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现状与发展

2017-03-07吴传海朱海娣吴承龙马友华

关键词:茶园茶叶发展

毛 雪,吴传海,朱海娣,吴承龙,王 静,郑 涛,马友华

(1.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池州 245101;3.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现状与发展

毛 雪1,吴传海2,朱海娣1,吴承龙2,王 静3,郑 涛3,马友华3

(1.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池州 245101;3.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石台县土壤硒资源丰富,是全国富硒地之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生产富硒茶提供了先天条件,发展富硒茶产业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石台县农业、农村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WOT分析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我国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茶;土壤;硒;产业;石台县

硒是人类身体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农产品可以给人体适量补硒,有效增强肌体免疫能力,不仅可以抗氧化、修复细胞,而且对抑制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达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茶树有很强的吸收、富集硒元素能力,能把非生物活性和毒性高的无机硒转化为安全有效、毒性低的有机硒。调查结果显示,茶叶中的有机硒含量高,是理想的补硒资源,经常饮用富硒茶,可以补充人体硒营养,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1]。

研究表明,目前富硒茶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湖北恩施、贵州开阳、陕西紫阳等地区[2]。刘芳指出恩施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高硒地区,茶叶平均硒含量为 1.074毫克/公斤,主打富硒品牌是恩施玉露,2015年茶园种植面积9.11万公顷,年产茶8.3万吨,产值28.04亿万元。目前已拥有3个国家级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全国有机食品茶叶示范基地和1个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3];周明阳运用 SWOT分析方法对贵州白花富硒毛尖、富硒南贡茶、富硒碧芽等茶产品品牌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凤冈县的高山云雾有机绿茶有机硒含量为0.25-3.5毫克/公斤,已通过国家认证[4];郑端提出陕西的紫阳富硒茶硒含量平均值为0.653毫克/公斤,主要硒产品包括紫阳毛尖、香毫、银针、紫阳富硒乌龙茶等,2015年茶园种植面积1.35万公顷,已占领“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制高点[5]。此外,安徽石台、四川万源、江苏溧阳—宜兴一带的南部低山丘陵等地也有富硒茶产品的开发。

石台县是安徽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县,中国四大富硒地之一,富硒茶是石台县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山区茶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的现状

石台县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名优绿茶重点产茶县,产茶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异,自古就以盛产优质高档名茶远近闻名。

(一)富硒茶种植面积及发展现状

石台县国土面积1 413平方公里,县内8个乡镇78个村均产茶,69%的农民种植茶叶,人数达7.63万人,有六个乡镇的样品检测平均值达到富硒标准,分别是仙寓、大演、小河、丁香、横渡和仁里。全县的茶园总面积为5 372.3平方公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品”认证率达100%,有633.3平方公里富硒茶园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达1 900平方公里,占全县茶园总面积36%。

富硒茶是石台县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已成为石台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村的经济支柱。全县现有茶叶加工厂26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8个、茶叶营销企业55个,其中初制厂257个,年加工产量达到3 700多吨;茶叶精制企业5个,年精加工产量达到2 000多吨。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5.2亿元,其中除茶叶农业产值外,精深加工产值1.5亿元、茶叶市场贸易增值0.5亿元、茶叶旅游收入1.15亿元,农民70%的收入均来自于茶叶。

(二)石台富硒茶企业及品牌发展

近几年,石台县富硒茶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势头强劲,拥有10万多平方米的“石台硒茶”综合交易市场和6家著名的龙头企业,其中主要有“石台硒茶”和“天方牌”富硒有机绿茶等产品,种植面积达2 000万平方米,总产量约1 350吨,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29.5%。石台县有46家公司或茶庄经销有包装的石台硒茶,年销售量约200吨,还有很多小型加工厂、经销商、农户自产自销散装硒茶,年销售量达800吨左右。著名代表公司“天方集团”积极开拓出诸如“雾里青”、“祁眉”、“天方富硒茶”等一系列在省内外都享有较高声誉的茶叶品牌,还创建了生态茶园、茶叶清洁化加工及茶叶深加工等新型的茶园生产模式。

石台县组织全县硒资源普查,注册了“石台硒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了“石台香芽”名优绿茶主导品牌,并拥有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雾里青”、“天方”品牌,已荣获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和全国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

二、石台县富硒茶产业SWOT分析

(一)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的优势分析

1. 土壤富硒资源环境优势。硒是一种稀缺且具有独特功能的天然资源。石台县境内拥有406.87平方公里富硒区,是安徽省唯一较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富硒资源县,位列全国城市排名第4。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对石台全县富硒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石台县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555 6毫克/公斤,最高含量达54.195毫克/公斤,其中极高区有1.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14%;高硒区有403.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73%;中硒区有948.7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62%[6];石台县富硒地区面积大、地层较厚,硒含量深度适中、宜于开发利用,被定位为全国九大天然富硒区之一,富硒资源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宝贵资源,为创新发展石台县富硒茶产业提供了竞争优势[7]。

2. 生态环境优势。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生态环境优良,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面积1 403km2,海拔适中、纬度适宜,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森林覆盖率高达84.5%,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国家首批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石台县负氧离子浓度高,素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之称,被誉为天然“大空调”、“大氧吧”,山区崇山峻岭,常年云缭雾绕,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为发展富硒茶产业奠定了扎实的生态环境基础[8]。

(二)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的劣势分析

1. 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由于财政投资不足,石台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游客可进入性受限,且受深山区地理位置及灾害性天气多发等客观因素影响,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陷入被动局面。从茶园管理来看,石台县良种茶园占比低,无性良种茶园仅占总面积的21.6%,而且“一老、二稀、三低肥”的低产低效茶园数量多,没有建成公共服务平台,加上茶园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未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导致很多低产茶园和低亩均产出效益等问题出现。

2. 科技创新不足,标准体系仍待完善。石台县硒资源呈点状、线状非面状分布,导致不同地区的茶叶含硒量不同。由于在生产环节上仍沿袭“没有标准照样种田”的传统习惯,难以落实标准化生产,加上企业的科技原动力不足,技术骨干少,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富硒茶产品开发等方面不能紧跟市场。有些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工艺落后,在生产过程中缺少应有的拼配工艺和出厂检验,造成富硒茶产品质量不稳定,从而使得富硒茶产品市场竞争混乱无序[9]。

3. 检测机构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提高。石台县没有专业的检测机构,富硒茶产品的一系列指标检测都要送到省、市官方地区或上海、杭州等地进行专业检测,增加了产品成本,迫使其价格在市场上缺少竞争优势。由于石台县富硒茶产品准入门槛太低,缺乏监管力度,当地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在开展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生产中缺乏效率,许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却打出“石台富硒”的品牌,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加之硒产品价格奇高,致使石台县富硒茶产品难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三)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的机遇分析

1.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富硒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绿色补硒资源,已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和欢迎。2016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293万公顷,茶叶产量243万吨,相比2015年分别增长了2%和7%,其中国内销售182万吨,对外出口32.9万吨,并持续保持每年增长的形势。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与沿线国家互通友好,合作共赢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茶叶市场的拓展,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绿色、养生的消费理念已深入人心,这都为富硒茶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2. 产业政策支持。国家农业部制定的《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将石台县明确规定为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产茶县,为规范、促进富硒茶产业发展,石台县颁布了《石台硒茶加工技术规程》和《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规程》,成为地方性关于茶产业发展的立法项目。石台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富硒茶产业,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扶持奖励,通过以奖代补政策,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不仅建设了“石台茶城”综合交易平台,还每年主导举办“安徽.石台茶叶节”等各类茶叶赛事和活动。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县政府明确了富硒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将立足富硒资源优势,编制硒茶产业发展规划,“种”好基地,开工建设万亩硒茶产业园,这一系列政策有力的促进了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健康发展。

(四)石台县富硒茶产业的威胁分析

1.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建设滞后。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以粗加工为主。由于在市场上缺乏信誉、商标、专利和订单等方面的保护,许多富硒茶产品未和集团形成合力销售,反而变成了无序竞争。不仅如此,县政府以及部分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创建品牌的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缺乏互动和统一性,没有树立起富硒茶区域品牌的整体形象,使得大部分弱、小、散、杂、乱的富硒茶品牌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10]。由于在品牌管理上不够规范,产品品牌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石台县很多富硒茶产品不符合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

2. 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空间受限。目前,湖北恩施、贵州开阳、陕西紫阳都是富硒茶生产主要集中地带,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使其在市场已占有大量份额。石台县富硒茶生产以分户承包经营为主,全县有22 000户生产农户,茶叶专业合作社30多个,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加上融资贷款困难,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石台县富硒茶难以适应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致使营销能力减弱,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三、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对策

通过对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为提升当地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进而得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富硒茶产业优势

石台县的富硒茶园面积大,但产值偏低,效益不高,与富硒产茶大县的名头相距甚远,要加大生产基地的灌溉、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实施整园提质工程,每年新建1 000亩标准化富硒茶园,改种换植500亩高垮田、缓坡地等低质量茶园,加快建设高效、高标准富硒茶园;二要实施低产茶园改造,配套建设园间机耕路、茶园梯坝等基础设施,每年培育3 000亩高产机械化茶园;石台县还要抓好农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两大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新型机具,扩大富硒茶“耕、种、管、收、加”环节的机械覆盖,推进产业全程机械化发展[11]。

(二)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富硒茶标准体系

加强三品一标建设,不断完善富硒茶标准体系。由相关部门制定富硒茶生产和硒含量分类标准,把质量标准渗透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在生产实际中全面贯彻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二要提高茶农采摘水平和富硒茶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加快建设富硒茶质量安全体系,引导加工企业开展富硒茶生产许可证(Q)S认证,构建标准化的富硒茶生产格局;三要提升富硒茶产品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将石台县富硒茶质量检测检验体制纳入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每一批次的富硒茶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实现富硒茶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能查询、质量有保障,让消费者放心。

(三)加强石台富硒茶品牌检测、准入、监管和建设

企业以及区域的核心发展策略是塑造品牌战略,在彰显企业文化的同时将自身的产品与品牌文化充分传递给目标受众,从而形成更为灵活有效的商业模式。品牌战略从原理与目标可细分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往往以地理位置为区划,形成相对单一的产品体系或产业结构;企业品牌是根据企业产品特质为主导,形成以企业名称为品牌名称的品牌。两者相互关联,共同促进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双向发展。落实在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体系中,应采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结合的品牌战略发展方式[12]。

1. 着力打造富硒茶区域品牌。围绕“富硒茶”为主题,创建富硒茶区域品牌,整合当地资源,积极推进品牌化战略。在市场、产品、企业、文化、服务等方面全力打造石台县富硒茶的特色和精品品牌,提升富硒茶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区域品牌的行为主体是由地方政府、产业企业、行业协会等构建的系统,石台县政府要明确富硒茶区域品牌战略、制定维护区域品牌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培养人才、培育和发展区域名牌[13],促进当地硒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积极开展富硒茶著名商标和品牌产品的申报评选,分别利用电视、报纸、广告、网络等现代手段和茶研会、博览会、推介会、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宣传品牌、塑造品牌、打造名牌,让“石台富硒茶”区域品牌走向全国。

2. 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品牌。企业要自主创新深度开发,或联合科研机构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叫得响的拳头产品,成为市场的“盈利容器”[14]。以安徽天方集团为例,通过品牌打造,积极开发诸如“雾里青”、“石台香芽”、“祁眉红茶”等一系列享有较高声誉的富硒茶品牌,提高其附加值。作为富硒茶品牌作用下最大的受益者,企业也是品牌建设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应积极参与品牌的专业分工,参加和赞助政府、商会、协会组织的各种富硒茶品牌推广活动,进行诚信交易,维护自主品牌形象。

3. 加强监管硒茶产品品牌检测、准入和监管。“石台富硒”品牌是一个区域品牌,具有公共品牌的“柠檬效应”,为防止中小企业在富硒茶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石台县政府要设立准入门槛,对富硒茶产品实行规范认证,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首先政府要扶持建设富硒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承担富硒茶产品硒含量的检测、质量监督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二要制定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凡是未经检测的,一律不得使用硒标签,凡是含量不合格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以富硒产品出售;三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做好防伪工作,杜绝“杂牌军”混入。对富硒茶品牌的受益企业进行统一、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对行业内有损“石台富硒茶”区域品牌的失信者要坚决制止,依法对制假贩假者进行严厉处罚;四要发展培育行业协会等特定自治性组织,通过行业协会的专业知识、专家人才库为“石台富硒”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法律、融资、培训、信息等决策咨询,引导富硒茶产品品牌建设。

(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富硒茶产业集群发展

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叫做产业集聚。这种集聚对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所创造出的外部条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5]。石台县要发展一批产业定位清晰、规模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紧紧围绕特色富硒茶和骨干产品,大力培育种养大户、新型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努力提升富硒茶产业的规模效益[16]。在全县招商引资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生态环保的富硒茶加工产业群,不断延长产业链,努力形成富硒茶集群发展优势,增加利润源,扩展盈利点,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县政府要积极推行农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化产业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石台县富硒茶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五)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富硒茶市场空间

1. 推动富硒茶区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石台县政府要加大营销力度,引荐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项目洽谈会等,努力打造中国富硒茶产品消费联盟。县政府要完善“石台茶城”的市场交易机制和服务功能,加强与外地市场合作的同时,在县内规划建设富硒茶青(鲜叶)交易市场,改善交易环境,积极拓展县外专卖店、连锁店、代理商等经营实体店的发展,用全新的市场理念来开辟销售渠道。

2. 创新销售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要改变旧的思维定势,更新观念,把发展战略定位在发展外部市场上,以局部带动整体,创新营销方式,通过经销、网销、微营销等多种渠道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开拓富硒茶的市场空间[17]。目前,天方公司采用的“自有专卖店+直销队伍+茶楼+高档会所+医药连锁店+网上平台”多元型销售渠道,整体发力,使同种产品在不同销售渠道上各放异彩。随着互联网+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升级发展,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将会成为富硒茶产品强有力地销售途径,现有的“硒乐网”、“天方茶网”等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石台县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物联网和物流集散中心[18]。

[1]温立香, 郭雅玲. 富硒茶的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13, 34(1): 201-206.

[2]宛晓春, 夏涛, 江昌俊, 等. 加大夏秋茶资源开发力度走安徽茶产业提升新路[J]. 茶业通报, 2014(4):151-155.

[3]刘芳. 硒都恩施与富硒茶[J]. 农业经济, 2016, 36(9):154.

[4]周明阳. 贵州茶产业品牌化发展SWORT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9) : 169-171.

[5]郑端.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7): 186: 191.

[6]苏改叶. 眉县獅猴桃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6: 1-42.

[7]刘海燕, 黄彩梅, 等. 茶叶锌、硒含量变化与种植土壤差异的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2): 237-243.

[8]翁昆, 刘铁兵, 等. 富硒茶的质量与标准[J]. 中国茶叶加工, 2014(1): 5-7.

[9]余志, 郭栓喜, 等. 恩施玉露茶机械化加工做形工艺的优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5(1): 126-130.

[10]代红朝, 肖宏儒, 等. 茶园中耕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7(4): 263-267.

[11]朱培瑞. 温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6: 1-49.

[12]魏春丽. 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中国茶叶, 2016(6): 4-10.

[13]黄丽君. 绿色发展视域下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实现[J].农业经济, 2016(8): 128-130.

[14]陈绪敖.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 51(12): 2620-2627.

[15]谷楠. 安徽石台县富硒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6,15(5): 5.

[16]洪来生, 张青, 等. 对石台县现代生态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0): 304-305.

[17]姜含春, 赵红鹰, 葛伟. 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3): 23-28.

F127

B

1674-327X (2017)05-0032-05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5.009

2017-06-14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16-g-3-10)

毛雪(1993-),女,安徽淮南人,硕士生。

马友华(1962-),男,安徽霍邱,教授,博士。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66.C.20170927.0947.001.html

(责任编校:李延军)

猜你喜欢

茶园茶叶发展
《茶叶通讯》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