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历史贡献
2017-03-07□鞠健
□鞠 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经济法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论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历史贡献
□鞠 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经济法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瞿秋白是中共党内较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提出中国革命也须组织自己人民的武力,才能完全胜利。只有组成正式的革命军队,中国平民才有彻底解放的希望。无产阶级还必须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他阐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特殊斗争策略——游击战争。瞿秋白同志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毛泽东以后较为系统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也起到了开拓性探索的作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历史贡献
目前,学术界对瞿秋白的文学思想、政治思想有较多的研究,而从军事角度研究瞿秋白思想的成果则较为少见。本文试从军事思想的视角对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历史贡献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1 较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众所周知,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从主观方面来讲,是由于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都不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早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瞿秋白就认识到仅仅依靠群众运动是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把武装革命与群众运动这两种方式 “同时并进互相为用”[1]。瞿秋白认为这是在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下“所不得不采取的方法。”[2]1925年五卅运动发生后,瞿秋白从血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他在报刊上连续发表文章,一方面对军阀政府、买办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共同破坏五卅运动的阴谋进行揭露和批驳,另一方面对五卅运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他认为,两个多月的斗争为什么至今不能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人民的武力”[3]。所以,瞿秋白提出了“武装平民”[4]的主张。1926 年 1 月瞿秋白在《向导》周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俄国共产党指导劳动者组织了自己的武力,建立了由工人、农民组成的军队,所以,俄国的无产阶级能够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战胜帝国主义者的武力侵略。中国的国民革命“也须组织自己人民的武力”,才能完全胜利[5]。只有组织“人民的武装和革命军队”[6],才能取得反帝斗争的胜利。1926年3月段祺瑞制造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瞿秋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革命民众“力求武装”[7]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产阶级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军阀往往用屠杀、封锁的方法对待中国平民的民主诉求。无产阶级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现时革命运动的中心问题,已经是“准备革命战争”[8],以求于在最短时间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的问题。瞿秋白认为,革命斗争的方式大致有:示威、抵制、总同盟罢工、武装暴动、革命战争。中国民众在斗争中都已经使用过这些方式。总结过去的斗争经验,瞿秋白得出结论:“革命战争是主要的方式”[9]。当然,其他的方式也要使用,革命战争不是唯一的方式。
瞿秋白还对社会上的反对战争的论调进行了驳斥。他说:“反动派和短视的士绅资产阶级,只知一味地反对战争;军阀战争时,他们空口哀求和平,结果是为战胜的军阀所利用,以此‘和平’抵制战败者的‘兴戎’防御;……革命战争时,他们想必又要大呼‘和平’,其实是替受革命平民攻击的军阀说项,保持反革命势力的存在。”[10]我们只有进行革命的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召集国民会议,建立真正的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政府,真正的和平“才有达到的希望”[11]。所以,我们要尽力宣传进行革命战争的必要性,以打破人们对于伪和平的幻想。在党的幼年时期,在全党对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下,瞿秋白能够提出这些独到的见解,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也说明瞿秋白是在党的幼年时期比较早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
2 提出建立一支正式的革命军队的主张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不仅论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且还论述了建立一支正式的革命军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瞿秋白认为,在欧美发达国家,如果革命党能够在国家军队的内部做工作,使军队保持中立或者革命化,那么,通过工人的巷战,也能使革命取得胜利。但是,在中国的国民革命中,单靠工人、农民、市民的武装暴动,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瞿秋白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其一,中国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农村的堡垒战即使胜利了,也只是局部的、地方性的。如果要举行全国性的同时的武装暴动,这在技术上又是不可能的事。其二,帝国主义和军阀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有驻军。如果发生城市武装暴动,帝国主义和军阀就会全力反扑,甚至从印度、日本等国调来军队,即使城市的巷战胜利了,也很难持久。其三,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使得中国的军队非常之多,这些军队大部分都间接地听从帝国主义的指挥。因此,仅仅依靠民众草创的义军,无论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在军事技术上,都是不能“和敌人抗衡”的[12]。从上面的分析中,瞿秋白得出结论:草创的民间武装只能在内地取得局部的胜利,城市的巷战即使胜利也很难持久,所以在中国这样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建立一支“革命的正式军队”[13]。
建立一支正式的革命军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其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失业人口众多,可以把这些失业的工人、农民、小商人等编入正式的军队而加以革命的训练。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就是这样组建起来的。只有这样的革命军才能做“革命战争的主体”[14]。其二,对从军阀部队中分化出来的军队进行改造,使之响应革命。瞿秋白认为可以在革命战争中把这种军队当做“军事上别动队的策应”,但是不能做“主体”[15]。其三,革命军队的训练和武装可以接受“无产阶级国家的必要赞助”。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的苏联,为了粉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与封锁,极力赞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急切地需要建立一支正式的革命军队,现在既然具备了这种可能性,“我们应当尽量的应用”[16]。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及时地把建立一支正式的革命军队的主张付诸实施,这绝不是偶然的。这正是在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早期领导人的宣传和影响下发生的。
3 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
早在1923年2月,瞿秋白就已经提出了要使无产阶级在反抗旧社会的革命运动中“取得指导者的地位”[17]。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瞿秋白又提出了无产阶级力争革命军队领导权的问题。1926年4月,瞿秋白根据中国民间武装暴动的发展状况指出,中国民间的武装暴动,如果没有革命党的指导和革命军队的援助,也是不能取得胜利的。例如河南和山东的红枪会,安徽和江苏的大刀会,这些由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所组成的民间组织在进行武装暴动后,由于没有革命党的指导和革命军队的援助,势必“困守一隅”。其结果,这些人要么变成土匪、教匪;要么被军阀土豪收买利用,反而成为有害于农民的“武装势力”[18]。因此,中国平民“必需在革命政党指导之下”,以“正式的革命军队为主体”,进行革命战争,才有“彻底解放的希望”[19]。
1926年3月,蒋介石在广州发动了 “中山舰事件”。由于陈独秀的妥协退让,致使蒋介石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全部军权。同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了以排挤共产党人为目的的“整理党务案”。这是蒋介石削弱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的领导地位,篡夺国民党党权的重要步骤。由于陈独秀等人的再次妥协,致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当上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和中央党部的各部部长。1927年2月,针对国共合作以来国民党与共产党争夺革命领导权的严重情况,瞿秋白提出,劳农平民决不能放任民族资产阶级永久地掌握军队这个最有力的工具,“劳农平民应当取得这些武力”[20],才能真正建立革命的独裁制。他对彭述之等人提出的“绝对抛弃军事行动”的错误主张提出批评。他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21]。因为军队的领导权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中国革命领导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时军队的成分大部分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产阶级力争影响军队的目的也带有 “征取农民之同盟的意义”[2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屠杀工农大众。这一事变使瞿秋白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力争军队领导权的认识。他说,我们以往讲革命领导权仅仅指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没有把政权和军权包括在内。现在这种初创的政权形式已经不能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了。现在无产阶级不仅应当参加政权,而且应当“指导革命中的武力”[23]。瞿秋白的这些正确思想对于 “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自己指挥的革命军队的决策奠定了“军事指导理论基础”[24]。
4 阐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特殊斗争策略——游击战争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建立起了代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引起了工农群众的不断反抗。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资产阶级不能成为一整个阶级势力,中央政府的权力微弱,全国实际上处于分裂冲突的不统一状态。因此,中国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25]。瞿秋白根据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出现的散乱的农民武装暴动的形势,提出中国革命应当采用一种特殊的斗争策略,这就是游击战争。
什么是游击战争呢?瞿秋白认为,在暴动之初,革命方面力量弱小的情况下,面对反革命方面军事技术优良的大队人马,不用装备不精的细小的队伍去与敌人死拼硬打,而“用分散细小的队伍,使敌人防不胜防出其不意的去袭击——这就是游击战争,而非正式战争。”[26]这种游击战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游击战争是从农民群众的斗争中发动出来的。农民群众的斗争方式有抗租、抗税、吃大户、焚毁债券田契、杀戮豪绅地主、武装暴动等等。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在群众的斗争中“引导农民”开展自觉的有组织的暴动,农民群众感觉到有开展武装斗争的必要,游击战争自然就要“同时发生”[27]。其二,游击战争应当是发动群众斗争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攻击共产党人,说共产党的革命方法就是杀人放火。瞿秋白指出,这是被压迫者反抗敌人屠杀的行为,是“杀杀人者的政策”[28];工农群众的武装暴动不仅仅是杀人放火,而是要建立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是要用群众的力量,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使群众“自己取得政权,取得土地,达到自己的要求”[29]。 所以,共产党在开展游击战争时,必须把农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其三,游击战争必须基于革命地域之建立。瞿秋白认为,农村游击战争开始后,不能把斗争停留在这一阶段上,必须继续进取,创立革命的地域。瞿秋白所说的革命地域就是指武装割据。广东海陆丰农民暴动的发展,就是“建立革命地域的实例”[30]。如果游击战争发动之后不能进一步创立革命的地域,这种游击战争就会因为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而导致最终失败。所以,我们党在开展农村游击战争时,必须搞清楚游击战争的意义,明确开展游击战争的目标是要进一步“创造革命地域”[31]。
客观地说,大革命失败后的几年时间里,瞿秋白仍然是把城市工人的武装暴动当作革命胜利的关键,视城市“为暴动的中心和指导者”[32]。瞿秋白的思路是:在暴动之初,先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等时机成熟后,把全国各地的革命势力汇合起来,使革命政权“扩展到其他区域以及整个四百兆人口的中国”[33]。瞿秋白是在坚持城市中心论的前提下,探讨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问题的。但是,瞿秋白这一特殊斗争策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他已经初步认识到在农村建立革命地域对于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同一时期党的其他领导人,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对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是处在探索之中,还没有明确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毛泽东确立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时间是在1930年1月,以他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为标志。虽然瞿秋白同志犯过左倾盲动错误,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瞿秋白同志对人民军队的创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毛泽东以后较为系统地提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也“起到了开拓性探索的作用”[34]。
[1][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7,38.
[3][4][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11,311,411.
[6][7][8][9][10][11][12][13][14][15][16][18][19][20][21][22][2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41,50,50-51,62,62,58-59,59,60,60,60-61,59,61-62,524,473,473,594.
[1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79.
[24][34]张树德.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指导理论的特殊贡献[J].军事历史,2009(1).
[25][26][27][28][29][30][31][32][33]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 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6,157-158,159,159,160,161,161,161,501-502.
责任编辑 李利克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7.013
K26
A
号]1004-0544(2017)07-0073-0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DJ041)。
鞠健(1963-),男,河南潢川人,法学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