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7-03-06杨春君

课外语文·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探究

杨春君

【摘要】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读写结合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本文针对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读写结合是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字作为基础,以内容作为载体,设计与课文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写作内容,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为最终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之后明确指出,将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編写内容。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阅读环节,课文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将文章的写作方式、技巧等进行写作训练。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教学改革当中,并推动着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语文课堂,没有充分意识到对学生读写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语文的写作练习常常与教材素材不相符,使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完全脱节。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读与写,在教学当中缺少其中一环,那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很难有明显的提升。例如: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没有将语文写作融入教学日常之中,而是将语文教材文章的讲解与写作的课程分别进行讲解,使读与写成为了两个独立的教学个体,没有将读与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语文教学缺乏整体性规划

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仅仅考虑的是文章的内容,没有做到将读与写进行结合。所以,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的规划,有益于语文课程的系统推进。此外,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要求依据文章的写作结构、手法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求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结构等进行练习,要紧密与阅读课上学到的写作方式结合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方式完全被禁锢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教学中过分强调技巧的学习

由于现代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所以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利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读与写的课程应该是紧密相结合的,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慢慢引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总结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与写作方式,如果将文章的写作手法生硬地加入学生的写作当中,会对学生的写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这种传统的固定模式的写作应用,在教学中要加以改进,要让学生在写作自由的氛围中充分的对写作手法进行学习与创新。利用表达具体内容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切实的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三、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注重比较模仿,坚持讲、读、写的顺序

在初中之前的小学阶段,写作经常是以情境教学的方式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仿真的教学模式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读写结合的模式,也很容易被学生所采纳,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让学生对原文进行通篇阅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深意与文章语言的美,再让学生在美的基础上进行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基础上进行写作,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在语文教材中《爸爸的花落了》文章中使用的插叙的写作手法,通过爸爸的花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与爱。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文章中写作层次,将插叙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通过借助身边的事物来表达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要照搬文章的写作结构,要总结技巧,创新写作。

(二)注重写作创新,坚持先讲再读触发想象空间

初中阶段的写作培养,其教学目的更多是要求学生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控,对文章深入了解,明确中心思想,感悟作业的写作用

意。所以,在此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可以再锻炼中学生的新思维与想象创造力,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部分内容或结局进行改写、续写等。例如:对《桃花源记》的创新写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文章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写成一篇风景优美的记叙文,或者将《桃花源记》的结局再进行续写。这种创新的写作训练可以使中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某种程度上,使中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学习的热情,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不再觉得枯燥,对提升中学生的语文各项学习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发散思维

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中心思想、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方式等全面的理解上,还要更进一步的对写作进行探究,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要由浅至深,还要在情感表达能力上有层次的进行表达。这些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可在对课文的段落、语句、词汇中进行学习。在对文章写读后感或者命题作文时,可充分的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切忌要求学生对原文进行重复模仿学习,更不能被文章的写作方式所禁锢,在对原文的理解之上要有自己的写作想法,使学生有创新的思想,敢于想象,大胆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点。教师一定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切实培养好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阅读能力,指导中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解读。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是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充足的耐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利用现代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文学的魅力,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劲.读写结合——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2]刘妙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

[3]李正英.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分析[J].科技资讯,2015(29).

[4]吴太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读写训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探究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