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品课堂回归生活

2017-03-06饶小雯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邪教垃圾生活化

饶小雯

当今,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回归生活呢?

一、正视现实,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确确实实回归到生活中去,充分考虑到现实生活对学生的影响,从学生生活实际从发,密切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确定合理的,能灵活的反映现实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目标体系,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切不可千篇一律,或制定笼统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主题三课题一《反击邪教法轮功》时,通过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法轮功?法轮功为什么称作邪教?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伤害?我们为什么要反击它?如何反击法轮功?因此,我通过列举一系列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迷信害人的事件让学生从中了解法轮功,激发学生对法轮功的憎恨,从而产生反击之情。考虑到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除了让他们抵制和不参加邪教活动外,还提出除自己家人反击抵制外,还需要通过宣传说服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抵制反击邪教法轮功。作为本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了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时又全面落实,因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细节入手,激趣导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有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背景入手,用活生生的事例,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比如教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主题三课题一《反击邪教法轮功》时可这样导入,先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导入新课,“同学们是不是知道或者听说过法轮功?都知道些什么呢?”而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获得更多的答案。这样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人入胜,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很好的依据。

三、灵活生动,丰富形式

新课改倡导“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民主、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多样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使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能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主题三课题三《生活中的垃圾》时可采用一下的教学形式:

1. 先让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垃圾,以画画或照片等形式带到课堂,与同学分享成果;

2. 画出自己家的垃圾种类,布置垃圾墙;

3. 说一说在家里爸妈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的;

4. 小组合作将自己家中的垃圾带来,分一分,说说那些有用,哪些没用;

5. 带领学生将废品放在回收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直接感知,使他们对生活实际有一个具体、全面、正确的理解,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

四、回歸生活,夯实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此外,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生活,社会规范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同样以《反击邪教法轮功》为例,在讲解法轮功对人的伤害时,所举的实例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选取事例时,发生的时间最好是近几年;发生的地点同样越近越好。总之,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多元考量,分层评价

思品课教学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必须采取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考量,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表现,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注意评价内容的多项化。评价的内容除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以《反击邪教法轮功》课题为例,在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不能单单从其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突出,考试成绩是否优秀来衡量,还应从多方面去考察。如是否将反击邪教的情感传递给身边的人?是否有抵制邪教的行为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

猜你喜欢

邪教垃圾生活化
盘点2022年世界邪教劣行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垃圾去哪了
远离邪教要幸福就要奋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倒垃圾
张健的传销邪教
倒垃圾
邪教与宗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