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生物学实验教学思考
2017-03-07杨世平梁华芳刘慧玲
杨世平+梁华芳+刘慧玲
摘 要 虾蟹类生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深入学习虾蟹类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习性和幼体发育等基础知识,是专业课虾蟹类增养殖学的基础。根据虾蟹类生物学的特点,为虾蟹类增养殖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打好基础,探讨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虾蟹类生物学;实验教学;虾蟹类增养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145-02
1 前言
虾蟹类生物学实验是虾蟹类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起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提高整个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虾蟹类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高虾蟹类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2 存在的问题
研究型、综合型实验比例较少 广东海洋大学开设虾蟹类生物学实验课程共有8次(16学时),其中5次为验证型,占62.5%,包含虾蟹类形态结构,各器官、组织的解剖及观察,对虾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组织结构特征、各期幼体形态特征的观察,以及各器官、组织的解剖和观察,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综合性实验较少,且主要涉及虾蟹类分类检索,无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机械性观察和记忆,加上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而枯燥,学生不易体会该课程的学习意义,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考核方法不完善 该课程的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和标本鉴定考试,没有考核具体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是将直接观察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形态特征,通过生物制图或文字描述在实验报告上。由于实验课程内容多,时间有限,实验报告通常安排在课后完成,导致部分学生通过临摹课本、网络上的图,或者参考其他学生作业来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难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高低,甚至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课程考核中实验课程占比较少,造成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标本保存中存在的问题 动物标本能真实地展现动物的形态和构造,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们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学生能通过实物标本去体会课本内容,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因此,生物标本在教学中过程中至关重要[1]。但虾蟹个体普遍较小,分类特征也相对较小,多次观察过后,难以保存完整。如虾类头胸甲上的沟、刺、脊等结构,学生在观察时需要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感受结构差异,自然就会造成某些特征的磨损,不能很好地展现动物特有的形态结构。而有些标本是较为稀有的,无法及时补充。
另外,标本制作过程中往往采用福尔马林或酒精浸泡,浸泡后标本的原有颜色容易褪掉,不能真实展现动物原有的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抽象,无真实感。
3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实验课程单独设课 将实验教学隶属于理论课之下,会影响教学质量,在其他生物学教学中也存在[2]。将实验课单独设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单独考核,符合应用型学科的教学需要。实验课考核时,应着重评价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课堂表现等情况。这种考核制度下,学生会提高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学习实验技能技巧[3],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广东海洋大学已启动该项工作,新的教学大纲已独立开设虾蟹类生物实验课程,期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增加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内容 虾蟹类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大多是单向授课的课堂模式,学生仍然采用聽课、做笔记、复习和考试的模式,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研究型、综合性实验,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若干综合实验,如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宿舍或实验室养殖虾蟹,养殖过程中观察和记录虾蟹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从而使学生提早体会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在其他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4]。
扩展验证型实验内容 在验证型实验中,可以结合科研和养殖生产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实验内容。如在内外部形态结构的观察时,可以增加对虾病害发生后内外部形态结构会如何发生变化的内容,展示相关部分图片,从而让学生体会该课程的重要性,也会主动掌握跟未来养殖生产、科学研究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操作方面,可以增加如对虾血淋巴抽取方法和血细胞观察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形态结构观察后,要求学生归纳物种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如对虾类步足和游泳足结构不同,如何理解结构的差异与其功能和生态适应方面的关联。
改进教学方式 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进行实验目的、意义、基本方法、步骤等讲解,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学生很少会主动思考各步骤的合理性,不利于综合能力培养。因此,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在具体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前,进行短时间的讨论,再进行实验难点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随时进行针对性、启发性的指导。实验结束时,布置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讲解和讨论。整个过程由学生主导,包括提问、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进行演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如虾蟹内部形态观察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示范标本的模式,在进行观察的同时,完成标本的制作过程。为了完成标本的制作,需要详细知道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进行细致的操作。又如在以往的分类学实验部分,实验教师习惯将已分类好的实验标本提供给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结束后再进行分类保存。如果将提供给学生的标本混合,由学生进行观察、分类,并交由教师确认后保存,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配以PPT、照片、视频等多种辅助措施,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标本的完善 针对标本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有关措施来弥补和解决。首先,如果发现标本确实存在磨损,无法继续使用时,立即补充或更换。其次,在标本制用前多角度拍摄实物图片,并对物种的分类特征进行特写,以图文的形式与实物一起提供给学生。在图文中还可提供物种分布、生态习性等内容。学生在观看浸泡标本时,结合实物图片,既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种的特征和分类地位,也可减少观察浸泡标本的时间,降低福尔马林等浸泡液对人体的危害。最后,参考医学标本制作技术,通过现代技术,制作塑化标本[5]或3D打印标本,延长标本的使用寿命。
培养高素质的实验教学人员,推进实验室的开放和创新 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包括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克服过去由于实验队伍人才不足,实验教学主要由教师主导的弊端[6]。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实验教学人员,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人员作用。目前,通过人才培养,广东海洋大学实验人员中很多是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们也均具备独立开设实验课的能力,实验室可以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开放措施,包括实验人员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政策的调整。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情况下实行预约式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或爱好进行实验内容的巩固学习或开展创新性实验。
4 结语
虾蟹类生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是教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教学改革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摸索,才能得到适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获得教师、学生和社会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飞燕,虞莹莹,余晓霞.生物标本在生物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14):24-25.
[2]贾桂康.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44-245.
[3]卢祥云,张燕萍,勾影波,等.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四川动物,2007,26(3):709-710.
[4]苏桐,王嫣,石耀华,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基础课引导性教学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90.
[5]刘起颖,程明亮,冯培勋,等.生物塑化标本技术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5):
571-572.
[6]关瑞章,罗桂玲,李丹.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6(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