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3-06石丹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石丹丹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一套适合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希望对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3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视。有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均值在20%左右,使得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医学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非常必要。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通过梳理目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发现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研究较多。如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认为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低于医学本科生和非医学研究生[1];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引起研究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是其本身的年龄阶段和所处的环境等,如环境引起的适应不良,学业压力、就业、人际关系婚恋及经济压力造成的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等[2];对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认为医学研究生应对压力的方式总体趋向成熟[3]。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1983-2013年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的710篇文献進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开始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相关对策和影响因素的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危机干预、模式研究、服务体系构建、课程建设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集中的有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研究生活动平台,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和预防体系等。[4]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第一,不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为研究生相对本科生比较成熟,没有必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第二,过分关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忽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仅强调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提高科研方面的能力,较少引导研究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第三,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侧重于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边缘化,本科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测,而几乎没有高校组织研究生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将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套用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然而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研究生基本享受不到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5]第四,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的探索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与本、专科学生的基本上是同一支队伍,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探索,使得开展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实际中发挥作用不大,不能有效帮助研究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6]

三、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

鉴于以上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和已有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 开展医学研究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

相对于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和管理,医学研究生日常管理不集中,大部分时间在临床实习,不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但医学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都是进行课堂教育,可利用入学第一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让研究生能够重视自身的你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能够一对一访谈,并将普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研究生导师及辅导员,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二)发挥导师在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医学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大多是跟随导师课题组或者在临床跟师学习。作为研究生教学的主体,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影响巨大,这样的影响力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导师在重视研究生学业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研究生导师纳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深入了解研究生个体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发现。

(三)加强医学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目前研究生辅导员管理的工作机制尚未统一,有的高校把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本科辅导员的管理统一归于学生工作部,而更多高校则把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工作明确归属于研究生工作部,甚至有的高校没有设立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配备的师生比例也缺乏统一标准[7]。要做好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必须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设立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及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四)建立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目前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频发,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对于研究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成立“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所在院系-研究生心理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六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

(五)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医学研究生学制长、学历要求高,除学习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大量的临床技能学习和实践,相比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另外,就业压力也是严重影响医学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医学研究生一方面担心找不到理想工作,另一方面也会担心工作中的医患关系紧张给自身带来伤害。这些压力都是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针对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及就业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团体辅导、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就业心理咨询、音乐放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研究生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来引导研究生关注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翠.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D].2014.

[2]赵冰,李骁宇,王倩.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Z].中国北京:2015,(4)..

[3]宋建.某高校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

[4]冯蓉,张彦通,马喜亭.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983-2013)的文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1).

[5]朱华,司文超.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

[6]赫艳杰.关于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5,(18).

[7]王左丹,刘邦卫.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