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脏土

2017-03-06茅今道

北京纪事 2017年1期
关键词:箱子胡同垃圾

茅今道

在老北京话里没有垃圾这个词儿。垃圾叫什么?脏土!您听着是不是觉得纳闷儿?其实40岁以上的北京人,大概都知道脏土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老北京人把垃圾叫脏土呢?因为那会儿的垃圾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内容。当时的垃圾以煤渣和炉灰为主,煤渣和煤灰不就是“脏土”嘛。

我小的时候,倒脏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劳动”。那会儿,家家户户都把这个“光荣任务”交给了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孩子象征着家庭的未来,把这活儿交给孩子干,有倒掉晦气,迎来好运的意思?

那会儿的北京人为什么每天都要倒脏土呢?因为老北京人有讲儿:脏土不隔夜。老北京有个习俗,家里当天的脏土(垃圾)是不能过夜的。因为脏土(垃圾)是属于日常生活淘汰的东西,这种东西本身属于肮脏物,带有一种晦气。老北京人认为家里撂着这些肮脏的东西过夜不吉利,会让家人得病。所以当天的垃圾必须当天处理掉。

正因为北京人有这个讲究,所以才有在午夜(子时)前,把当天的脏土倒掉的规矩。现在的北京人早已经不讲这些了。当然,如今的人们也不把垃圾叫脏土了。

小的时候,我喜欢刨根问底。有一次,我问我姥爷:“为什么脏土过夜会不吉利呢?”

老人家瞪了我一眼说:“窝头不吃,撂馊了给你吃,你愿意吗?”

他大概是怀疑我偷懒,不愿意倒脏土,所以并没直接说。但我想这其中也许有弃旧迎新的寓意吧。掸掉灰尘,迎接新一天的开始,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美好心情吧。

当时胡同里的平房大杂院,装脏土用的是木头箱子。这种箱子是长方形的,高有30多厘米,两头带把儿,便于两个人抬着走,人们管它叫“脏土箱子”,一般的日杂商店有卖的。

那会儿,几乎每户人家都备有这种箱子。当然,家庭人口简单的,会和街坊伙着用。一个院里,常有两家或三家合用一个脏土箱子的情况,倒脏土轮着来。

这种脏土箱子流行了10多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嫌这种木制的脏土箱子倒着费事,干脆改使用旧了的铁桶。有的家庭图省事,直接用破了底的洗脸盆代替,木制的脏土箱子也逐渐地被淘汰了。

大一点儿的胡同,都有倒脏土的“点儿”(垃圾站)。小一点儿胡同,是几条胡同合用一个倒脏土的“点儿”。

所谓的倒脏土的“点儿”,就是在胡同里汽车能掉头,比较宽敞一点儿的地方。这种“点儿”,别说没有围墙,连个标志都没有,但胡同里的人都知道。

倒脏土的时间通常从晚上七八点钟,一直到次日凌晨。环卫工人拉晚儿把装脏土的汽车,一般是解放牌大卡车,拉到“点儿”上,环卫工人便开始往车上撮脏土。

运脏土的环卫工人用的是长把儿铁锹。这种铁锹非常宽大,一下能撮起许多土,过去运沙子、运土、运煤都用这种铁锹。因为大如木板,所以北京人叫它板儿锹。用板儿锹往卡车上撮脏土,需要有把子力气。

那会儿,还没有“环卫工人”这个词语,一般说运脏土的工人,往往用“抡板儿锹的”来替代。这些“抡板儿锹的”多是二三十岁的精壮小伙儿,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很大的一堆脏土,不到半小时便全撮上了车,而且不留痕迹,第二天根本看不出来是堆脏土的地方。

我小的时候,特喜欢看这些工人往车上撮脏土。记得“抡板儿锹的”有个姓张的小伙子,个儿有一米八多,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人们都叫他张大个儿。

他撮脏土,愣能撮出花样来。板儿锹在他手里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锹一锹的脏土往车上撮,那动作像演杂技。他属于“人来疯”那种人,看我们这帮小孩瞅他的“表演”,越加来劲,并且故意做出鬼脸儿逗我们。

张大个儿为人仁义厚道。有一年,胡同里的沈大妈把手上的戒指,跟脏土一块儿倒了。这戒指是老太太的结婚念物,丢了,让她着了大急。她带着儿子闺女撅着屁股在脏土堆里翻了一个晚上,手指头都抠出了血也没找到,自然十分痛惜。

大伙儿都以为彻底没戏了,谁知两天以后,张大个儿把这枚戒指送到了沈大妈的手上。原来他在垃圾场一点一点翻找了两天。大妈当然万分感激张大个儿,但给他什么他都不收。

張大个儿在我们这条胡同,抡了两三年板儿锹。后来我上中学,看不见他了,心里难免有些失望。

跟别人一打听,原来他在头年干活儿时抡板儿锹失了手,那板儿锹把一个过路的行人给开了瓢儿,他从此改了行。

记忆中的脏土确实是脏。那会儿,家家户户的脏土都是散装,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塑料袋是何物,到商店购物多用网兜儿,许多东西也不带包装,所以脏土名副其实,除了炉灰,没什么废弃物。

炉灰肯定会扬尘,加上人们倒脏土的时候,直接就倒在地上。北京的春秋两季多风,赶上刮风,脏土便被刮上了天,有时跟内蒙古沙漠刮来的沙尘裹到一起,也分不出这些土是从哪儿来的了。好在那会儿北京没有雾霾,小风一吹,转眼间便土消灰散。

关于脏土,也有一些没有尘土的记忆。难忘的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北京胡同倒脏土的规矩是晚上8点到10点。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不让倒了。所以,吃过晚饭以后,家家户户便开始倒脏土。

当然,胡同里的人家不会按钟点整齐划一地去倒脏土,总会有人慢半拍,或者因为有事儿忘了这茬儿。每到这时,总会有邻居帮忙,替你想着这事,或者直接帮你倒了。

让我至今难忘的是胡同里有位70多岁的老爷子,每天总会在夜里10点钟差几分的时候,在胡同里来回溜达。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倒脏土喽!倒脏土喽!再不倒就明儿喽!”这吆喝声很像是卖煮花生或卖关东糖的。

寒冷的冬夜,北风吹得电线杆子“嗖嗖”地响着,沉寂空寞之中,老人沙哑的吆喝声在清冷的胡同里回荡,让人心里会产生出异样的情愫。

多少年了,每当我在夜里走到北京的胡同时,耳边还会隐约地响起那个老爷子苍老的沙哑声:“倒脏土喽!”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大一点的胡同开始建垃圾站,胡同居民晚上倒脏土的场景,也随之走进人们的记忆。当然,走进记忆的不只是倒脏土本身,连脏土这个词也消失了。从那时起,北京人已经管脏土叫垃圾了。

上世纪80年代,胡同居民告别了用煤炉烧水做饭的时代,家家开始使用煤气罐(液化气)了。到90年代末,胡同里的煤铺相继关张,人们想倒脏土都没地方找去了。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包装的多样化和塑料袋的普及,垃圾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人开始用塑料袋装垃圾,胡同里有了定点的垃圾站,各个居民小区都设有垃圾桶,人们倒垃圾也没有时间限制了。

进入21世纪,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许多老胡同拆了,胡同里的居民相继搬到了四环、五环以外的住宅小区,倒垃圾更方便了。日子过得滋润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了。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起,北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

倒垃圾方便了,垃圾处理也更加人性化,装运垃圾几乎都是机械化作业,张大个儿他们抡板儿锹的场景,早就是“过去时”了。

2014年,有单位在筹办“老北京胡同记忆”展览时,特意找到我。干吗?原来他们的展览,想增加胡同老北京人倒脏土的内容,但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找到一个原来胡同倒脏土用的木头箱子,只好让我给他们画一个,再找地方仿制。看来,倒脏土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箱子胡同垃圾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倒垃圾
一模一样的箱子
倒垃圾
领个箱子去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