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标准的“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实践探究

2017-03-06徐春妹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实践

【摘要】基于课程标准的专业课堂教学改变以往“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既给教学确立了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实施空间。以专业核心课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为例,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探究,聚集核心素养,关注全面发展,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课程标准;项目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7-0056-03

【作者简介】徐春妹,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中“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倡导的理念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围绕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突出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积极反映职业岗位规范和最前沿的技术要求,体现了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反映了“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专业教师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应改变传统“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偏重原理、轻视实践操作、忽视学生情感”的教育偏失,将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基于标准确立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为专业教学确立质量底线,并为专业教师教学实施提供弹性空间,让标准对专业教学实践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设计思路要紧贴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和职业发展,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单位,精选传感器典型应用案例为教学项目;各项目以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实验或安装与调试过程为路径,设计若干个学习任务,将传感器的结构、特性、原理、应用等有机融入学习任务。“工业电子秤实验”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一个工作过程为中心,将重量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等融入“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学习,在“互联网+”环境下跨界整合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学习任务、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学习情境、與生产实际对接的实践操作、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协作、实践、分享中建构知识。

一、基于标准的“工业电子秤实验”教学目标确立

教学目标源于课程目标,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到中职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聚焦中职生全面发展,关注核心素养,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知识、能力、实践、发展、安全、职业”六个维度的专业课程核心素养,形成一个系统、连续、有机融合的整体课程目标。“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在分析教材与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六个维度的可观察、可检测的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基于标准的“工业电子秤实验”教学组织实施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养成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使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教学组织需4学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项目实施在传感器实训场所的传感器系统实验台上进行,配备应片变、荷重传感器、检测仪器等“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所需器材(套/2~3人)。

2.为保证实验效果,对授课对象进行科学配置,实行“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30人,分为10组,每组1套实验器材。

3.将“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划分为三个工作任务:认识应变计及应变计的粘贴、工业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分析与选型、“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的安装与调试。

4.按照“工业电子秤系统工作分析→功能框图识读→电路原理分析→重量检测传感器的选型→‘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的安装、调试、维修”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活动。

5.学生按小组领取工作任务,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流程进行资料检索、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方案制订、工作计划安排、人员分工、具体实施、检查、展示、多元评价、报告撰写等。

6.项目实施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7.项目实施过程中高度融合规范操作、严谨求实、追求质量、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基于标准的“工业电子秤实验”教学评价设计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导向、教育与激励功能,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表2为基于标准的“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评价体系,在制订项目评价体系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接职业标准,及时引入行业、企业评价,围绕“知识、能力、实践、发展、安全、职业”六个维度的核心素养选取评价内容,制定评分标准,科学地确定考核分值、扣分细则等,总成绩=自我评价*20%+小组评价*20%+教师评价*60%,评价过程真实、客观,结果可量化。全方位、多元化的项目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商讨遇到的问题的改进策略。

四、基于标准的“工业电子秤实验”教学资源开发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由于实习实训经费等条件限制,学校不可能逐一购买不断更新的器件与设备,教师和学生也不可能经常到工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强调课程资源开发应注重企业生产实践现场的课程资源利用,把工业现场使用的各种设备,系统的运行、调试以及故障检测等作为教学资源案例。

以“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为例,教研组老师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设计基于课标的项目教学资源,开发过程包括“总体规划—编制脚本—素材收集—后期制作”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第一步,确立“工业电子秤实验”项目教学资源总体设计思想、资源内容、教学策略、制作人员;第二步,编写项目所需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脚本;第三步,根据前期编写的脚本进行素材收集,可从工业现场拍摄应变片、荷重传感器等重量检测传感器实际应用的照片、视频,也可从专业技术网站搜索相关应用资料;第四步,将拍摄到的资料进行图片处理、原理动画制作、工业电子秤的3D解剖、现场应用录像的后期制作等。

“工业电子秤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成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多角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学习效能。如工业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比较枯燥,教师设计了动画视频,动态化、形象化呈现工业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又如将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做成互动的仿真操作软件,让学生可操作、可演练;再如工业现场中电子秤的应用视频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看得见、可操作的工业场景,深化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认识与体验。教师则因为要与企业合作开发资源,所以要经常到工业现场去调研新型实用的仪器、设备,了解生产一线的技术与工艺,这有助于教师接受新知识、新设备、新方法和新理念,提高了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与教学能力。

“工业电子秤实验”是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可供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师教学借鉴。笔者希望以此案例抛砖引玉,启发更多的专业教师共同思考,在不断地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改进、突破、完善,使标准合理地落实到专业课堂教学中。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实践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