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2017-03-07郭正茂
杨 剑,郭正茂
1 提出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强调,城镇化建设要“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层次、结构及功能于一体的复杂动态系统[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合理规划对居民体育活动热情的激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载体作用,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其公共体育空间的合理配置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活力的展现以及城市功能的强化均具有重要意义[2]。
已有研究主要将“人均占有率”“城市覆盖率”等作为城市空间(如公园绿地等)的评价指标[3-6],而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评价也仅停留在部分数量指标上[7-8],未能反映城市空间分配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反映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近年来,部分学者将“空间可达性”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邻近法、缓冲区分析法以及网络分析法等考究城市空间的服务范围[9-12]。此外,还有学者将人口指标引入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规划的研究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如尹海伟等[13]利用总人口、女性人口以及外来人口比重等数据计算城市公园需求指数,探究城市公园布局的合理性;江春燕等[14]利用城市公园服务人口、服务人口比以及服务面积比等指标研究城市公园服务的空间差异性;余柏蒗等[15]利用人均可达绿地面积的指标,量化评价上海市外环以内公园绿地布局的公平性。但根据人口数据分析城市空间服务水平的研究,大都基于行政区位(如社区、乡镇街道、居委会)进行,难以反映行政区位内的指标差异,即每一行政单元内部人口分布并不均衡,通常存在很大差异,而隶属于各自行政单元的居民的行为,特别是体育行为是自由的,其决策也是不断变化的,人到公共体育空间的行为不受行政单元的限制[16]。因此,基于行政区位分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是不精确的,如某区域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达到该区域面积的40%,但可能有近80%的居民集中在该区域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内;反之,某区域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面积达到该区域的80%,但也有可能只有不到40%的居民集中在该区域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内。因此,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评价应结合更精确的人口分布数据——实有人口数据[17],细化到具体位置进行深入探究。
评价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水平应兼顾公平与效益[18]。基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考察公平性问题本质上就是探讨空间区位的配置问题,即通过合理的城市空间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居民享用到公共空间带来的益处。(1)从配置的数量或面积上讲,合理的城市空间配置应当具备最大化的服务范围;而从配置的效益上,合理的城市空间配置应当具备最小的服务盲区。(2)由于人口空间分布存在不均衡性,评价城市空间配置的公平性也需结合服务范围以及服务盲区内的人口密度。(3)不同规模、类型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对象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还需依据相关标准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分类,划定不同的服务范围。
为此,本文提出一套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体系,包括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和服务盲区等指标,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上海市中心城区实有人口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上海市中心城区按不同公共体育空间等级进行划分,分析每一个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面积、服务人口、单位面积服务人口、人均面积,以及整个研究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面积、盲区人口、盲区人口密度,实现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评价的定量分析。
2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2.1 指标筛选
在全面考察国内外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相关文献,以及国外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19-21],列出影响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的关键因子,对各因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使用频率高、具有代表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指标,并征询有关专家意见,最终形成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2 指标权重确定
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即层次分析法(AHP法)结合专家咨询,确定准则层权重及各项指标权重,步骤见图1。
图1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基本步骤
2.3 指标标准化处理与评价
由于各指标的数据具有不同的纲量,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无纲量处理,即“标准化”处理,消除原始指标单位影响,标准化公式:式中:B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为原始观测值;y为该指标的平均标准值;n为调节指数。当x为正向指标时(即指标值越大,评价结果越好),n=1;当x是负向指标时(即指标值越小,评价结果越差),n=-1。B分布于[0,1]之间,值为1代表该指标达到标准水平,值越小,代表该指标评价结果越差。
通过指标层各指标加权加和计算得到准则层各指标,准则层各指标加权加和计算得到目标层定量评价指标值。为确定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所处的等级及改进方向,参考国内外指数分级方法,提出5级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定量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3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
为科学合理地定量分析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本文以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考察其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研究区域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具体为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区域,研究区域总面积约660 km2。研究数据包括2015年上海市行政区划数据、2015年上海市实有人口数据和201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数据。
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数据由上海市体育局提供,是在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实地抽查,对有变化的部分数据进行更新,数据包括公共体育空间的名称、位置、录属单位和实用面积等(见图2)。
图2 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分布图
上海市中心城区实有人口数据由上海市公安局提供,数据包括常住人口姓名、居住地址和其他信息。研究中,将每个实有人口居住地址精确地定位到门牌地址,并以100 m×100 m划分栅格,呈现空间数据,统计每个栅格内的人口数。研究区域内的实有人口约1 373.0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2.079 4人/km2,人口密度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3.2 研究方法
根据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体系,采用GIS技术的栅格配置分析方法,计算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及服务盲区[22-23]。
首先,按照公共体育空间的等级把整个研究区域配置到不同的公共体育空间中,无法配置到任何一个公共体育空间的区域则为服务盲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等级的划分依据学者蔡玉军[24]的城市体育空间划分结构(见表3)。其次,通过GIS技术的栅格配置分析得到每一个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服务人口、单位面积服务人口、人均面积,以及整个研究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面积、盲区人口、盲区人口密度,据此考察整体研究区域以及每一个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水平。配置分析利用ArcGIS Desktop中的Cost Allocation功能[15]和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遵循的“就近”原则[25]实现,因此配置分析基于以下假设: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采用就近锻炼原则,即居民首先选择最近的居住小区级体育空间进行锻炼;若500 m范围内没有居住小区级体育空间,则选择最近的居住区级体育空间进行锻炼;若1 000 m范围内没有居住区级体育空间,则选择最近的乡镇街道级体育空间进行锻炼;依次类推,直至选择5 000 m范围内最近的城市级体育空间进行锻炼。
表3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及其服务半径
具体分析步骤:(1)以500 m为服务半径,对研究区域内所有公共体育空间进行配置分析;(2)以居住区级体育空间为源地,以1 000 m为服务半径,对上一步没有分配的空白区域进行配置分析;(3)以乡镇街道级体育空间为源地,以1 500 m为服务半径,对以上2步都没有分配的空白区域进行配置分析;(4)以区县级体育空间为源地,以2 500 m为服务半径,对以上3步都没有分配的空白区域进行配置分析;(5)以城市级体育空间为源地,以5 000 m为服务半径,对以上4步都没有分配的空白区域进行配置分析;(6)将以上5步的结果叠加,合并居住小区、居住区、乡镇街道、区县以及城市级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得到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划分图(见图3);(7)从研究区域中减去所有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得到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盲区(见图4);(8)将每个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及服务盲区与实有人口数据进行叠置分析,获得每一个公共体育空间服务人口、单位面积服务人口、人均面积,以及整个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面积、盲区人口、盲区人口密度等。
图4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区范围-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4 结果与分析
4.1 基于指标体系的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定量评价
根据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上海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值为0.77,处于II级上游水平,表明上海市公共体育空间整体服务水平较高,服务面积适当,受众人口较多,服务人口密度适当,人均面积较大;服务盲区覆盖率较低,盲区人口比例较小,盲区人口密度较小(见表 4)。
4.2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分析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是衡量城市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见图4)。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划分图-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可直观看到特大型城市每一个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其中栅格值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编码相对应。
结果显示:不同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人口数为0.097 5~23.097 5万人不等,呈差距悬殊的态势;单位面积服务人口为0.58~592.11万人/km2不等,也呈现不均衡的现状。其中,服务人口多的公共体育空间多为服务半径较大的城市级体育空间,如上海游泳馆、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以及地处人口稠密区域的区县级体育空间,如江湾体育场、虹口体育场、普陀体育中心;部分公共体育空间附近常住人口稀少,如漕河泾开发区公共运动场、高东镇门球场等,服务人口在1 000人以下,且单位面积服务人口也较少,均在1万人/km2以下;还有一些公共体育空间面积小且位于人口稠密的区域,如济阳公园公共运动场、北蔡镇公共运动场、南浦大桥公共运动场和花木公园公共运动场等,单位面积服务人口均达到300万人/km2以上,承受较大的负荷(见表5、表6)。
表4 上海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结果
表5 特大型城市服务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公共体育空间-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特大型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空间面积栅格图显示,研究区域内人均公共体育空间呈现核心集中、边缘分散的态势,尤其是靠近外环线的区域,如研究区域东北部、东部,黄浦江沿岸区域人均公共体育空间面积也较大(见图5)。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特别是市中心,人口稠密,新建大型公共体育空间不现实。因此,城市规划部门可以考虑新建或扩建小型公共体育空间,以提高人均公共体育空间面积。
4.3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分析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划分图,可直观看到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盲区,其中栅格值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编码相对应(见图6)。
表6 特大型城市单位面积服务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公共体育空间-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图5 特大型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空间面积栅格图-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图6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范围-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面积与人口数量显示:服务盲区总面积为145.26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2%,这可能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基层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欠缺所致[24],服务盲区面积较大的为浦东新区(80.22 km2),占该区域面积的28.47%,宝山区(25.01km2)占该区域面积的30.94%,而这2区域也是服务盲区面积比例最高的区域;服务盲区总人口为203.89万人,占研究区域总人口的16.02%,服务盲区人口最多的为浦东新区(60.88万人),占该区域总人口的18.78%,静安区(27.22万人)占该区域总人口的20.60%,其中服务盲区人口比例较高的区域为闵行区和宝山区,分比为28.61%和26.45%(见表7)。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人口密度分布图显示:服务盲区平均人口密度为1.403 6万人/km2,低于中心城区平均人口密度(2.079 4万人/km2),说明总体上研究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内的人口分布相对稀疏;从服务盲区内人口分布来看,整体呈现不均衡的现状,具体为中心人口密度大,四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态势;从人口密集区域来看,相对集中的区域共有5处,分别为普陀区东南角、虹口区顶端、徐汇区顶端、黄浦区中部和浦东新区中上部,这些区域大多为老城区,房屋密集、人口聚集,但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分布较少,因此,这些区域应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根据居住区,新建或扩建小型公共体育空间,满足居民体育需要,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见图7)。
表7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面积与人口数量-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图7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人口密度-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5 讨论
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颁布以及城市空间科学扩展背景下,特别是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供应不足与居民体育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合理规划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6-27]。因此,能够提出一套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有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规划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满足特大型城市居民体育需求的基石。目前,国内外对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鲜见,但对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的评价和规划已经比较成熟,如陈雯[28]构建了公园绿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包括可达性、服务覆盖率、服务重叠率和人均享有可达公园面积等;陈永生[29]提出了包含社会效应、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城市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体系;梁颢严[30]用建设用地见园比和社区见园比2个指标评价公园绿地分布合理性。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的研究,研究方法也不断更新,如统计指标法、费用距离法、引力模型法等[31-34]。本研究基于空间区位和空间关系的视角,借鉴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定量分析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充分考量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自身属性的基础上,包括特大型城市自身发展特点以及空间扩展模式等[24],选择使用频率高、具有代表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指标,并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初步构建了包含服务范围和服务盲区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确定准则层权重及各项指标权重(见表8)。
以往研究中,根据人口数据分析城市空间服务水平的研究大都基于行政区位,即在行政单位内部考察城市空间服务水平,但每一行政单元内部,人口并不是均衡地分布其中,人到公共体育空间的行为不受行政单元的限制[16],因此基于行政区位分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难以反映行政区位内的指标差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的精确性也会受到质疑。本研究将整个研究区域按不同公共体育空间等级进行划分,打破了行政边界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水平评价的准确性。
表8 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基于特大型城市实有人口数据,体现了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的原则[35]。研究发现,研究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服务人口存在不均衡的态势,其中服务人口较多的公共体育空间多为城市和区县级体育空间,这是由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特征——层次性决定的[36],即体育空间等级越高,其规模、吸引力、专门化程度就越大,景观性也越好,而低级体育空间主要是满足居民日常体育需求,当居民怀有更高的体育需求时,就会选择到更高层次的体育空间参与体育活动[37-40]。因此,特大型城市相关部门应重点加强高层次体育空间建设,保持、提高这些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发体育用品超市,完善周边交通设施,充分满足居民各种体育需求。对于服务人口较少的公共体育空间,如乡镇街道级体育空间,相关部门应充分挖掘其潜力,如定期举办相关赛事、引进先进锻炼方式,依据自身特色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对单位面积服务人口压力较大的公共体育空间,进行改造、扩建,提高人均面积,与此同时应坚持公平、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原则[25],完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优化组合,与就近单位面积服务人口压力较小的公共体育空间形成联动机制[41],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从而减轻其服务负荷。
6 结 论
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和服务盲区等,可用于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评价的定量分析。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精确到居民门牌号的实有人口数据,从实证角度论证了服务范围和服务盲区指标在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整体服务水平较高,定量评价值为0.77;(2)研究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范围方面,江湾体育场服务人口最多,为23.097 5万人,济阳公园公共运动场单位面积服务人口最多,为592.11万人/km2,人均公共体育空间呈现核心集中、边缘分散的态势;(3)研究区域内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盲区方面,服务盲区总面积为145.26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2%,服务盲区总人口为203.89万人,占研究区域总人口的16.02%,服务盲区平均人口密度为1.403 6万人/km2,低于中心城区平均人口密度(2.079 4万人/km2)。
本文中,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盲区指标可以反映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益性问题,能够为新建公共体育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单位面积公共体育空间服务人口数以及服务盲区平均人口密度,可以反映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是否拥挤或者浪费,能够为已有公共体育空间的扩建或者新建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设计提供决策依据。此外,本研究将公共体育空间按城市级、区县级、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进行划分,打破了传统行政边界的限制,增强了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评价的准确性,为特大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评价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定量研究手段。
[1]杨剑,郭正茂,季浏.中国城市体育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6):461-467.
[2]蔡玉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4.
[3]李博,宋云,俞孔坚.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4):618-624.
[4]荣冰凌,陈春娣,邓红兵.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1):33-37.
[5]JIM C Y,CHEN W Y.Assess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 of air pollutant removal by urban trees in Guangzhou(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8(4):665-676.
[6]MAROKO A R,MAANTAY J A,SOHLER N L,et al.The complexities of measuring access to parks and physical activity sites in New York City: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2009,8(1):34-56.
[7]魏德样,王健.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动态发展的特征分析:基于全国体育场地“五普、六普”的数据挖掘视角[J].体育科学,2017,37(2):16-27.
[8]寇健忠.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4-20.
[9]ROSA D L.Accessibility to greenspaces:GIS based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planning in a dense urban context[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42(7):122-134.
[10]侯雪,米文宝.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10):1640-1643.
[11]杨天荣,匡文慧,刘卫东,等.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布局[J].地理研究,2017,36(3):441-452.
[12]于伟,张鹏.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3(1):89-94.
[13]尹海伟,孔繁花,宗跃光.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J].生态学报,2008,28(7):3375-3383.
[14]江海燕,周春山,肖荣波.广州公园绿地的空间差异及社会公平研究[J].城市规划,2010,34(4):43-48.
[15]余柏蒗,胡志明,吴健平,等.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对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定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7):871-879.
[16]方昕.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活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4,26(2):5-8.
[17]吴鹏森.大城市实有人口管理的难点及其破解:以上海为例[J].人文杂志,2012(5):169-177.
[18]魏琳,廉涛,何天皓,等.上海市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评价:基于公益开放时段的实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48-54.
[19]何立,石慧.我国历次体育场地普查指标体系及普查信息的对比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2):198-202.
[20]尚力沛,程传银.我国第6次体育场地普查指标体系变化情况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2):109-113.
[21]谢洪伟,赵克,张红艳,等.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J].体育科学,2011,31(11):12-20.
[22]潘云鹤.GIS中基于“栅格技术”的栅格数据矢量化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13(10):895-900.
[23]邢超,李斌.ArcGIS学习指南:ArcToolbox[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4-58.
[24]蔡玉军,邵斌,魏磊,等.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现状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J].体育科学,2012,32(7):9-17.
[25]杨剑,郭正茂,季浏,等.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体育空间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特征的联动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6):104-109.
[26]刘国永.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体育科学,2016,36(12):3-10.
[27]闫梅,黄金川.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39-1050.
[28]陈雯,王远飞.城市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2009,32(4):373-377.
[29]陈永生.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7):105-108.
[30]梁颢严,肖荣波,廖远涛.基于服务能力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J].中国园林,2010,26(9):15-19.
[31]尹海伟,徐建刚.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71-76.
[32]朱耀军,王成,贾宝全,等.基于GIS的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可达性分析[J].生态学报,2011,31(8):2290-2300.
[33]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29(3):1554-1562.
[34]OH K,JEONG S.Assess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s us⁃ing GIS[J].Landscape&Urban Planning,2007,82(1):25-32.
[35]孙松青.试论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J].理论学刊,2005,142(12):61-63.
[36]蔡玉军,邵斌.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3):38-42.
[37]蔡玉军,邵斌,魏磊,等.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理想模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5):432-436.
[38]王茜,苏世亮,苏静.社会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重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65-69.
[39]丁冬梅,赵扬,范安辉.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现实境遇与对策:一种人口地理学视角:以重庆主城区为案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1):82-87.
[40]毕红星.“点—轴系统”理论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6):29-32.
[41]刘偲偲.基于GIS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空间特征分析[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