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2017-03-06
学分银行重在建立专业认证体系
熊丙奇在2017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学分银行的学分,存在着明显的高低贵贱。继续教育培训学分“最不值钱”,因为培训没有什么招生门槛,同时课程质量也缺乏保障;而全日制教育的学分“最值钱”。目前,我国非全日制教育(开放大学、网络教育)是承认全日制教育学分的,但全日制教育却并不认可非全日制教育学分。做到非全日制成人教育承认继续教育培训学分都有难度,更难让全日制教育承认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了。全日制教育不承认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学分对教师有多大意义呢?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实行计划招生、计划管理、计划培养和计划授予学位制度,没有权威、规范的第三方专业评价。由于全日制教育统一招生、统一授予文凭,因此其“地位”就最高;继续教育培训缺乏招生门槛,课程质量又缺乏评价、监督体系,因此其“地位”不高。不少在职人员参加培训只是被动完成培训任务。
要真正建立起学分银行,就必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起对教育的第三方认证体系。不论是全日制高等教育,还是非全日制继续教育,都应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根据其师资、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学生反馈等,评价其教育质量。如果不建立专业认证体系,学分银行机制难以真正建立。
选择课外辅导应有清晰定位和认知
路中林在2016年12月30日《南方日报》撰文指出:面对课外辅导业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人似乎忧虑多于欣喜。毕竟在全国呼吁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层出不穷的课外辅导,只是不断加重学生负担,让已取得的减负成果大打折扣。当然,当课外辅导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成了人人维持成绩所必须的“标配”时,更多学生及家长的确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借此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成绩。这两种看法显然都太过偏颇。
课外辅导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应灵丹,关键是通过上辅导班,学生能否有效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外辅导的初衷是查缺补漏——学校教学时间有限,而且一般采取大班授课,教师为兼顾不同学生需求,习惯采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知识;“兼顾”,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及时消化、吸收知识,长此以往,便会落于人后。为此,让这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辅导,在课外自行解决这些未及时消化的知识,便能后来居上。
选择课外辅导,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学习进度的清晰定位和认知上,必须清楚自己什么懂了、什么还不懂。即便是时下中小学生人人必上的“奥数班”,最初目的也只是让那些已掌握基本知识的学生,先人一步地学习此后的知识,从而养成高屋建瓴地理解数学的思维习惯。课外辅导业的继续发展,恐怕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然而,势头再猛,学生及家长也要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认知,毕竟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选择更能让自己受益。
培养学生较真精神是教育创新的体现
赵欧仁在2017年1月3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日前,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五年级小学生张秋实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语文教科书上一幅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知县着装应为青绿色而非紫色,图中官帽上下垂的帽翅也与历史不符。就此,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暂未收到该信件,不过,会就张同学反映的情况展开研判和探讨,如确实不妥将改进。文物专家在看图后称张同学所言有道理。
这则新闻体现出了多赢的局面。首先,人民教育出版社能够对同学反映的情况抱着从善如流的态度,体现了出版社应有的闻过则喜、知错必改的态度;其次,该同学这样的认真治学的态度,必然对今后的人生起到正面影响;当然,一旦差池属实并加以改正,得到实惠的将是广大的学生读者,没有将错误以讹传讹。
不独教材,这些年来,出版物的笔误乃至事实性错误不断出现。而与这种有失严谨的情况相随的,是无人细究,细究了也会被出版方找各种理由搪塞,从而使得我们的一些出版物陷入了“包装精良、谬误百出”这样鲜明反差的尴尬境地。久而久之,人們已经习惯了隐忍,或者说缺少了应有的探究精神。正因如此,张同学的这种较真儿精神才尤其值得我们思考。面对学生眼中神圣的教材,一个小学生能够经过调研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纠错本身又是一个严谨求学的故事,值得广泛宣讲。由此延伸到我们的教学上,其实也需要这种较真儿精神,需要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学生,才能避免我们的下一代只知死读书,而缺少创新精神。这些,无疑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家长的配合,从而让孩子们从小就有所见解,进而有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