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017-03-06陈少文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塑料袋教师应德育

陈少文

为推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农村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注,注重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心理,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点基础课程,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全面育人,从而促进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以下,笔者就对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一、深入教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据调查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多是按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编制的,且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为在农村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前,教师应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德育内容,认真钻研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小学数学“动物餐厅”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以故事导入课堂:“动物世界新开张了一家餐厅,听说今天餐厅里来了很多客人,小猫和小狗洗盘子都忙不过来了。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同学们请你看一看是小猫的盘子多,还是小狗的盘子多呢?学生答出小狗的多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那是不是就意味著22比19大呢?”以此引出“100以内数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

二、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面对抽象、逻辑性强的部分数学知识时,通常不易、甚至无法理解。这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与接受德育效果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请景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并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讲到小学数学“厘米”“测量”等教学内容时,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尺子、绳子等工具,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桌子有多长”这一教学情境,如:“同学们,相关部门关爱我们的成长,准备为我们的换上新桌椅。但是他们不知道应该给我们准备多长、多宽的桌子,你能测量自己的桌子后告诉他们吗?”学生得出测量结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请你看看自己的桌子,有没有乱涂乱画、破坏桌面的现象?如果你有了新桌子之后你会怎么做呢?”

三、开展活动,在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离不开教学活动,而德育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课堂。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渗透相关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如“统计”这一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为学生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的体验,可以初步的了解统计的意义,并会用简单的方法去收集、整理数据。教师在讲解完这一教学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庭塑料袋使用统计”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家里一天或一星期所用塑料袋数量、功用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之后做出统计。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班级家庭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多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统计之后可以为学生讲解塑料袋的危害,让学生自由分析与讨论,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四、榜样促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思维与认知发育不成熟,且模仿力较强,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针对这样现象,在农村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影响并促进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应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如:教学中不迟到、不拖堂、不早退;生活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然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另外,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倡导家长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在无形中恪守规则、遵守纪律,促进学生人格修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学生与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

猜你喜欢

塑料袋教师应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是一个塑料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个塑料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