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带动语文课飞翔

2017-03-07王华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审美探讨语文课堂

王华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理解美,发掘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此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初中语文每一篇课文,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闪烁着美的光芒。如果失去美,语文课堂就犹如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理解美,发掘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了美感教育,和学生一起去做美的使者。

一、巧设导语,为学生创设美的境界

在讲《陋室铭》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一户人家,其父病逝,儿子为父写墓志铭。其文为“我父生前坏事做尽,人人共愤;死后必将下十八层地狱,遗臭万年。”这样的墓志铭行不行?学生哄堂大笑,纷纷答道:“铭”是用来称颂功德的,这样的可不行。我说:“是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看看他是怎样来赞美他的陋室的。”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寻找美的兴趣,也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做了铺垫。又如在讲《论语》时,我为了激发学生寻美的火花,就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呢?生有的回答牛顿,有的回答哥白尼。我给学生一个提示,他是中国人。一生回答:孔子。我说:“太对了!”孔子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是美的使者,把中国古老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之美传给了世界,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语》。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探索美的兴趣。

二、饱含激情,引导学生步入美的殿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一举一动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授课时,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学生就会随着教师互动;如果教师呆板,一成不变,那么课堂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无波无浪。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你的课堂,提不起一点兴趣。一篇经典之作,其美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处处可寻。“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此时情绪不够”。教师讲课只有充满激情,才能打动学生,只有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才能吸引学生在美的殿堂徜徉。

教师的激情,首先体现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上。好的范读,会让学生再现文章中的画面,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我借助动情的朗读,动情的手势,动情的分析,让学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郁的感情氛围中,有的学生留下了动情的泪水,不由自主地赞叹父爱的伟大,美点就这样被抓住了。在教《海燕》一课时,我则用精心选择的一段音乐,配以慷慨激昂的朗诵赢得了学生的喝彩。我又领着学生共同读,然后师生分角色朗读,更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教师的激情,再次体现在美的体态语言上。授课时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甚至服饰,都直接影响学生对美的捕捉。在上课讲到兴奋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那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的动作,《安塞腰鼓》中忘情敲鼓的动作,《社戏》中“开船”的动作,我都是边讲边演,学生也上台表演,使整个课堂情绪盎然。同学们沉浸在美的欣赏感悟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师的激情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要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为了让学生寻找美之花永不凋谢,我善于运用表扬鼓励,时常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寻美热情。对一些學困生,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每次期末考试后,我都要给进步较大的同学发一个奖状或小礼物,写上鼓励的话,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欣赏语文之美,创造语文之美,增添信心。

三、形式多样,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怎样使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而不是无精打采,就需要我们教师采用多样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授课形式要多样。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的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能够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比如我在教《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做PPT设置了几幅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水墨画似的小山、氤氲的温泉”等等,把这些画面配到课文的朗读上,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如在《斑羚飞渡》一文教学前,我先设计了斑羚飞渡的动画,从直观上给学生以震撼,再读课文会更深刻的体会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采取牺牲一半而挽救另一半的悲剧美。

课堂活动形式要多样。教师在授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 式——探究,交流,表演,汇报。如在《故宫博物院》一课中,学生先自主学习,结合课文内容, 参照书后的示意图,了解故宫的整体布局和建筑。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美点追踪法,请一个学生当“导游”,领着其他同学参观“故宫”,“参观者”提出问题,“导游”解答,有的“导游”结合自己提前准备的材料,讲解的非常精彩,被同学誉为“最佳导游”。采用这样的活动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还激发他们学习说明文的热情。

总之,以美为境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创造生活美,成为一个高雅的人,这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大胆创新,集思广益,就会让语文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让美带动语文课飞翔。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审美探讨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