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7-03-07徐剑郑森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龙舟竞渡长江三峡秭归

徐剑,郑森

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徐剑,郑森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荆楚民俗体育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结论: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产生的渊源与荆楚文化传统、龙舟习俗、纪念屈原有关,新时期长江三峡龙舟竞渡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受到国家、地方及港澳台龙舟赛事的影响与启发。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传承和发扬了荆楚文化、爱国精神、龙舟精神,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推动了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龙舟竞渡;荆楚文化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其自古就与“水”有着很深渊源。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著名的峡谷之一,其丰富的水电能源、种类繁多的鱼类、藻类等物种、高峡出平湖的气势以及奇美壮观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独特、鲜明的三峡文化[1]。龙舟作为我国古代一项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与长江三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江三峡流域的宜昌、秭归等地自古就是龙舟的发祥地,再加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原因,形成了浓厚的龙舟文化。而每年一次的长江三峡龙舟竞渡正是对龙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发扬。

1 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

1.1 龙舟竞渡起源

龙舟竞渡是我国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龙舟最初源于古代的吴越、荆楚一带,当地的人们以“龙”为图腾,举行了一些崇拜龙、祭祀龙、模仿龙的仪式,并逐渐成为当地的习俗民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身着带龙字样的服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龙的保佑。而其中有一项就是将刻有龙的木舟放入水上,伴随着锣鼓的击打声,喊着口号,在水上竞相争渡,以向龙图腾示好。古代人们对龙的概念的描述其实是对宗教的一种信仰。在唐代张建封的《竞渡歌》里说:“须臾戏罢各东西,竞渡纹身请书上[2]。”又《旧唐书》记载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庆节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之事。由此可见,古人对龙的敬仰和无限崇拜尤为深刻。正是这样对龙图腾的虔诚,龙舟文化传遍大江南北,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龙舟文化,时至今日龙舟文化已历经百世不衰,源远流长,也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和重视。

1.2 长江三峡龙舟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关于长江三峡龙舟起源于何时,学界有着不同的传说,但是最使人认同的还是纪念屈原一说。长江三峡的秭归县是屈原的故乡,也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竞渡正是为了吊念屈原。相传,屈原家乡秭归人民怕他迷失回家的路,便在三峡游江一带每年的端午节举行一次祭祀,用龙舟竞渡来招收他魂归故里,并祈求得到更多的保佑。文献《荆楚岁时记》记载[3]:五月五日,“俗谓是屈原死汨罗江……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自成形后影响渐广。

几千年来,长江三峡的龙舟竞渡年年皆有,几乎从未间断,是一项代代相传的民族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变革,长江三峡龙舟运动发展也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是仍旧延续不止。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当地百姓也是自发组织,以不同形式的木舟代替龙舟竞渡游江,以此表达对屈原的吊念情怀。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文化活动走上正轨,龙舟竞赛也得到蓬勃发展。长江三峡龙舟竞渡活动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十年间,在屈原的故乡秭归一共举行十届龙舟竞渡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成千上万观众的观摩。1984年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大赛在广州举行,来自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几十个龙舟代表队参赛,三峡秭归代表湖北参加这次龙舟赛,秭归龙舟队从此走出了峡江。此后又参加了1985年在宜昌市举行的湖北省第一届“楚天杯”龙舟赛。1986年在荆州江陵举行的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杯”龙舟赛。以秭归龙舟为代表的龙舟文化受到湖北乃至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认同。也因为此,秭归龙舟竞渡成为一种节庆赛事。1992年秭归举办了第一届长江三峡国际拉力赛,吸引了来自港澳台等地区的龙舟队伍。此后的2001年、2002年、2005年又分别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龙舟节也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他们派专人来秭归考察,对秭归举办的长江三峡龙舟拉力赛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确定秭归为中国国际龙舟基地,同时授誉秭归龙舟运动基地“中国全民健身著名景观”。

2 长江三峡龙舟竞渡赛形成的原因

2.1 荆楚民俗龙舟文化传统

荆楚是山水之地,自古就是龙舟的发祥地,龙舟运动源远流长,各种龙舟文化丰富多彩。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龙舟竞渡,龙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图腾,说明中国的龙舟历史悠久。荆楚龙舟,自古有之,曾是荆楚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史料记载,荆楚赛龙舟始于战国时期,清朝时期达到鼎盛,直到到新中国成立后,荆楚龙舟竞渡、龙舟文化盛行两千年之久。特别是以秭归、宜昌、荆州等地最为火热,每年定期举办。传承了当地的文化,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也培育了浓厚的龙舟及龙文化。龙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是荆楚区域最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到现在宜昌、武汉等仍然留有于龙有关的地名,如龙王庙、藏龙岛、盘龙城等,可见荆楚龙舟文化根深蒂固。荆楚龙舟无论是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还是竞赛形式,还是参与的群众数量,都处于全国领先,这也是为现代龙舟竞赛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为了纪念屈原之传说

龙舟竞渡源于屈原,是大多数人们所认同的。屈原战国末年楚国人,生于丹阳(今秭归),才华出众,年轻时期担任官职,参与商讨国家军政大事,受到重用。但是由于楚匡奸巨当道,楚王昏庸无能,致使国破人亡,屈原绝望至极,于五月五日抱石块投身到泪罗江中,当地百姓驾船拯救。《续齐谐记》云[4]: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荆楚岁时记》则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故命舟楫以拯之。”又说:“俗谓是屈原死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将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隋书·地理志》记载[5]:“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1990年在台湾举行的国际龙舟锦标赛时所编写的《大会手册·龙舟竞赛的时代意义·历史背景》中也说:“屈原被绌,感于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忧愁而著《离骚》,其后怀石,自投于汨罗江以死。楚怀王闻后甚伤,而命其臣驾龙舟寻之,……此乃端午竞舟之由来也。”此种说法在学术上虽有争议之处,但均认同龙舟竞渡源于纪念屈原之说。

2.3 港澳台龙舟赛事的启发

虽然龙舟发源于内地,但是港澳台则是把龙舟运动推向国际化的功臣。香港国际龙舟大赛每年如期举行,香港政府及各界都视龙舟赛为城市重要的节日,全球各参赛队伍也积极响应,无论是参赛水平、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达到之最。也正因为香港在龙舟推广中付出巨大努力和贡献,因而奠定了香港龙舟的国际地位。有研究者认为:香港是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龙舟竞赛的发源地和推广者。澳门龙舟同样历史悠久,在现代龙舟发展中,成立健全了龙舟组织机构,并将龙舟赛事商业化,有效地保证了龙舟赛事可持续发展。台湾龙舟则很好的继承了民族传统,发扬了民族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龙舟多样化。真是港澳台龙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之与内地龙舟文化的交流,启发了湖北宜昌等地,打造湖北城市新“名片”、“龙舟之乡”,吸引国内外游客,港澳台成熟的龙舟赛事文化是可以借鉴和效仿的。通过举办长江三峡国际拉力赛,包括民间龙舟赛、表演赛、龙舟竞技赛等多种形式的赛事,传播龙舟文化,推动宜昌等地的经济旅游发展,这也是当时想要举办长江三峡国际龙舟赛的初衷。

3 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社会功能

3.1 有利于传承中华龙舟文化

龙舟竞渡普遍存在于大众群体中,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在我国各地都广泛开展,且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各具特色,是新时期全民健身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竞渡是源于纪念屈原,早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作为现代龙舟的发源地的三峡龙舟竞渡,具有重要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荆楚文化的源泉,也是龙文化最始初的精神底蕴。

其蕴含的爱国之心、民族品质、中华精神、开拓精神、和谐精神等内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影响了亿万荆楚儿女。一种文化自然而然的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并且传承下去,三峡龙舟拉力赛的发展和演变就是中华龙舟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

3.2 有利于充实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龙舟运动是我国一项最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江三峡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以及不同民族衍生的社会样态,形成了三峡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大系统。在“非遗”背景下,以系统论的观点厘清三峡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特征、空间、状态等,使优秀的民族文化现代转型,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同时,通过对龙舟遗产的申报过程,梳理其文化根源与传承机制,并以此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正是受到三峡龙舟的影响,宜昌市通过龙舟的遗址进行开发成景点,建立了湖北最大的民俗博物馆,秭归县屈原纪念馆,还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创建了非遗数据库等,这些都很好的保护了三峡龙舟文化,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

3.3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社会成员认知、理解和接受特定事物的积极行为[6]。长江三峡龙舟拉力赛虽然是在传统龙舟文化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是它仍然是三峡地区人们的对本民族和本土文化的认同。人们通过龙舟竞渡,追忆屈原,来表达对民族文化深刻的认知,并形成稳固的生活态度,进而接受这种带有民族符号的生活方式。龙舟拉力赛竞加深了人们对诗人屈原的崇敬,也加深了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

3.4 有利于促进地区全民健身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指出:将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健身的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传承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作用。长江三峡龙舟竞渡具有典型性、群众性和民俗性特色的体育活动,是湖北全民健身体育节的重要赛事之一。在龙舟的家乡宜昌、荆州等地,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一系列龙舟活动,群众积极参与,体验龙舟带来的趣味性、娱乐性与竞技体育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让参与者感受龙舟带来的民族精神力量和区域文化魅力。在促进大众健身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集体主义荣誉感。

3.5 有利于推动三峡体育旅游发展

长江三峡龙舟拉力赛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在对龙舟赛事进行宣传报道,同时长江三峡的城市历史文化、乡土人情、民俗习俗等进行了解和传播,长江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白帝城、清江画廊等名胜风景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带动了长江三峡等地区的、文化、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再者,长江三峡龙舟拉力赛的举办也积极宣传了城市,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辐射效应。2010年宜昌市创新性的实行“两节一赛”即:长江三峡龙舟拉力赛,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中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联办。理念创新、节赛合办,形成合力。据统计在这次“两节一赛”期间,来宜昌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近百万人;创造和带动了巨大的收益。同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规划、服务质量等都得到改善和提高,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4 结语

作为一种区域性民族体育文化,长江三峡龙舟竞渡随着时代的变迁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但是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性仍然不会改变。龙舟运动在锻炼人的力量素质和协调素质方面都有突出功能,与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息息相关[7]。龙舟运动要想真实和完整传承不被商业文化所吞噬,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信息的表达。在通过港澳台等龙舟赛事的成功借鉴,长江三峡龙舟竞渡赛事应该进行多元化传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打造民族精品体育赛事,结合全民健身,促进荆楚龙舟运动可持续发展。

[1]黄永林,侯顺.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13(4).

[2]伍广津,秦德增.龙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2).

[3]刘德凤,周江莲.龙舟文化与秭归城市文化建设初探[J],企业导报,2010(1).

[4]孙适民.屈原、端午与龙舟文化[J],邵阳学院学报,2003(1).

[5]罗运环.端午与屈原及屈原精神[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白晋湘,张小林.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7]王凯珍,胡娟等.我国龙舟竞渡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ragon Boat Races in the Three Gorges

XU Jian,ZHENG Sen

By using literature study,this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history of Jingchu folk sports of Dragon boat races in the three gorges.Conclusion: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race in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relates to the Chu culture,traditional dragon boat and Qu Yuan commemoration.During the new period,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ragon Boat Race get unprecedented influenced and inspired by the state,local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dragon boat races.Dragon boat races in the three gorges heritage and develop the Chu culture,patriotism and Dragon boat spirit.Enhancing the visibility of the city,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Hubei as well.

traditional sports;Dragon Boat Festival;the Chu culture

G80

A

1003-983X(2017)01-0021-03

2016-12-01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16G282)

徐剑(1985-),男,湖北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俗体育文化、体育社会学.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 Wuhan Sport Univ,Wuhan 430205,China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长江三峡秭归
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研究
“长江三峡1”号在湖北宜昌首航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对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影响初探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放鲟记 关注第58次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