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3-07杨剑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吡柔比星电切电切术

杨剑波

(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10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剑波

(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100)

目的 分析在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灌注治疗有效性。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50例,依据治疗的方式分成电切组和联合组,每一组患者25例,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电切组,组间比较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灌注治疗复发率降低,值得应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膀胱肿瘤

在临床上,膀胱肿瘤为尿路疾病,主要包含恶性与良性两种,在男性患者中发生率比较高。相关研究中指出,膀胱的肿瘤发病因素和吸烟、感染、工业化学以及使用药物相关,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现阶段,主要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灌注治疗,单用某一种方式治疗效果欠佳,因此需要联合两种方式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本次探讨在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灌注治疗有效性,现作以下陈述。

1 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选2015年01月~2017年04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50例,依据治疗的方式分成电切组和联合组,每一组患者25例,电切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的电切手术治疗,联合组则在电切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治疗。在电切组中有22例患者是男性,有3例患者是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57岁和89岁,年龄的均值是(70±1.29)岁。在联合组中有21例患者是男性,有4例患者是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58岁和89岁,年龄的均值是(70±1.36)岁。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资料对比后缺乏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治疗的方法

电切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的电切手术治疗,操作如下:医务人员需做好手术的准备事项,包含血液准备与病灶造影等;全面检查手术的仪器设备,保证其处在良好备用的状态。对患者实施硬膜外的麻醉或全麻,行手术治疗。同时调整切刀参数,0.3毫米的电圈直径、200万次/秒的频率,检查患者膀胱周边与内部黏膜,准确探测患者尿道直径,选取适量润滑剂进行灌注。在电切镜片置入以后,拔除镜芯,应用手术镜。对患者的膀胱肿瘤位置、大小、形态与数量进行观察,选择150~180 W电切功率与60~80 W电凝功率,对伴有蒂小肿瘤基底部进行切割,一直到浅肌层、肿瘤的边缘处,将1.0 cm瘤体外的正常组织切除;若肿瘤体大于2厘米,外切的范围约为2厘米,切除瘤体以后,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完成手术。

联合组则在电切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治疗,操作如下:在患者行电切手术24小时以后,使用盐酸吡柔比星的注射液,规格为10 mg,行灌注治疗。选取40毫克取盐酸吡柔比星和40毫升5%葡萄糖溶液混匀,再对患者实施膀胱腔内的灌注。在灌注治疗以后,根据特定时间的间隔,对患者体位进行变换,确保患者各个位置可以维持用药15分钟,在30分钟后将灌注液排出,最后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膀胱,一周一次,持续8周以后,一个月一次,维持1年。

1.3 观察的指标

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含恶心呕吐、继发性出血、膀胱痉挛、排尿困难与膀胱刺激症等;记录两组复发情况。

1.4 数据统计的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数据包来统计,经统计软件来分析相关数据,通过t对组间比较情况进行检验;通过百分率(%)来代表计数的资料,应用卡方对组间比较情况进行检验,检验的标准是α=0.05,如果有统计意义,应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治疗后,电切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1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出血、1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2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1例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为28.00%;联合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例患者发生排尿困难、2例患者患者发生继发性出血、1例发生膀胱痉挛、1例膀胱刺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为32.00%。联合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和电切组患者相比,数值比较接近,组间比较显示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2.2 比较两组复发情况

电切组患者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0%;联合组仅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0%,联合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电切组,组间比较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

3 讨 论

膀胱肿瘤属于泌尿系统之中一种常见肿瘤,主要是移行的上皮细胞癌,严重影响了患者健康[2]。吡柔比星属于半合成蒽环类的抗癌药,在膀胱肿瘤患者中实施吡柔比星的灌注治疗,能够清除患者膀胱中癌细胞,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的电切手术以后,实施灌注治疗,充分发挥药物效果。同时可以抑制新生肿瘤发展,将患者病情恶变或是复发可能性降低,提高患者生活生存的质量[3]。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电切组,组间比较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

综上,在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灌注治疗复发率降低,可推广。

[1] 韩兴涛,杨锦建,霍庆祥.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5):494-497.

[2] 刘 宁,谢 斌,刘世学.等剂量不同浓度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4,14(1):72-73,76.

本文编辑:吴 卫

R737.14

B

ISSN.2095-8242.2017.30.5763.01

猜你喜欢

吡柔比星电切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残留及二次电切术后复发和进展的单中心因素分析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吡柔比星脂质体制备与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