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教学六法

2017-03-06何莹娟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父与子画风评析

何莹娟

2015年下学期,我听了老师们不少节次的课,语数英美术皆有,其中不乏新意,耐人寻味。虽说教无定法,但还是有迹可循的,我试着归纳出创新课堂的“六法”。

一、围绕“关键词”展开教学

【教学片断】《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在地震这种大灾大难面前,父与子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课文的最后一句做了概括,请大家齐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这句话中,关键词是哪一个?

生:了不起!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与子!我们围绕“了不起”三个字来品读课文。

【观课评析】既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我们就需要思考:一是怎么解读这个例子?二是考虑学生学情,通过什么方法途径,让学生理解这个例子?三是通过学习这个例子,学生获得哪些知识与能力?四是学生的学情现状,学习之后的拓展延伸方向在哪里?

二、围绕“空白”延伸教学

【教学片断】《清平乐·村居》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词,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幸福的味道?

生1:“醉里吴音相媚好”,他们俩恩恩爱爱地喝酒谈笑,很幸福。

师:老夫妻略带醉意,互相打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来“相媚好”,互相打趣一下吧——

师:老头子,瞧你的脸都喝红了,真是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啊!

生:老婆子,你雖然有了些皱纹,可在我眼里还像年轻时那么漂亮呢。

师:哈哈,我们都老了,真的是“白头到老”了!

生:老伴儿,你看我们的儿子们真是既勤快又孝顺。

师:是哟,看!三儿子在剥莲蓬,要孝敬我们吧。

生:我们干一杯吧,祝贺一下孩子们都长大了!

师:真是让人羡慕的“夕阳红”情景,多么和睦、多么温馨!

学生美诵《清平乐·村居》。

【观课评析】通过理解、想象与吟诵的结合,拓展了诗词的外延,使教学活动有了张力。正如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所指出的:反复吟诵的时候,对于文章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成了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三、乐于放飞学生“想象力”

【教学片断】美术课《奇思妙想》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奇思妙想是本节课的主题,人类因为想象力而不断进步,可见想象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下面,我要考考大家的想象力。

给每一位学生发学习纸(每位学生拿到的图案都不一样,图案是黑白奶牛身上花纹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给黑白奶牛的花纹加上几笔,想象成另外的内容:物品、植物、动物、人物……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可以了。

生:动手添加,有的画成茄子,有的画成人脸,有的画成小猴子……

【观课评析】:在林教师的美术课堂里,她是一个很好的引领者、组织者,她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室里做到了“双主体”的有机融合,学生的“想象力”像放飞的风筝一样越来越高。

四、勤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

【教学片断】五年级1班《学会看病》

师:听朗读,用一句简洁的话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发言。

师:(投影母子对话)请同学们朗读母子对话,归纳这段母子对话讲的是什么。

生:儿子感冒了,母亲让他自己独自去看病。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严格、无情、严厉、不近人情、不照顾孩子……

【观课评析】学生在老师的引领组织下,自主概括,朗读对话,思考辩论,陈述观点,无论是阅读活动,还是拓展辩论,都做到了主线贯穿,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解放孩子们的思想,这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去熏陶、渗透,并坚持去做。

五、细微之处见“功夫”

【教学片断】二年级5班复习课

李老师的这节复习课,如同一弯溪流,清浅而明快,他的教学环节很简单,折射的是他平常工作中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

(1) 听写生字词语,同桌互助订正;

(2) 找出生字表第二单元的多音字,带领孩子们书写认读、组词说话,老师相机板书,二年级的小朋友不用老师提醒,自觉书写。

【观课评析】李老师的课堂不喧哗、不急躁,从容淡定,听者感觉清爽明白,学生学得踏实到位。下课时我巡视学生的记录,发现没有写不好的,即使是班里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也是写得很完整。李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书写训练要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作业过程中,点点滴滴去坚持做:一是书写态度要专心,二是心手同步要熟练,三是平时训练要坚持。

六、吃透课标“巧搭支架”

【教学片断】二年级3班《画风》

第一环节:读课文

师:刚才小朋友们有滋有味地朗读了课文,读得很流利,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要是你们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就更好啦!

投影句子: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师:谁认识这个长得像水珠滴下来一样的标点符号?

生:我认识,这是感叹号。

师:带着感叹的句子谁会读呀?

生纷纷举手,朗读。

……

第二环节:读懂课文

师: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位小朋友怎么画风的呀?

学生发言,但是要讲明白怎么画风的,语言表达还有些困难。

师:看来大家心里明白,要怎么才来讲明白呢?我们试着这样来说一说,会不会清楚一些?(投影出示:风来了,风把吹起了,风藏在。)

【课后自评】低年级小朋友学习标点符号,往往是一个简单的认知环节,而《画风》的教学则巧妙地搭支架,将标点符号的学习和课文朗读的指导融合,并进一步与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结合,使得儿童始终处于朗读与认知合一,学习与运用合一,这个过程重点在于儿童的学习体验,所以小朋友专注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第二个环节的教学,在儿童表达受阻,心里有话口难开的时候,老师又一次搭建支架,提供一个简洁有效的表达方法:“风来了,风把吹起了,风藏在。”显然,这个支架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及时有效的。

猜你喜欢

父与子画风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父与子
你没见过的“极简”画风
有趣的父与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画风
不走寻常路 拥有独特画风的VR设备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