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报道分析

2017-03-07杨学民李朝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腺叶结节住院

杨学民,李朝路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43)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报道分析

杨学民,李朝路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43)

目的分析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甲状腺叶切除术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次个切除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期间的应用,可以明显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其还具有创伤性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推广。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个切除术;临床效果

甲状腺结节为外科临床常见一种疾病,临床中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把病变位置切除,借此途径达到根治疾病的目标。甲状腺结节疾病成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个体饮食习惯、碘摄入量、药物以及性别等因素相关联。近些年,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具相关资料记载,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5%。对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式通常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等手段[1]。本院临床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多数会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所取得的成效是可观的,本文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去证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可行性,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29.7±6.7)岁。经整体检查确诊35例为单发结节,19例多发结节,单纯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6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与目的均有所了解,自愿参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将患者安置于仰卧位,全麻,消毒处理程序结束以后,顺沿皮肤纹路做弧形切口,切开皮下组织与颈阔肌,继而对颈阔肌后端周围组织行分离措施。甲状腺充分外露的同时,使腺叶处于游离状态,继而对下级血管分支进行处理,并结扎中静脉阻断血液流通,向下端牵拉腺叶,其目的在于分离上、下级腺叶。切断腺叶顶端的血管分支,将腺叶牵拉至里部,使其紧贴甲状腺固有包膜并处于游离状态,最后把结节位置切掉,在上述操作全程中,应最大限度的维护神经与周围血管结构的完整性,行常规缝合术,并安置引流管。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颈端麻醉,在手术治疗中维持患者呼吸畅通性,患者术中体位、切口位置、显露都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一致,可先从右叶进行手术,为甲状腺上级血管分支处理提供便利,向上内端牵拉甲状腺,从甲状腺外端顺沿下级进行分离,在切除结节位置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保留甲状腺,维护喉返神经结构的完整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 [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85.2±9.7)min,术中出血量(96.8±4.9)mL,住院时间(6.31±1.78)d,总费用(6908.47±428.68)元,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声音嘶哑),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04.8±12.3)min,术中出血量(119.5±7.4)mL,住院时间(15.6±2.04)d,总费用(8456.14±397.6)元,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术后声音嘶哑3例、术后再次出血2例、低钙抽搐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组间差异性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呈现上涨趋势。现阶段对甲状腺结节治疗的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具体是参照甲状腺结节良性、恶性去明确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疾病,能够将恶性腺体彻底切除、无残留,大幅度降低复发率[2]。即使患者存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结节,只需对其淋巴结进行清除,无需对原手术区段进行处理,因此降低出血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该方法得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推广。

[1] 王志军,李玉龙,彭德峰,董慧明.甲状腺微小癌262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11:15(57):1562.

[2] 杨 凯,胡 燕,侯远发,郑高平,曾怀震,唐玉玲.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2):89-90.

R653

B

ISSN.2095-8242.2017.47.9194.01

本文编辑:王 琦

杨学民(1982-),男,河北人,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结直肠、胰腺、乳腺、甲状腺、肝胆

猜你喜欢

腺叶结节住院
妈妈住院了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