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探微

2017-03-07张相辉李亚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探微伤寒论节律

张相辉,李亚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21000)

《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探微

张相辉,李亚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21000)

时间医学在中医学理论中被归属于“因时制宜”、“天人相应”等范畴,认为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均可随着自然界阴阳消长发生节律性的改变。时间医学的科学性已经被现代医学证实,且逐渐发展为时间治疗学、现代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物学等多个学科,且研究成果也已被证实。《伤寒论》重点阐述了外感病治疗规律,对现代医学也有诸多启示。本文就《伤寒论》在生理、病理和辨证治疗方面的时间医学进行探讨,为该理论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伤寒论;时间医学;生理;病理;辨证施治

《内经》指出人与自然为一统一的整体,《素问》认为人只有适应节律性的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生存下来。现代中医学家认为,人气通天,在病理情况下,疾病的发展也有着阳气盛衰的规律,归纳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1]。张仲景《伤寒论》是在时间医学的指导下结合其行医经验所著,在多个方面均体现了时间医学的理论。现就《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展开探讨,详情叙述如下。

1 《伤寒论》生理方面的时间医学

适应自然界节律变化的生物体才能生存,在经过漫长的自然适应之后,机体节律性变化已经被发现有多种规律,如月和晨昏昼夜节律、人体四时节律等,可认为只要存在有机体活动,便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有语:“脉有三部,阴阳相乘……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可知脉搏可以反映有机体的状态,不用的脉搏状态正与自然界四季变化相对应。《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还指出:“十五日得一气……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可知一年之中根据大气的运行可以分为二十四节气,能够反应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规律,还可指导农事活动。张仲景指出,夏至、冬至、秋分和春分是阴阳消长的转换点,与人体的阴阳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2 《伤寒论》病理方面的时间医学

与人体生理活动变化规律相同,病理活动也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人在病理状态下也会受到自然界昼夜晨昏的影响。现代中医学家研究证实[2],病情变化和机体内皮质激素的生理节律状态变化具有同步性。在早晨清醒后肾上腺皮质激素会迅速升高,并在下午逐渐减少分泌,深夜分泌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后半夜又缓慢增加,也表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节律性。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中指出:“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夜而安静”,表明阳虚阴盛之症也是随着昼夜交替变化的。昼日阳气旺盛,夜间阳气衰弱而阴气旺盛,故病势严重。《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阐述“伏气之病……今月之内,欲有伏气……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指出冬寒之邪气潜伏于少阴,导致春令阳气生发,从而引发温病,故少阴伏气可发咽喉肿痛之症。《伤寒论》中另有描述“六经病欲解时”,提出人体六经盛衰可以与昼夜节律相结合,而阳气的存亡与盛衰和疾病变化及治疗效果均存在紧密的关联。在治疗中只有遵循昼夜节律的变化,才能更快康复。

3 《伤寒论》辨证治疗方面的时间医学

人体的生理节律受到生物钟的支配,在病理状态下,生物钟常被扰乱,甚至会出现异常状态,往往需要根据此种变化,对病患进行诊断,并辨证施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3]。此种思想在《伤寒论》中也多有体现,以下是结合该著作中的描述和现代中医学家的认识对其辨证治疗方面的时间医学进行探讨。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点明,“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提出脉诊时发现的正常脉象也是人体适应四时气候变化产生的,只有掌握正常的脉象,才能以常达变,对疾病进行诊察,辨证施治。太过不及之脉与五行生克乘侮之间也有密切的关联,对人体患病情况和病情变化状态也均可产生严重的影响。

另外,《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提出,“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可知春天该暖和时候反而气候寒冷,夏天该热的时候反而气候凉爽,秋天该凉爽的时候反而天气燥热,冬天该寒冷的时候反而气候温暖,那么在一年之内,大多数病患的症状相似,可知气候反常与时行之病密切相关,具有流行特点,对辨证施治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中有语:“阳明病……脉滑而疾者……”,点明潮热是阳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阳明腑实固有的表现,定时增高的热象一般而言会发生在申酉时分,此时阳明经气正旺。阳明病患者一旦出现潮热的表现,则脏腑燥结,则便需要用承气汤加减实施辨证施治,达到泻热润燥之效。

4 结束语

《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具有丰富的内容,且涉及生理、病理和辨证施治多个方面,是张仲景对行医经验的总结,也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示。在人们对该著作内容进行整理和研讨时,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时间医学的内容,并积极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能够造福患者,提高医疗水平。研讨《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也有助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典籍精神,促进中医学朝向现代化发展,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 尹 涛,何昭璇,孙睿睿,等.中医热病诊治中的时间医学探微[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换届会议,2015.

[2] 施岚尔,赵鸣芳.关于《伤寒论》文蛤散条文中“弥更益烦”的解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2):514-515.

[3] 朱 静,刘兴文.《伤寒论》细辛用法用量探微[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7):697-698.

R222.2

A

ISSN.2095-8242.2017.068.13449.02

本文编辑:吴 卫

张相辉(1982年6月-),男,汉族,陕西临潼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李亚军,E-mail:liyajun@126.com

猜你喜欢

探微伤寒论节律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ている”在日常生活会话中的用法探微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一次函数常见题型探微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话语分析的精神分析方法探微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