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式音乐治疗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7-03-06王琳
王琳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被过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包围,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程度不一的问题。音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声音,能够代替人们传递情感,减缓痛苦,使人的内心得到安宁。采取音乐治疗的方式帮助大学生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情绪智力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47-01
作為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情感,对人们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正式确立。有学者曾说过:“节奏和旋律有着最强烈的力量投入头脑,如果灌输的方式是适当的,他们可以采取渗透精美的心。”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音乐的巨大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手段就是接受式音乐治疗,依据治疗者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利用相应音乐使治疗者静下心来倾听,让他们情绪得到宣泄并获得成功感,这种简单的治疗方式比其他手段更具可行性,容易被敏感的大学生接受,也能够调节其不稳定的情绪,对于治疗者的自我信心和评价都有着促进作用。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的基本作用
音乐有声、情、意、速、波五种属性,这五种属性分别对应聆听、体验、领悟、同步和共振,他们是音乐成为艺术形式的重要媒介,使音乐成为多种感觉体验和感觉刺激形式,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构建符合内心情感的精神世界。例如,张华(被治疗者化名)是一名不擅长表达、有轻微自卑感的大一新生,在多次接受式音乐治疗中,他能够打开心扉,主动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忧虑,通过接受式音乐治疗,不仅转变了他的观念,也打开了他的内心世界,音乐成为他与外界的一种沟通方式,他比以前善于表达了,并且自信心也不断增强。
依据音乐不同的振幅和频率,会使体验者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在整个体验过程中,音乐通过刺激人的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引起体验者的血压、脉搏、脑电波等发生反应,达到改变大脑皮层的目的。大脑的下丘脑是人的中枢神经,是情绪的主导者,音乐直接刺激下丘脑,以同质音乐的内在体验调节情感,缓解人的紧张、低落的情绪,改善人的行为目的。大脑中的内啡呔是人产生快乐、激动和幸福的源泉,同时还能抑制负面情绪的产生。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倾听音乐可以增加内啡呔含量和提高脑太啡的浓度,通过音乐对大脑的各种作用,可以使人的精神焕然一新,情绪稳定,成功改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音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语言的交流,通过聆听者对音乐的感受,把各种各样的情感联系起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美国音乐治疗之父格斯顿曾说:“音乐的力量和价值正是在于它的非语言的内涵。”例如曾接受治疗的张华同学,鼓励安排他加入学校的合唱团,在合唱团里即使开始他不善言辞,但通过音乐的交流,每个人为了演唱出完美动听的歌曲而努力,拉近了张华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他的笑容变得多了,有时还会与同学开玩笑。这就是音乐治疗独特的价值。
二、接受式音乐治疗对情绪的影响
音乐能够帮助大学生调节不良情绪,使不满的情绪得到释放。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心理治疗中语言交流无法进行时,可以采取音乐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音乐能够适当地弱化或强化某些情感,使人的焦躁忧虑得到宣泄,用正能量充实宣泄过后空虚的情感。如果一个班集体的整体气氛很压抑,不妨在教室内放一些舒缓欢快的歌曲,把学生们带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在音乐中他们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了共鸣,也就有了共同的话题,这样班级气氛就会变得不同以往。
情绪和认知是辩证统一的,音乐能够影响情绪,情绪可以改变认知。有学者曾指出:“音乐能激发和促使创造思维的形成,很多不同事物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就通过音乐的形式被展现出来,对思维的创造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就可以促进大脑的全面发展,伴随音乐不同的节奏带动大脑从紧张到松弛。例如,爱因斯坦就喜欢拉小提琴,通过音乐找灵感,他的很多成就都离不开音乐的启发。爱因斯坦不是单独的个例,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他们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颇深,可见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创造力和智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把接受式音乐治疗纳入其中,将音乐与心理辅导紧密结合,利用音乐,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通过不断地交往和表达,促进自身成长,从而增强自信心,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野.接受式音乐治疗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焦虑的干预研究——以天津音乐学院为例[D].天津音乐学院,2014.
[2]张勇.关于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分析[J].明日风尚,2016(7).
[3]谭卉,刘峻峰.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