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助学提纲”的有效性
2017-03-06张志科
张志科
“助学提纲”,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提纲。具体地说,是指教师在课前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一种学习方案。
一、根据课标确定课堂的目标
制定出学生学习的三维目标,并使目标在学案上呈现出来,同样也是依据课标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应转变原来的教材观念,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材即知识”的观念是错误的,应把教材看作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把教材看作是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构建的一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引起学生的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构建,而不是让学生完全接受知识。
二、充分依据课标和重点难点,以利于自主学习
对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及呈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提纲式、问题式、活动式等。所设计的问题应当重基础,解决本课”是什么”的问题,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学生结合学案中的预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在自主学习结束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的流程就是完善提高和自我巩固,达成目标的过程。
对合作探究部分的设计可以用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出来,或问题,或角色扮演,或活动设计等,设计的问题就应该有所拔高,解决本课“为什么”的问题,达成本课的目标,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开放性,探索性,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方便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学会合作,在讨论中提升自己,完善他人,达到共赢的目的。
对质疑释疑部分是一个空白的设计,课前无须预设,但教师一定要认真备,只有让学生质疑了,然后师生再能共同释疑,所以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设的,但它处理的程度却取决于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助学提纲编写的过程中,要避免环节只讲程式化,选题只讲随意化。自主学习环节,要对学生的自主研读课本和把握基本知识点具有指导性,要教给学生具有学科特点的自学方法;小组合作环节能够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疑点进行设计,必须具有讨论的必要性;展示反馈环节要能给大多数学生展示的可能,基础性要强,题例要少而精;拓展提升環节要能使本节所学用到生活中,或是知识技能的拓展运用,或是方法和情感的提升。
三、在教学实施前,设计适合的导入方式
或许有人认为导入新课对助学提纲教学是不必要做的,没意义的,也有人觉得开门见山的方式最好,比如“我们的这节课学第5课”,“这节课讲试卷”,“这节课复习第二单元”等类似的一步到位的导入语言,最能把学生直接引到所要进行的内容上去。但我们是否发现这种类型的导入一开始就压抑了学生的激情呢?无论是平时上课也好,还是讲公开课也好,教师设置一个最能快速让学生激情高涨的导入方式,为自己的导入设计几句既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领悟整体学习目标的语言,从身边的一个场景,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能够吸引学生听觉的一首歌,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几副图片,甚至从个人的才艺展示,同学们的才艺入手,从而迅速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由要我学边为我要学,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扬帆起航。这样才真正能体现“助学”的意义。
四、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检测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让学生做题,可以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活动,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注意学以致用这个原则,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生的应用程度的高低既体现出我们这节课生成性的高低,而通过这种课堂达标的引入也能给学生的反思提供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
实现以上几点,“助学提纲”教学就会出现一些好的变化,逐步发展成为理念先进、实践高效的教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