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皮肤病42例过敏原检测结果总结

2017-03-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食入过敏原荨麻疹

王 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皮肤科,山东 青岛 266000)

过敏性皮肤病42例过敏原检测结果总结

王 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皮肤科,山东 青岛 266000)

目的 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过敏性皮肤病患者42例进行研究。利用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全部患者实施过敏原检测。结果 过敏原测试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40例,阴性患者有2例;荨麻疹、皮炎以及湿疹疾病患者中吸入组阳性率较食入组明显更高(P<0.05);吸入组在各个季节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P<0.05);男性阳性患者占92.86%,女性阳性患者占96.43%(P>0.05)。结论 各种类型、各个发生季节、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都有不同的过敏原。临床应该按照疾病类型、发生季节、性别确定筛查过敏原的范围,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做好防治工作。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

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疾病,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发病的可能,当前还没有完全明确导致过敏性皮肤病的病因,使得临床针对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难度较大[1]。为了掌握过敏性皮肤病的致病原因,以及各个疾病种类、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性别的过敏原情况,本研究具体利用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过敏性皮肤病患者42例进行研究。每例患者均采集2 mL静脉血液作为标本,在每分钟5000转的速度下实施离心处理,持续10分钟,留取血清备用。检测仪器为德国Mediwiss公司生产的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收集可能过敏原,其中食入组有:小麦、鸡蛋白、牛羊肉、芒果、鸡蛋黄、黄豆、牛奶、腰果、花生、鱼虾蟹等;吸入组有:柏/榆/梧桐/柳叶、户尘螨、矮豚草篙、粉尘螨、蟑螂、猫狗毛皮屑等。

1.2 方法

(1)在硝酸纤维素膜表面吸附特异性过敏原,放在反应槽中,将患者血清通过移液器加入后放在室温下进行孵育。期间标本中存在的过敏原特异性的IgE抗体会和过敏原形成反应,同时与硝酸纤维素膜进行结合。(2)洗脱多余的抗体,将生物素标记的抗人IgE抗体加入其中后放在室温下进行孵育,将没有结合的抗体洗脱。(3)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酶亲和素加入其中,放在室温下进行孵育,期间链酶亲和素会结合生物素,冲洗干净没有成功结合的酶标链酶亲和素。(4)将BCIP/NBT酶作用底物加入后进行孵育,之后会出现特定酶显色反应,试剂条会有沉淀出现,血清中slge抗体含量越高,沉淀的颜色越深。(5)等到试剂条干燥之后,通过在Rap idreader专用阅读仪得到检测结果。

1.3 判定标准

阳性标准:检测板对应的过敏原出现平行红色反应带;对各类过敏原IgE浓度及IgE总浓度实施定量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分析数据,利用[n(%)]表示全部计数资料,进行卡方x2检验,利用(±s)表示全部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纳入42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1~78岁,平均年龄为(35.4±8.1)岁。疾病类型:丘疹性荨麻疹1例,荨麻疹11例,湿疹9例,皮炎19例,过敏性紫癜2例。就诊时间:3~5月9例,6~8月11例,9~11月10例,12~2月12例。过敏原测试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40例,阴性患者有2例。

2.2 吸入组和食入组不同疾病类型阳性情况比较

荨麻疹11例中吸入组有8例,食入组有2例;皮炎19例中吸入组有13例,食入组有5例;湿疹9例中吸入组有7例,食入组有2例;丘疹性荨麻疹1例中为吸入组患者;过敏性紫癜2例中为吸入组患者。荨麻疹、皮炎以及湿疹疾病患者中吸入组阳性率较食入组明显更高(P<0.05),丘疹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疾病两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

2.3 不同季节吸入组和食入组阳性情况比较

3~5月9例患者中吸入组有7例,食入组有2例;6~8月11例患者中吸入组有8例,食入组有2例;9~11月10例患者中吸入组有8例,食入组有2例;12~2月12例患者中吸入组有9例,食入组有2例。吸入组在各个季节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P<0.05)。

2.3 不同性别阳性率情况

40例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者中男性有13例,占92.86%,女性有27例,占96.43%。不同性别过敏原阳性率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

3 讨 论

过敏性皮肤病属于一类临床多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皮肤病都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类疾病[2]。导致过敏性皮肤病出现的原因,除了患者可能是致敏体质之外,吸入或者食入导致外在致敏原入侵也是导致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多种过敏原都会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并且各个地区由于存在明显差异的饮食结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情况等,使得不同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致病原存在明显差异[3-4]。部分患者临床检查无法将病因确定,所以更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加强研究,通过有效检测明确病因,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本研究对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开展过敏原检测显示,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食入组,考虑与当前环境质量下降、气候发生变化以及人们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有关。另外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紫癜5类疾病中,吸入组的阳性率均高于食入组。证实本研究选择的方法检测的变应原在疾病种类方面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变应原不同,也可能导致多种疾病,患者会出现差异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临床医生在检查时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同时应该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5-7]。

综上所述,过敏性皮肤病比较顽固,当前还没有有效的诊疗手段,所以医生在治疗时应该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减少发病,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预防。另外,要着力做好实验室检验工作,按照检测结果指导患者转变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尽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也能够帮助疾病的防治。最后,因为导致该疾病出现的病种、环境差异明显,所以进行过敏原检测时应该将这些差异考虑进去。

[1] 胡 斌,李平立,文东菁,等.过敏性皮肤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8):1531-1532.

[2] 程志云,白 莉,王 皓,等.山西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000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7):3312-3314.

[3] 王润超,陈婷婷,陈少秀,等.十堰地区1103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10):616-619.

[4] 周美钦.3681例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3):1850-1851.

[5] 杜 静,朱天川,周 薇,等.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1):1537-1539.

[6] 陈婷婷,王润超,陈少秀,等.湖北十堰市36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8):474-476.

[7] 张春亭,彭淑芳,董兴军,等.湖北省潜江市117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 32(4):244-24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58.2

B

ISSN.2095-8242.2017.16.3031.02

猜你喜欢

食入过敏原荨麻疹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瘤胃积食的诊断与治疗
吃高盐食物易致癌吗?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大连地区儿童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