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尽情地“做数学”
2017-03-06王美娟
王美娟
“做数学”活动将从立足于学生需求、立足于教学的需求、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综合性、立足于生成性、立足于主体性这几方面开展,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综合能力。
1. 立足于学生需求
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许多小朋友打游戏、玩手机完全不用大人或老师教,他自己就玩得出神入化,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学生喜欢,内心极其需求,进而自己主动探讨方法。
在综合与实践中教材开发中,我们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如学生在做《“跷跷板” 让数学翘起来》这个活动中,要求设计跷跷板的平面图,老师还没有向学生传授比例尺知识,而是直接让学生讨论如何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产生了如何把一个跷跷板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的困惑,学生由困惑产生需求,由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学再到自觉应用比例尺的知识。
2. 立足于教学的需求
“做数学”不但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也要立足于教学的需求,为教学服务,进而综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否则就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做数学”活动设计中,我们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通过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不但要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要体现数学的价值。在《我是家庭小小营养师》和《小小秤 大学问》活动中,我们根据活动的内容和书本知识,分别运用了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知识;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方位图、路线图、统计表、对称图形、方程、比例和设计平面图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课本上要求学习的知识,学生通过“做”,体会到所学数学知识在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价值,真正做到了为教学服务。
3. 立足于生活
如果能与生活数学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发现所学的数学知识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他们就会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投入学习,自然数学的学习也会变得有趣、易学。“小管家”是书上提供的数学知识,学生学得没有兴趣,老师教得死板,特别是要反复地计算哪些菜的搭配才符合营养师提出的标准,枯燥无味。而我们进行了教材的再开发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营养午餐,计算哪些菜的搭配才符合营养,然后根据同学们的设计,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喜欢的午餐;学生在制作营养午餐时,需要自己亲临市场买菜,买菜要进行家附近的市场调查,进行市场调查时,我们要求学生了解家附近市场的方位和市场调查时的路线图,由此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上网查找资料,画出了家附近市场的方位图和市场调查的路线图,在“做”中巩固了位置知识,感受位置知识的重要性;在买菜中,学生要学会如何与商人讨价还价、如何计算菜的价格和比较菜的单价、如何挑选菜、买什么样的菜才符合营养、才符合家人的喜好;在做菜的过程中,要计算各种菜的热量、脂肪、蛋白质,以及如何做菜等等,在“做”中自学了许多的运算知识和运算的技能、技巧。
4. 立足于综合性
学科不是单一的,它是和其他学科知识相融贯通的,为此在“做数学”中,我们要立足于综合性。如在《我是家庭小小营养师》中,学生以自己家庭的食品支出和设计自己、家人喜欢的营养餐为线索,进行了家庭饮食花费调查与分析、家庭饮食所含营养调查与分析、家庭成员健康调查与分析、家庭成员所需营养调查与分析、家庭饮食购物点调查与分析、家庭饮食购物点调查与分析、设计家庭营养餐、学做营养餐、制作“我是家庭小小营养师”展板、讲解我是怎样成为“家庭小小营养师”、分享“营养餐”等一系列“做”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了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巩固了长方形、正方形知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方位图、路线图和统计表等的绘制,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展示中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做”的过程。
5. 立足于生成性
教师在设计了活动内容后,不应是一层不变的内容,应该是一些“动态的内容”,应根据活动的过程和学生的需求随时修改、增减“做数学”的活动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要放下身段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如我们在做《小小秤 大学问》中,学生在进行垃圾义卖活动中,提议利用废品自制的秤来称量废品的重量,我们觉得这个提议不但能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自己所做的秤的功能和作用,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我们及时增补了这一“做数学”的内容;同样让学生做“秤签”和用平衡的秤“找废品”等等都是在“做数学”中生成的资源。
6. 立足于主体性
为了更加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给予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数学”中,活动主题、内容、方法的确定,我都与学生商量着做,让他们为活动出谋划策,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学生自己开发出来的。如在设计活动课程中,我总是无法确定课程的课题,起了多个名字,都觉得不好,于是我想不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我公布了活动内容,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确定课题,当有学生提出“小小秤 大智慧”时,有的学生认为这不太好时,思佳同学马上脱口而出:“小小秤 大学问”!太有材了,全班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课题,标新立异,不但朗朗上口,还非常切合我们的活动内容。
在“做数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热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综合能力,学生收获颇丰。同时对这样的活动充满兴趣,充满期待,有的学生还追问我:“我们以后還搞这样的活动吗?”同学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也激励我今后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开发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尽情地“做数学”,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对综合实践教材的开发,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使开发的教材更适合本地学生的学情,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