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效能 提高策略探索

2017-03-06张劼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学校德育德育工作

张劼

中学德育在学校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理念早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办学策略。但是在现实的中学德育工作中,“德育为先”的理念却往往停留在宣传报道中比较多,落实到学生教育上比较少。在学校德育工作上,普遍存在着“想的比说的多,说的比做的多”的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固然有诸多原因;但是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

一是升学压力造成的。尤其是高中残酷的升学压力,社会对学校上线率的片面期望,使得学校往往表面上强调既重德育,也重教学,但是实际工作中却重教学、轻德育,德育工作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往往只强调教学业绩,忽视德育绩效。使得教师尤其是非班主任教师不重视德育工作。

二是工作思路不清造成的。相对来说,学校做好教学工作往往有着十分清晰的工作策略。比如说,注重教学环节的落实,注重课堂效率的提高,注重学生偏科的矫正等等。而在做好德育工作方面,却往往只知工作的重要性,却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不能找到有效的抓手。

德育工作效能不高的两个主要原因中,第一个原因有其产生的深刻社会背景,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就不对此做出进一步讨论。但是,第二个原因,涉及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的策略,大有探讨的空间。

一、教师修身

重视阅读对教师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会提升教师的气质,使教师在修养、语言甚至仪表方面能够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使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教师在应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种种新困惑、新问题时,不再迷惘。

重视典型对教师的影响。“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要促进教师的自身修养,要对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评选、表彰,使学校形成风清气正的优良校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教师能够在学习和感悟中,体验职场幸福,提升职业道德。

重视评价对教师的影响。在评价问题上,不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既要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也不能总是让“雷锋”吃亏;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既要重视定量的评价,也要重视定性的评价。

二、科研引领

重视德育专家的作用。专家学者,往往都能够在一定的领域有所建树,有过人一等的见识。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姑不论“外来和尚”所念的“经”是否切合学校实际。但至少,外请的专家,会带来一些别样的观念,不同的思考,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有另一种角度的反思。

重视德育课题的作用。一个课题的研究往往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德育课题的研究也往往能够带动教师进一步思考学校的德育理念、总结学校的德育工作、提炼学校的德育亮点。充分发挥德育课题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梳理学校的德育科研成果,能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三、環境育人

在各级各类的评估推动下,许多中学都已经实现了高标准的校园硬件建设。在建设校园环境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校园环境中,由他律走向自律。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特别强调几个重要的理念:

以人为本。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场所,校园文化环境应该尽可能的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和人格塑造,使人如沐春风。

特色鲜明。每一个学校在办学的历程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学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充分发掘这些特质(比如说校训、学校办学理念、学校育人目标等),使校园文化环境,展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四、活动实践

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区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体验式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而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比如说,每个学校都有升旗仪式,这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文化活动,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可以将不同时期的国旗下讲话和当时的社会热点相结合,和当时的学校阶段性重点工作相结合,达到常规教育和专项教育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学校德育德育工作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