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7-03-07张浩洋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林农辽宁省森林

张浩洋

(辽宁省青山保护局,辽宁沈阳110804)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浩洋

(辽宁省青山保护局,辽宁沈阳110804)

该文阐述了林下经济内涵,并从林下药用植物、食用菌、林果、林下养殖、森林游憩及森林康养等方面对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建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为人类提供更多林副产品的使命。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适量、适度、科学地利用林地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使辽宁省林下经济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林农能得到实惠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林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林下经济的内涵

林下经济,主要是借助林地生态环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式经营,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的综合效益[1]。包括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游憩业等,是农业生产向林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农、林、牧、副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林地开展多种经营生产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在我国历代农书中,大多都论述了综合性农业,即把种植业、养殖业与森林资源的保护联系在一起,使各业之间“相继而生成,相资而利用”[2],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从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原始农林生产、传统农林生产、农林复合经营和林下经济发展[2]。随着天然林保护和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下经济发展越来越得到广大林农的重视,但是,由于政策落实、林农技术水平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发展不平衡,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包括:发展规模问题,品种单一问题,技术问题,林农经济实力问题,政策连续性问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协会及农村合作组织应当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保驾护航。以下是经过考察认为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几种模式。

2.1 林下药用植物栽植

利用林间空地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空气湿度大等有利条件种植药用植物。过去人参等主要是集约化栽植园参,但是由于人为干预较多,比如除草、喷药、施肥等降低了人参品质,价格逐年下降。近年来广泛发展林下参,模拟自然生长条件,虽然人参生长较慢,但是品质好、售价高,目前辽宁省辽东山区已有很大规模,发展前景很好。其他药用植物栽植都规模不大,如淫羊藿、党参、天麻、玉竹等近年有少量栽植,但是发展前景很好,应适当规模化生产。辽宁省天然林面积较大,天然生长着大量野生中草药资源,应当逐步有组织地开发利用。

2.2 林下野菜栽培

大叶芹主要是大棚栽植,春节时陆续上市;其他有刺龙牙水培或沙培,冬季采集刺龙牙枝条放到大棚里或暖室内,利用枝条贮存的养分完成生芽,这种方法虽然能增加林农经济收入,但是却也存在破坏刺龙牙资源的弊端;刺五加棚栽或林地栽植规模很大,可以连续多年受益,栽培技术简单易于掌握,辽东山区特别是凤城地区发展较多,市场前景较好,目前也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林业科研部门应当进行系统研究,提高管理水平。

2.3 林下食用菌栽培

在森林植被条件好的地方,选择林分郁闭度在0.6~0.7的天然次生林,水源充足缓坡地段,利用林间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利用部分森林经营剩余物为食用菌营养原料,种植香菇、木耳、滑子蘑、金针菇等[3]。但是近年来由于天然林禁伐,适合木耳栽培的原料缺乏,因而影响了其发展。香菇等其他菌类主要还是采用代料栽培。

2.4 林下动物(家禽等)养殖

养殖业主要还是以牛、羊为主,但是由于实施封山育林,牛羊散养空间极其有限,因此没有得到大力发展。林下养鹅、养鸡,利用林地内的草、虫为饲料,既节省喂食成本,又能生产绿色食品,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能为林地提供肥料,促进林木生长,适宜规模化生产。林蛙养殖目前在辽东山区发展的比较好,多以小流域为单元,常年流水,水质清洁无污染,主要还是因为森林覆盖率高的阔叶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其林下枯枝落叶层厚,昆虫资源丰富,空气湿度大,既为林蛙提供了藏身的场所,又为其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保证了林蛙生长繁殖。同时采取人工蛙池和人工育蛙苗,半人工半自然放养模式,既减少投料成本又减少劳动力成本[4]。

2.5 森林游憩康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森林旅游的兴趣逐年上升,特别是近年来医学专家提出来森林康养的新兴产业。辽宁省森林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测定很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含量相当高,很适合发展森林疗养。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从业者之间竞争激烈,导致很多老年疾病年轻化,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的年轻人压力大,因此政府应当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自然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应当修建些简易住所,供人们休闲康养,哪怕是周末跟朋友或家人一起去爬爬山,吸吸氧,观观景,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锻炼身体,缓解一周疲劳,还能陶冶情操,增进感情。国外日本和韩国比较重视森林康养,从疗养林建设到疗养林评估标准的建立,都做了很多工作。我国北京、四川、贵州等省也已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工作。辽宁省自然条件具备,社会有需求,就应当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3 林下经济发展建议

3.1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整体推进促发展

辽宁省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地理条件差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产业基础强弱不对等,各地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为此,各级产业协会和合作社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发展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广大农户,逐步实现地区规模化生产,才能实现规模化效益。否则林农各自为政很难把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调动发挥大多数人积极性。因此选择好项目是关键。

3.2 科技示范、典型引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纯天然的林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也为林下经济创造了发展良机,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像松茸、羊肚菌、牛肝菌、松伞蘑等高端食用菌目前还不能进行人工栽培,但是有的已经可以进行人工促成栽培,科研部门应当积极研究,创造条件人工促成栽培,发展高端产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抓好典型,积极扶持带动全面发展。在典型培养带动方面,应帮助林农解决生产实际困难,促使产业尽早形成规模和效益。可以发展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示范带动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科技兴林,通过社区集中式生产经营,集中组织增产增收的技术服务,按照生产时间组织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推广增产增效技术。同时面向林业社区建立林下经济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咨询平台。建立现代林业科技及林下经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和平台,将林下经济实用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科技生产力,以健全新型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3.3 规范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林下经济要发展壮大,必须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之路。针对林下经济的多种经营模式,制定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分类指导,保证产品质量,促使产业在规范有序的生产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培训等服务,走科技兴林的道路,是林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县一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在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搭建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开发与服务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积极组织探索林下经济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只有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保证销售市场的长期占有,也才能保证林农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从而保证林农的经济收入持续增加,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组织科研人员帮助林农把林产品打造成畅销商品。打造知名品牌是延伸林下经济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途径。首要工作是建立林下经济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在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的基础上,注册商标,创建一流品牌,实现规模效益。

3.4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优势,加大林地综合开发,发展林下经济,应使广大林农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和依托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使广大林农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生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致富增收,是为了林业资源的有序利用[5]。引导广大林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处理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适量、科学有效地利用林地资源,政府部门要重点扶持和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仿生态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天然林禁伐制约食用菌业发展的现状,应当鼓励农民加强森林抚育管理,这样一方面能促进林分生长,另一方面能解决食用菌原料问题,一举两得。

3.5 整合流通环节,构建网络流通平台

通过龙头企业与协会,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渠道,通过采取集中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方式,初步构建林下经济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同时对市场需求进行反馈,让林农知道什么产品市场需求量最大,改变现如今林下经济收购环节中混乱无序的现状,逐步建立诚信、有序的产品生产、经营、销售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辽宁省林下经济产品生产销售电子商务平台,林农以产业协会或者合作社为单位,发布供需消息,通过网络平台提高产品知名度,让用户的需求与林农的产品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提高林农经济收入。

[1]杨传平.林下经济发展学术研究与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德州:德州出版社,2011.

[2]胡万良,谭学仁.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J].辽宁林业科技,2011,(6):43-44.

[3]中国林学会.林下经济发展学术研究与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德州:德州出版社,2011.

[4]董明水.林下经济发展学术研究与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德州:德州出版社,2011.

[5]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苑辉)

S759.7

A

1001-1714(2017)03-0054-03

2016-12-10

张浩洋(198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研究。E-mail:zhy3156@qq.com。

猜你喜欢

林农辽宁省森林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哈Q森林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