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依法治国对基层党组织的诉求

2017-03-07岳春宇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党组织

李 冰 ,岳春宇

(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党的建设】

论依法治国对基层党组织的诉求

李 冰1,岳春宇2

(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代表,是党在基层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同样在基层,依法治国的关键也在基层。所以,依法治国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努力将基层打造成为基层依法建设的领导者,法治精神的传播者,遵纪守法的示范者,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基层矛盾的调节者,群众工作的服务者。

依法治国; 基层党组织; 法治建设

国家法治建设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又需要自下而上的支撑;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扎实的基层法治建设则是更好实现法治建设目标的保证,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基层是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是依法治国最基础的环节。党的基层组织建构在基层,离群众最近,是党的方针和政策的落实者,是群众最能够感受到党的工作和行为的渠道与桥梁。因此,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实现依法治国迫切需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单位社会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多元社会体制发展的过程中,原来的单位共同体逐渐解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化更加显著。多元主体的存在,一方面丰富了市场主体,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作为领导基层社会的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自身做到依法行事,其领导核心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是保证法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领导者

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纵览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体现。依法治国体现了一个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基本方略,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战略决策。依法治国的生命力在于和实践相结合,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而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代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正是对基层党组织的真实反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是依法治国的宣传者、执行者、落实者。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需要落实能力强、落实效果好的基层党组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国共产党八千多万党员,有四千三百多个基层党组织,这是党的力量源泉,没有

这些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带动和示范,党依法治国就无从谈起,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但是,基层情况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问题呈现出的特点各异,如何把依法治国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正确地在实践中贯彻执行,需要基层党组织具备理论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这是关系依法治国精神不走样,党中央的声音能否准确送达到人民群众中去,是关系党在基层社会的基础是否稳固的大问题。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是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起到领导作用的表现;基层党组织发挥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首先就是对党的法治精神的贯彻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层党组织要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

落实法治精神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形成一定的法治观念,懂得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过程;同时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转变为具有一定的法治认识、法治情感、法治价值观、法治态度、法治行为的公民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国家、社会将法治思想、法制观念、法治意识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对公民进行教育影响的过程,也是对新一代社会成员传授法治文化的过程,实现法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政党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观念的传播者,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理念的政治代表。政党用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传播党的政治纲领、主张以及政治意识形态,通过党的政策和行为,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在法治精神的塑造过程中,政党不但能够展示党的形象,而且传播了党的社会治理理念,培养了具有一定法治精神的人,为党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才基础。基层党组织在法治精神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在基层党组织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的影响过程中实现的。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就是影响群众思想观念的过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转变在思想认识中。“要使民众参与政治,就必须在民众中广泛传播民主的意识;要使民众对选举负责,就必须使他们对选举产生的结果与自己的利益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使民众选择政党,就必须设法使民众知道政党的好处。”[1]广大群众的法治素质提高了,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就会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就会更加清晰,就能够更加自觉地、规范地执行党的决议,就会更加主动地加入党的组织,为党准备新鲜的血液,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和地位。

三、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基层遵纪守法的示范者

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的每一个党员, 从中央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员,都要毫无例外地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党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各个组织中的党员都纳入了党的组织体系中,基层党组织负责对党员进行管理、监督和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党员履行义务, 保障党员享有权利,组织党员学习,执行党的纪律和决议,并且要按照党章的规定经常性培养积极分子,吸纳新党员,同时要对不合格党员做出妥善的处置,对党内的腐败分子坚决予以清除,极大地保证了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保证了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发挥,在基层社会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法治建设同样需要引领者和示范者,需要一大批坚守法治精神,维护法治环境的力行者,基层党员义不容辞。广大基层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处处事事都要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要真正使法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首先要让党员干部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方面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党员干部能不能秉公执法,能不能公正司法,是法治权威能否树立的关键,是一个社会法治秩序能不能形成的关键。党员干部自身带好头,就能以上率下,带动人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权威。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大部分问题聚集在基层,表现在基层。解决好这些问题,基层党组织是关键,党组书记是核心,坚持依法治理是基础和保障。必须打造一支坚定不移地坚持宪法和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治要求为标准从政、为官的党员干部。共产党员是先锋队,党员干部必须成为各个方面的先进分子,党员干部只有能够在遵守党纪国法上更加严格,更有担当,才能真正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党员干部只有带头高扬宪法和法律旗帜,积极推动法治建设,肩负起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的重任,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培育和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优化社会法治环境,真正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

能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是法治建设的根本,要让群众自觉地尊法守法,必须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在基层的延伸,是基层工作的领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基层党组织联系着基层社会各个地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人民群众,对于基层社会的社情民意,基层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依靠全体党员和全党的各个组织,来联系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为了从人民群众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和经验,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并且组织人民群众加以执行,一般地都必须经过党员的努力,经过党下级组织的努力。”[2]所以,基层党组织是上传民意的主要中介,为党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反映民意,体恤民情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反映,一个党愿不愿意听取百姓的心声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起就公开承认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一个党的执政的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从世界政党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政党能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进行领导,主要是通过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组织目标、模范行动来吸引其追随者的,不只是靠法律规定和政权强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同样领导核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确立的。听不进人民群众意见的政党是不能被人民群众信任的政党,不能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政党是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有广泛覆盖面的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群众的前哨,是听取人民群众呼声的触角。没有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依法治国就无从谈起,基层党组织也只有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体现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

五、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基层矛盾的调节者

随着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利益分化,基层矛盾日趋显性化。基层矛盾的集中表现是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指人们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抗性的互动过程。利益冲突从发生的领域来看,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和环境利益等。从冲突的主体来看,有群众个体之间的冲突,也有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还有群众和党政机关的冲突。近几年,特别是在农村基层社会,由于土地征收,干部选举,房屋拆迁,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出现大量的群体性社会冲突,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社会和谐。在这些冲突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基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基层党的政权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不是因为基层党组织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基层某些干部背离了党的宗旨,法制意识不强,脱离了群众,搞贪污腐败造成的,是那些假借党的名义,营私舞弊的腐败分子恶化了党群关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基层党组织在和谐基层社会关系,加强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既是阶级利益的代表,又是人民利益的代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立党之本,更是其价值追求。由于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私利所求,这样就能顾全大局,综合各方面利益关系,在公平公正中合理表达群众的利益诉求。马克思经典作家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中国共产党利益上的无我精神,使它能够把各种力量动员和组织起来,通过综合不同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团结。协调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分歧就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群众对党的看法,是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身上感觉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群众对党的基层组织的角色期望,只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做到位了,群众一定会相信党,听党话,跟党走,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就会在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下,搁置矛盾,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六、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工作的服务者

服务群众是党的宗旨,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向。服务群众是改进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对依法治国领导的基础。依法治国和为人民服务是统一的,不能服务于最广人民群众,法治建设也是徒劳的。基层党组织要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在为民办事的过程中,体现党的宗旨,体现法治的本质和目标。

服务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基本职能,也是赢得民心,凝聚群众,增强党的威信的手段。服务群众是从广义上对服务的理解,这种服务既有具体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帮助,更是一种工作理念,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我们常说领导就是服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确立的。党的领导和服务群众是统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强化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赢得领导资格。服务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其政治伦理的价值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是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福祉而奋斗的政党,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执政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如果忽视了服务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官老爷,既违背了党的宗旨,也动摇了党的领导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党的形象的代表者,是党的政策的代言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的理解主要是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作风上来认识的。群众感受党的服务,一方面来自于党的政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身边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的这种直接的、面对面的、及时的服务,使群众具有了最真实的、最实实在在的体验。基层党组织产生于群众中,成长在群众中,依靠群众去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上级党组织无法替代的,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也是上级党组织无法完成的。基层党组织代表党实现了最广泛的、最全面的、最具体的为人民服务。

[1]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3.

[2]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责任编辑:郭清梅

2016—05—20

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依法治国视域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SD161072)

李冰,男,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岳春宇,女,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研究。

D26

A

1009-6981(2017)01-0071-04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党组织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