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高辛加倍他乐克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2017-03-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乐克充血性房颤

刘 红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地高辛加倍他乐克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刘 红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 探究地高辛加倍他乐克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过往72例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两组患者都予以常规护理及急救,观察组患者给予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在治疗周期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变化进行对比,重新判定患者心功能,需通过NYHA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显效率都显著较高,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平均LVEF、平均心率,相较于治疗之前都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地高辛加倍他乐克进行的干预,对于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用药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充血性心衰;倍他乐克;快速房颤;地高辛

被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的病理性表现是充盈功能低下,或者是心室泵血所致使的机体代谢没有充足心排血量供应[1]。患者伴眩晕、心悸、气短等,以及持续性心律失常,是患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且其是心衰常见并发症。当其并心衰发病时,会威胁生命健康,致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此次研究通过对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进行地高辛加倍他乐克治疗干预,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所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资料的选择自然是在我院接收治疗的72例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包括男士38例,女士34例,年龄在(55~82)岁。72例患者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分类,其观察组中有36例,男士19例,女士17例,年龄为(57~82)岁之间,其对照组中有36例,男士20例,女士16例,年龄为(55~80)岁之间。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患者不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性别上等更多的资料方面进行比对,其具有可比性,也就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入院之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1次/d,125 μg/次,口服用药,连续用药2周,行口服用药,是当患者病症缓解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是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之上,初始时静脉给药,给药速度1~2 mg/min,一次用药量≤5 mg,总剂量≤15 mg。等到患者良好的控制住房颤之后,2次/d的口服用药,日剂量≤50 mg,维持剂量12.5~25 mg/次,连续用药2周。

1.3 评定标准

无效:患者心功能未见恢复,病症无改善或加重;有效:心率基本正常,颤症状改善,NYHA分级提升Ⅰ级;显效:患者心率正常,房颤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NYHA分级提升Ⅱ级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Epidata进行数据的处理,对于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护理治疗观察以及研究所用到的资料数据全部采用SPSS21.0统计学的软件,将数据进行分析,其两个小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的标准是0.05,当P<0.05时,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无效2例,有效12例,显效22例,总有效是94.44%,对照组患者中,无效6例,有效14例,显效16例,总有效是83.33%,因此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变化对比

在进行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33.6±4.1,心率是122.4±10.4,治疗之后分别是52.2±2.3和78.4±8.6;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34.1±4.8,心率是341±4.8,治疗之后分别是43.6±2.3和43.6±2.3。

3 讨 论

文章选取我院过往72例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两组患者都予以常规护理及急救,观察组患者给予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在治疗周期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变化进行对比,重新判定患者心功能,需通过NYHA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显效率都显著较高[3],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平均LVEF、平均心率,相较于治疗之前都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地高辛加倍他乐克进行的干预,对于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用药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罗正华,卢铁兵.地高辛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型房颤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1): 6424-6425.

[2] 葛中春.地高辛加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28):54-55.

[3] 李月英,宋瑜璋.地高辛加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62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04,(03):176-177.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1.6

B

ISSN.2095-8242.2017.16.3130.01

猜你喜欢

乐克充血性房颤
芽芽运动会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舒脉降压汤、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论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