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

2017-03-06黄贤浩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家长

黄贤浩

班主任担任着班级管理、引导和学习工作的重大责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指引者,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群体。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改革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在很多偏远的地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民主意识的班级让学生感到上学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思想禁锢的牢笼,让不少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

1. 教育方式的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处可见学生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观看各种信息,很多家长反映自己孩子过于早熟,却不知导致孩子早熟的因素究竟来自哪里。如果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不能找到学生思想冲击的来源,将大大影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不让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建立的因素。

承担过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应该知道班主任工作的不易和困难,难的不是思想教育内容,而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如何让学生从思想层面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基于此,笔者采取一种民主管理方式,采用平等交流、和学生做朋友的方式。有些学生偏执的思想可能已经根深蒂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教育的准备,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做好初中三年整个周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初一是学生思想认识最薄弱的时期,此时对学生宣传正确的思想内容是关键阶段,每周一次班会课,针对不同学生的情感、成长或观点困惑进行解读引导,利用平时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堂。初二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想法,但是出于青春期的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别人,这样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各样心理疾病,因此班主任更加应该增加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了解他们的心理成长状态以及动态,帮助他们及时分享自己的不开心和烦恼,缓解他们各方面压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初三阶段学生面临中考压力,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为每个人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制订属于自己成长的计划和目标。

班主任在思想教育工作上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立场和思想,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成长氛围,做他们思想建立道路上的领航者,引导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亲情观,在自身学业发展上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认清自身特长和优势,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为将来报效国家或自身生活的需要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人生态度。

2. 分层管理

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个人智力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班主任应该对其表示理解和尊重,不要因此瞧不起那些学生。学校的成绩只能代表一时成功,但是学习能力高低对今后成长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班主任站在学生成长的立场出发,应该通过对学生学业分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分层次的管理方式是为了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开管理,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笔者将所在班级学生分为三类,A类学生属于学习能力比较强,对他们的学习要求自然也会稍微严格一些,不仅要完成日常学习任务,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意识,让他们在完成学业过程中也能够实现综合能力发展;B类学生属于学习能力中等,对他们的学习要求稍微松弛一些,但是还是需要很好的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创新和创造活动中;C类学生属于学习能力比较差,但是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学到基本文化知识,还是要通过强帮弱的方式提升他们的文化程度。分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学生有所进步,就及时调整分类。现在唯一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应不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种分层管理的方式,告诉学生怕他们自尊心受到打击,不告诉他们怕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目前采取的方式是隐性教育。

3. 民主管理

所谓的民主管理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成立不同功能的管理部门。例如在笔者所在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设立了心理辅导部门、学业管理部门、生活辅导部门、技能开发部门,四大部门分别管理学生自身心理成长、学业发展、生活习惯养成以及综合能力提升功能,由学生自己完成管理和实施,班主任在此过程中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为他们提供实施的条件和环境,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完成自主管理工作。目前看来这种管理方式取得一定效果,例如在学校举办的放飞梦想技能大赛中,笔者班级学生在技能开发部门的引导下成功斩获学校冠军宝座,成为本学期最具创新精神的班级。班主任应该懂得放权和平衡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承担起负责学生思想和德育工作,保证他们思想上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激发他们无限发展潜力。

4. 建立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桥梁

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习惯、品性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类似上述对话中的孩子,就是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他們在家庭观念上出现偏差,因此建立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桥梁,有利于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为学生带来更加完善的教育内容。班主任应该将学校教育方式和思想内容与家长交代清楚,并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应该告诉家长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观点,比如: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适当鼓励孩子自信,但不能过度;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品质和意志是真正的好老师等。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逐渐长大,同时具有抗挫折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才。

初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独立想法,作为班主任已经不能像对待小学生那样用哄、骗或强制的方式进行教育,应该注重采用民主、自主、自由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轻松,让他们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一线班主任只有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才能不断创新和改革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