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容量对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准确度、复杂度和流利度的影响
2017-03-07周兰
周 兰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1 引言
工作记忆的概念是Baddeley & Hitch(1974)基于短时记忆提出来的。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具有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处理两大功能,在言语理解、问题解决、推理和学习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产出(Mc Cutchen,2011;火敬 王琦,2011;易保树 罗少茜,2012;Kellogg 2013)。目前,国内大多都是研究工作记忆与听力与阅读的影响,而研究工作记忆与产出的比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工作记忆容量对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1、工作记忆是否影响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总体水平及准确度、流利度与复杂度?
2、书面产出的准确度、流利度与复杂度是否存在竞争效应?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江西某高校34名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8岁在21岁之间,以他们大一下学期的期末成绩为参考,他们之间的英语水平没有差异。他们分别参加操作广度测试与说明文测试。根据被试的操作广度的分数将被试分为三组:高容量组、中容量组和低容量组。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Unsworth(2005)的操作广度测试与说明文写作测试,写作测试分别从准确度、流利度、复杂度这三个方面测量。
准确度:正确的T单位与T单位之比(EFT/T)
流利度:T单位的平均字数(W/T),句子的平均字数(W/C)
句法复杂度:句子的平均长度(MLS),T单位的平均长度(MLT)
所有数据输入SPSS.20进行分析计算。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工作记忆与写作的总体水平、准确度、流利度及复杂度的关系
Table3-1 工作记忆与写作的总体水平、准确度、流利度及复杂度的关系
从表3-1中可以工作记忆与写作的总体水平没有相关性,(r=0.314,sig=0.070),工作记忆与准确度也没有相关性,(r=0.-298,sig=0.087)高容量,中容量组与低容量组没有差异性;与流利度的部分指标相关,与W/T(r=0.428*,sig=0.012),与W/C不相关(r=-0.222,sig=0.207),高容量组的流利度明显高于低容量组的流利度;与句法复杂度中度相关,MLS(r=0.445*,sig=0.008),MLT(r=0.428*,sig=0.012),高容量组的句法复杂度明显高于低容量组的句法复杂度。这与Yi & Sun(2013)研究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他们研究工作记忆与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与句法复杂度、流利度相关,但是与准确度没有相关性。但是与易宝树、罗少茜(2012)的研究结果完全不一致,在他们的研究中,工作记忆与准确度有相关性,但是与流利度、复杂度没有相关性。但是在Bergsleithner(2010)的研究结果部分不一致,工作记忆与准确度、复杂度高度相关。
3.2 流利度、准确度与复杂度的竞争效应
准确度与流利度的指标部分(W/T)呈负相关(r=-0.345*,sig=0.046),W/C(r=-0.136,sig=0.442);准确度与句法复杂度(MLT) 呈 负 相 关(r=-0.345*,sig=0.046),MLS(r=-0.289,sig=0.097);流利度与句法复杂度呈正相关,W/T与MLS(r=0.752*,sig=0.000)及MLT的相关性分别为(r=1.000*,sig=0.000),W/C与MLS(r=0.520*,sig=0.002)及MLT的相关性分别为(r=0.607*,sig=0.000)
4 结论
工作记忆与写作的总体水平、准确度没有相关性,与流利度的部分指标相关,与句法复杂度中度相关。
准确度与流利度可能存在竞争效应,准确度与句法复杂度存在竞争效应,但是流利度与句法复杂度不存在竞争效应。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被试的人数,而且可以同时测量被试的母语与二语的工作记忆容量。
[1] Bergsleithner,J.M.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L2 writing performance[J].Ciências & Cognio,2010(2),2-20.
[2] Lu,Y.Cognitiv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hinese EFL learners’ L2 writing performance in timed essay writing.(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Georgia State University.Atlanta,2010.
[3] 易保树,罗少茜.工作记忆容量对二语学习者书面语产生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4),53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