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2017-03-07李金
李 金
(本溪市林业改革办公室,辽宁本溪 117000)
本溪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李 金
(本溪市林业改革办公室,辽宁本溪 117000)
文章论述了本溪市为实现林下经济发展产业化,重点培育和扶持符合山区资源特点、带动力强、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林药、林果、林菜、林工等林业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刺五加种植加工成为本溪县主导产业,冰葡萄酒、山参培育成为桓仁县主导产业,涉林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40%提高到60%。全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蓄积量5 400万m3,5年增长了32%;森林覆盖率达到76%,有效地维护了辽宁生态屏障的地位和生态安全。该文针对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本溪;林下经济;林业产业;问题;建议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辽宁东部重要的天然次生林区和中部城市群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全市林业用地68.07万hm2,有林地面积达64.13万hm2,森林总蓄积量5 172万m3,森林覆盖率76%,位居全省各市首位。农村人口人均拥有林地1.2 hm2,是耕地的12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林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林业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推进了“三都五城”建设。丰富的森林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碳汇潜力,支撑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丰富的林下中药材资源,中国森林中药材产业基地和中国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医药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优质原材料;特别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枫叶之都”已经成为本溪的“绿色名片”。
长期以来,我们一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一边积极引导广大林农利用手中林地发展多种经营,加速打造“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培育形成了以红松为主的干坚果业,以林下参为主的林下中药业,以刺龙牙为主的山野菜种植业,以林蛙为主的林下养殖业,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木材生产业,以森林公园为龙头的森林旅游业,以精深加工为目标的林产品加工业等七大优势产业。到2016年底,全市干坚果基地达到11.67万hm2,林下药材达到9万hm2,山野菜达到2.4万hm2。
1 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主要成果
1.1 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三都五城”建设
围绕林下药材产业,本溪市已培育林下参、刺五加、辽五味等林下中药材百余万亩,为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发展和中国药都建设提供了优质原材料,同时结合药材深加工集聚了一批现代中药、保健品等生产企业,实现积蓄产能1 000亿元,产值300亿元。以“森林旅游”为品牌,特色旅游度假主导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本溪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超3 000万人次,旅游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林业资源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森林碳汇资源。这笔宝贵的生态财富,增添了我们发展钢材深加工主导产业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并重、建设中国钢都的信心。今天的本溪,在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基础上,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1.2 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源动力之一
林药、林果、林菜、林工等林业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刺五加种植和加工成为本溪县主导产业,冰葡萄酒生产、山参培育成为桓仁县主导产业,涉林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40%提高到60%。全市提出了“全域药都”的发展思路,本溪县提出了建设4万hm2刺五加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并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一县一业”示范县,获奖励资金500万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刺五加之乡”;桓仁县提出了建设4万hm2林下参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林下参之乡”。
1.3 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维护了辽宁生态屏障的地位和生态安全
林下经济发展使广大林农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更加激发了他们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森林资源得到更加精心的管护和经营。全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蓄积量5 400万m3,5年增长了32%;森林覆盖率达到76%,增加4%;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完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效果更加明显。全省10多个城市每年从本溪境内调水近40亿m3,补充辽西北和辽东南农业、工业、生活和建设用水。
2 存在问题
2.1 林地可利用空间小
随着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和林分质量的提高,本溪市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的可利用林地面积越来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林下经济有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
2.2 林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亟需深化和完善
公共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不足,林农发展产业基地、涉林企业等政策补助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以林抵押贷款参与银行少、门槛高、手续复杂,林农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因林权引发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仍有少数林权纠纷和合同纠纷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3 林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没有专业的林产品交易市场,交易方式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弱。产业基地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链条,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还相对滞后。
2.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林业经济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只是简单的产、销形式。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刚刚建立,服务范围和质量有待于提高。林业专业协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化服务职能。
2.5 森林经营水平整体不高
个别地区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况,森林的抚育、改造、更新等欠账严重,森林的质量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建议
3.1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①积极争取国家、省等扶持政策专项资金,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单位、重点项目,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②继续落实市委16号文件中6个方面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力争使各项扶持资金真正落到实处。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④将退耕还林、水库移民、山区综合开发等项目与林业经济发展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发挥资金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3.2 进一步加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
加强征占用林地的管理,严格实行占前核查、占中指导、占后督查的办法,对征占地项目实施跟踪检查,确保征占用林地项目合法。开展好严打行动,继续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严厉打击城市周边的小开荒,综合执法、社区等部门进行联合打击、跟踪治理,确保恢复成林。
3.3 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拉动能力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林业经济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符合山区资源特点、带动力强、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拉长林业经济链条,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项目优化调整,扶持各大产业形成自己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林业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品牌,打造林下参、刺五加、辽五味、辽细辛等产业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把产品做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3.4 进一步健全林业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
建设要素市场,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向乡镇延伸,抓好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为广大林农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建设产品市场,按照全市三大特色产业区建设规划,争取建设3个特色林产品交易市场,并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林产品交易市场。活跃资本市场,开拓各种融资渠道,开发适合林业经济生产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推行林权抵押贷款、联户联保贷款等做法,探索新型的森林保险制度和林业信贷担保方式,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3.5 进一步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
各类产业要协调发展,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为核心,加强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为核心,加快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以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为核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生态观光等第三产业。抓特色品牌产业示范区建设,带动集约经营,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每个产业形成规模,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强化林产品标准化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经营的思路,抓好“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促进基地规模不断壮大。
3.6 进一步做好服务支撑
编制林业经济发展详细规划,结合现代林业示范村建设,组织编制到村的林业经济发展规划。积极组织引导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经济组织,选择产业基础好、经营效益高、带动林农多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指导。加强科技服务。加大科技培训推广力度,继续开展“10万林农科技致富行动”,全市中级以上林业技术人员都要与2~3户林农结致富对子,帮助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继续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活动,积极与省林科院、林职院联系,在全市建立20个以上科研院所培训基地。推广实用技术,争取让每个农户家中都有一个林业“明白人”。
今后,我们将以兴林富民为主题,以生态建设工程化、产业发展项目化、林业管理数字化为手段,大力打造生态、富民、品牌、智慧林业,建设现代林业强市,为推进“三都五城”、建设美丽本溪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苑 辉)
S759
A
1001-1714(2017)05-0066-03
2017-04-19
李金(1975-),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产业工作。E-mail:lyjc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