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聊书,优化群体阅读效果

2017-03-07梁文菁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期

梁文菁

【摘要】近年来,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兴趣低、量不足、范围窄、环境差”的状态。本阶段,学生受同龄人,尤其是班级学伴的影响远超于教师和家长。基于以上两点,以“团体动力学”理论指导群体阅读,采用“课堂聊书”的形式,开展初中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促进阅读个体的分享交流,以团体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最终实现群体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课堂聊书;群体阅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在应试压力的影响下,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都侧重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看似对考试“无用”的课外阅读,大多选择了“靠边站”的忽略,又或是“喊口号”的重视。事实上,大量的课外阅读,才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抛弃功利的应试教学方式,以课堂聊书的形式,在班级中开展群体阅读交流,增强阅读的内聚力,最终促进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发展。

一、应用团体动力,开展群体阅读

团体动力学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团体内聚力,团体压力与團体标准,个人动机和团体目标,领导与团体性能,团体的结构性。该理论的应用性是它的突出特征,研究团体动力学,是为了促进团体的功能,发挥团体的作用。结合初中课外阅读现状,我们尝试把团体动力学理论应用到课外阅读课堂模式的实践。笔者把团体动力学的五个方面内容应用到以班为团体开展的群体课外阅读中,下表展示了两者的对应关联:

从表格可得,团体动力学理论应用到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是把学生的阅读行为从个体转化为群体。个体阅读行为具有随意性,在阅读量、阅读范围和阅读深度上难以估量。群体阅读就是利用团体动力效应,让学生在某一个时段里阅读同一部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适当形式在课堂上开展个体交流,达到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提升读后思考的目的。

群体阅读课与常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更自由随意的交流环境,而非教师严格按照教案走教学程序。课堂定位以学生为主体,聆听真实的阅读感受,注重阅读的审美功能和人文性质,建立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而非定位在该作品的讲授。基于以上特点,群体阅读课可以运用课堂聊书的形式。

二、开展课堂聊书,实现深入对话

聊书和教书,都属于群体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课堂聊书目标内容的非功利性。二是课堂聊书中,看似松散的教学组织下教师的引导和个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前者是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性质决定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收获精神愉悦,而非压迫感和任务感。因此聊书课堂,应该是自由随意的话题交流,而非考试要求的技术性、简单性和工具性的知识培训。后者是由“聊”的本质决定的。“聊”是不同对象间闲谈。谈,就要有不同的个体和交流。既然闲谈,就无须环环紧扣的教学步骤。教师只需提供话题、引导、点拨,不应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权威。

要实现群体阅读的有效性,课堂上可以聊点什么呢?

(一)聊点图像

阅读过程中,最能激发阅读个体兴趣的,是作品的情节。通过阅读文字,精彩跌宕的情节在个体头脑中转换成情境画面,在心理上产生图像构建来协助理解。这也正是文学作品引人入胜之处,文字能引发想象,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阅读者走进作品,实现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不仅再现文本构建的场景,还融入了阅读者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实现对文本的再加工。

课堂聊书中聊点图像,能够激发学生的聊书兴趣,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聊图像能够帮助“图像化”能力较弱的学生形成这种自觉。通过不同个体的发言,它能够帮助、唤醒能力较弱的学生进入构建画面,锻炼该部分能力。

色彩、图像,能够给阅读个体带来强烈冲击,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鲜明个性的聊书内容,能令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在群体的交流当中激发、促进,从而突破个人阅读相对封闭的局限。

(二)聊点疑惑

安徒生曾说过“当我在为孩子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由此可得,不同年龄阶段,阅读个体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初中学生阅读文学,必然因智力活动、生活体验、心理特点等因素,对作品产生不同的疑惑。组织课堂聊书时,不妨让阅读个体谈谈在阅读过程的疑惑。对群体里相对集中的疑惑,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个体思考。同时课堂上对部分疑惑采取开放态度,敢于留疑,做好记录,鼓励他们在不同年龄、不同时间重读作品,触发不同的阅读感受。以《朝花夕拾》为例,学生在阅读后会有较多疑惑,如:

《无常》半懂不懂,是不是与封建迷信有关?

《狗猫鼠》中为狗猫鼠大费篇章,肯定有更深用意,应该是把它们当人写,但是太隐晦,不太明白。

《无常》写的是鬼神,作者语言中带有讽刺,肯定是借此表达一些意思,但不明白。

……

以上的疑惑看似各异,但都集中在《朝花夕拾》显著特点:思辨性和批判性。教师针对这部分疑惑,引入《朝花夕拾》部分篇章的议论句以及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后再重读解惑。

(三)聊点生活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形象生动地反映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经历,更在于能跨越时空,对现时的阅读者给予生活中所需要的引导和影响。课堂聊书其中一个内容和目标,就是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结”。

一些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果仅停留在聊情节聊图像,未免会让学生觉得欠缺热情,欠缺思维的提升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感受到它并不仅是特定时代下特定生活的反映,就要有意识地构建它与现今生活之间的“联结”。例如《安徒生童话》,学生在学龄前就对其故事情节非常熟悉,以《丑小鸭》为例,我们用以下聊书话题,建立童话虚构与生活现实的“联结”:

某种程度上,你觉得自己和丑小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表现在哪些地方?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嘲笑、鄙视丑小鸭的母鸡、猫、鸭子那样的人,你有没有也充当过这样的角色?

有人说,丑小鸭最终成为天鹅,根本原因是它本来就是天鹅的孩子。你认为这个结论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丑小鸭,你会选择留在鸭群还是出走?

课堂上以话题开始“联结”引导,能够唤醒学生的意识,文学作品确实存在虚构,但它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通过聊书,阅读个体可以实现看生活,看自我,同时也看群体中的同辈,让学生明白到,在课外阅读的路途上,他们并不孤独。

(四)聊点共性

课堂聊书往往以单本阅读(某一部作品)为切口,围绕该作品进行群体阅读的交流,但在聊书内容中,可以通过设置话题,从单本阅读向同类阅读辐射,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类似的话题,就是围绕作品的共性,建立从单本作品阅读到同类作品阅读的关联。在群体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单本作品进行了分享,同时也获取了与该作品相关的新作品信息,激发阅读新作品兴趣,把握同类作品的阅读方向,扩大课外阅读面。

三、展开聊书流程,探索课堂实践

“聊”随意自由,让课堂聊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它会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导读——阅读——交流——延伸。笔者以《朝花夕拾》的完整聊书设计为案例,进行相应说明。

笔者设计该案例的立足点,一是抓住该书的特点(难,有特定的時代背景);二是设计了创意表达活动,调动阅读兴趣;三是与现实生活相联,体现了阅读经典的意义。

课堂聊书,目的是营造集体阅读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在设计活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定出相对的聊书话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有相对稳定的流程。同时,立足于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和感受,鼓励他们聊出心声,稍作点拨。教师无须把名著讲深讲透,把读懂读透的机会留给未来,留给学生。

四、结语

课堂聊书,是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初中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应用,目的在于开发同辈群体资源。借助课堂聊书,让阅读个体之间相互影响、改变个别学生的阅读和思维惰性,在聊书流程下实现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阅读回归到阅读个体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思索。最终改善阅读生态,让学生广泛阅读,深入阅读并爱上阅读,收获人生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

[2]丁丽娜.初中生与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杨华云.用聊书拓展语文教学模式[J].江西教育, 2010.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