相关者对现实的重构,是一种创造过程。作为高职院校,要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以及各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致性和不同性。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社会、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教师。社会期望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能适应社会、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希望培养的人才拥有他们需要的专业技能,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行业、企业希望得到高校的技术支持,行业、企业的员工希望高校凭借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解决用工紧缺问题,为企业的职工提供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家庭希望学校为其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优雅的教育环境,在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获得一技之长,为未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希望学校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管理规范,可以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一切利益主体的诉求有差异性,但仔细研究,各利益主体诉求的联结点是高校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而高校优质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是专业(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所以高校建立以专业和教师为主线的教学诊断与改建方案非常重要。

(三)教学诊断与改进路径探析

在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提出以下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路径。

?

(四)各部门加强合作,在教学诊断与改进中形成合力

教学诊断与改进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是关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进行了一些合作,有的院校在不断拓展合作企业的数量,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还非常欠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在关于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任务中明确提出:支持对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部分行业牵头,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以院校自愿为原则,通过反馈诊改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和建设。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诊断与改革的思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正在探索过程中,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学校要发挥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个被动等待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追求的过程。在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成熟机制还未形成之前,学校人事部门要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实践制度》,制度中要规定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间、教师企业实践的待遇、教师带队到企业实习实训课时量的折算机制、教师企业实践职称评聘方面的倾斜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制定,可以解决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问题。目前很多教师为了遵守学校的制度,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安排上,选择“暑假”寒假 “正常教学期间”“全脱产培训期间”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9.6%、30.3%、27.1%、23.2%。[3]绝大多数教师将企业实践时间安排在暑假、寒假,这样短时间的实践,无法达到进行企业实践的目的。而实际上,教师通过参与企业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为企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此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回到学校中,教师可以以企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加强高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改进。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

[1]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

[2]付娟,陈廷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焦点问题及新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6,(1).

[3]董仁忠,刘新学.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效能存疑[N].中国教育报,2016-02-02.

2016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576)

刘东霞(1982-),女,山西平遥人,硕士,现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等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