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分析与组织治理
2017-03-07徐伟宏
□朱 雄,徐伟宏
(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分析与组织治理
□朱 雄,徐伟宏
(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民族集体意识;有助于聚集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引导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所蕴涵的社会效应还难以得到充分彰显。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特性和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高校、社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治理模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效应;组织治理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的突出作用和展示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齐心点赞和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在诸多光环的辉映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以其年轻智慧、充满活力、充满关爱、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正加速融入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活当中,成为社会文化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人们构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和美好愿景。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件新鲜的事物,所蕴涵的社会效应还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所学专业,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各种活动[1]。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了青年一代融入社会、追求奉献、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境界,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促进社会和谐相融通,与引导公民建立互信、友爱的价值理念相统一。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民族集体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国家核心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它表现为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力。而这种凝聚力和影响力来源于人们对共同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2]。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来指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们朝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奋进,倡导人们朝着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前行,倡导公民恪守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党和国家适时为人们树立了国家核心价值标准,培育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价值判断、选择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然,价值观认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价值观念的创造、认识、实现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反复,通过理论认识、观念更新、实践教育才能获得。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导向引领。第一,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两者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相互趋同的,都是为构筑一个团结、友好、和谐、进步的美好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精神宣扬、服务社会促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身体力行地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丰富的载体,人们认同的践行方式不断帮助人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转化为人们的价值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倍受广大民众的关注和推崇。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和社会影响力必将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提供实践支持和重要的践行渠道。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聚集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引领作用
“正能量”是物理专有名词,现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它是指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给人信心和力量的人和事。从社会心态来看,社会正能量能为人们营造奋发向上、理智和平、兼容并包的良好心理状态。从社会道德层面来看,社会正能量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使人们知荣辱、讲奉献,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社会正能量的聚集和弘扬既需要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也需要激发社会正能量的事项。诚如雷锋精神激发了人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活力,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献身的高尚境界,汶川大地震广大青年志愿者和武警官兵舍己救人、抗震救灾精神激发了社会各界爱心和关怀,积极为灾区施以援手。我国正全面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和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潜在激化的危险。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需要聚集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激发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第一,大学生是聚集社会正能量的有生力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约3000万,已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和潜在的志愿者将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和青年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分子。而且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动机纯洁性、社会广泛性、参与的群体性特点,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基于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他们是社会追求“和谐、自由、平等、友爱、互助”等正能量的中坚力量。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激发社会正能量的引线。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需要全社会参与,需要激发和依靠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在扶危济困、大型社会活动、应急救援等各项重大社会事务和各类社会公益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媒体对参与北京奥运会的青年志愿者评价:“志愿者们对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形象的最强烈信息。”大学生志愿服务正以一种正面、具有社会影响力、增强人们公共服务意识、改变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引导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具有示范作用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和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4]。社会公德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维系人们正常交流、友好相处,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谐融洽的基本道德要求。我国正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公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每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履行的职责。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正义机制有待完善,各种利益诉求和价值表达还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有高于社会一般道德价值取向的准则作为引领公民道德发展的精神标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对全体公民起着引导、示范的作用。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了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志愿服务不计物质报酬,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共同的福利事业积极奉献,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他们以无私的奉献、无声的行动、文明和礼貌营造着一种社会新气象。大学生志愿服务帮助了许多需要关爱的人,使社会大家庭更温暖、融洽。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精神力量感化着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志愿服务社会中来。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许多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倡导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谐社会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秩序。但目前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不文明现象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非主流价值观念。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阶段性的产物。许多不文明现象需要我们正视和用更加“文明的武器”加以消灭,社会上许多非主流价值观也只有在积极倡导的主流价值观面前才会“灰飞烟灭”。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其更加文明的方式和积极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为社会公德奠定了基石。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治理的模式选择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时间较短。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标志着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我国的全面展开与推广[5]。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最积极、最活跃、最集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骨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组织治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当前我国志愿服务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成功经验,本文认为,构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高校、社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治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1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内部治理
没有健全的组织内部框架就不会有良好的组织运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内部治理是整个治理模式的关键。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内部构架。第一,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机构、执行部门、日常事务管理部门。鉴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是公益活动组织,可以从组织内部民主产生或通过选拔的方式由符合条件的“内部人”组成领导集体,也可考虑聘请学校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根据大学生流动性的特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应及时调整。第二,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治理的根本保障。制约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有关制度不健全。与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关制度相比较,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组织过程来看大多志愿服务组织权责模糊,运行体制带有较强行政色彩[6]。主要志愿服务围绕政府活动和社会大型赛事展开,活动开展声势较大,活动结束就会持续降温,难以长期保持下去,对社会影响力很难产生持久效应。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但从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建设看,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一要依据国家提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关规章制度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自身发展需要,制定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要想在服务社会、提升公民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志愿者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价值就必须走长期化发展道路,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登记制度,其次要建立志愿者管理制度,再次要建立志愿者培训、服务、考核和奖励制度。二要依据宪法和法律以及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应该包括: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物质保障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等。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部治理
2.2.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宏观管理者与教育引导者。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作为高校的一个学生社团组织不能独立于高校之外自主发展。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制定长期的规划并进行引导和宏观管理。一方面,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机构,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统合管理,也可以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联系有关方面,整合资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发展壮大创造条件。更重要一点,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活动载体,有利于丰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其实效性[7]。《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暴露出的一个短板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容易被忽略。开展活动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激励不够,教育、引导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没有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教育目标。这样做将很难持续发展、壮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升华志愿者精神。因此,第一,高校要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策划、开展、总结等全过程参与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考核和评价,使每一个志愿者既分享活动的经验,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第二,高校要关注每一个志愿者的体会和感受。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充分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高校等有关方面不能简单地把志愿者的付出看作一种义务劳动,既要看到他们的奉献精神,也要教育、引导每一个志愿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2.2.2 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宣扬的窗口。社会企事业单位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平台,也是外部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加强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完成社会使命。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经济价值,而较少考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因此,第一,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信任。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展的公益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经常性与合作单位保持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8]。另外,在开展活动前后双方要加强沟通,做到双赢。第二,要积极宣扬志愿者精神,体现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随着人们思想觉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光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通过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提升自我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和表达社会需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社会生活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积极宣扬志愿者精神,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看到它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强人们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吸引力。
2.2.3 政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制定者。党和国家为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适时出台了 《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从长远发展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行政色彩浓重,受政府主导较多,自主性和积极性发挥不够。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长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针,将社会治理摆在了重要位置。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社会组织,必然要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建设。因此,第一,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扶植力度和政策支持。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属性和职责,倡导高校、社会有关方面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资金上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正常开展相关活动,在政策法规上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正当权益。第二,在有关方面的领导下,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自我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党和国家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我国简政放权的行政管理许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自治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自主权履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参与到社会事务治理中去。
3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时间不长,在当前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已日益得到彰显,逐渐成为一种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民族集体意识;聚集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引导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新生力量。从社会治理的大环境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看,构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高校、社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7]胡凯,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9-20.
[2]向玉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J].齐鲁学刊,2010(4):65-66.
[3]郭淑芬.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及其关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12.
[4]马奇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关系论析[J].学术交流,2008(2):48.
[5][6]王娟,胡希希.中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异同比较和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3(3):70-72.
[8]谭建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析[J].青年探索,2015(1 上):33.
责任编辑 杨 幸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7.030
C916.2
A
1004-0544(2017)07-0160-04
湖北省共青团和青少年研究项目(2016lx019)。
朱雄(1979-),男,湖北黄冈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讲师;通讯作者:徐伟宏(1973-),男,广东蕉岭人,教育学博士,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