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创业的虚拟和现实

2017-03-06金金沉阳

齐鲁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周流张鹏暴风

金金 沉阳

从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开始,“虚拟现实”一词开始出现在国人面前。两三年时间,从不懂VR为何物到商场中随处可见的VR游戏体验,VR产业快速成长。

根据《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从2015年初到2016年底,两年间VR产业的企业数量从200多家爆发到1600多家。另据清科集团旗下的数据库私募通,2016年国内涉及VR产业的投资超过145起案例,涉及金额44.34亿元人民币。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是VR进入2017年的写照。在刚过去的春节,VR直播在春晚上大放异彩,让人看到初春到来的迹象。但就在近日,早早布局VR行业的Facebook宣布关闭200家VR体验店,又让不少人直呼VR行业的冬天还未远去。

对于VR市场来说,2017年究竟是初春抑或冬天还未可知,但坚持到如今的创业者们却要在2017年继续自己的成长历程。

LONG VR创始人

周流:投资人眼中的死穴,MBA教材上的典型

财视传媒对周流的采访,约在了LONG VR的会议室里。刚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讲解着团队正在攻克的新技术——手势交互(2D)。

“以滑动和拖拽等手势取代点击完成交互……国内市面还没有这个技术,微软算是做了第一个手势交互的产品。”他耐心地解释着,字正腔圆,一点也听不出他是华侨。

11岁移民加拿大,毕业后7年4次创业,1年投资人经历,这是他的过去。

“通过创业实现强整合,纳入到未来MBA创业教材案例中。”这是他的未来。

28岁那年,他决定回国。周流没有直接创业。他先加入暴风,花了半年时间把暴风加油站做成子公司独立,完成了800万天使轮融资。之后又作为外部合伙人加入高维资本,专看VR、AR,看了200多个项目,只投了两个。

市面上所有的VR产品,用户都会吐槽很晕,周流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取舍,牺牲一点沉浸感,确保了小白用户用完第一次之后还能用第二次、第三次……

还是自己干吧。

2015年10月,LONG VR正式成立,定位就是“一款不晕的VR产品”。

然而大环境是资本寒冬,而且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资本寒冬。“VR行业本身属于很早期,并不成熟,开始由于暴风出了魔镜,故事讲得非常完美,资本市场炒作起来了,让大家觉得讲VR故事很容易赚钱。”

随后爱奇艺、乐视,华为、小米等大公司跟进,甚至一些房地产公司也在跨行业讲VR故事。暴风三十九次涨停,资本越来越热,上市公司积极做投资,财务机构紧跟,大家都在抢VR项目,都觉得有人接盘,导致投资过剩,不好的项目都被投了一大批。同时,VR行业的估值变得非常高。

2016年初,证监会叫停跨行业收购,这样二级市场的火就被扑灭了。同年4月,有媒体出了篇行业梳理稿,直问“这个行业这么早期所有环节都不成熟怎么赚钱?你就算投了天使,它能不能熬过两三年还是个未知数。”

投资人瞬间清醒了,恰好这个时候,又被VC泼了盆冷水。一大批项目死掉了,融不到第二轮了。于是,天使投资人回归理性,都不敢投了。

其实周流不怕天使投资人理性,怕的是他们的条条框框太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穴是“死穴太多”。

他拿徐小平举例,名校毕业、大公司中高管,愿意放弃高年薪回国创业,哪怕是一个人他也愿意投。大部分天使投资人都有一条:必须有合伙团队,不是能共患难的兄弟,也得是高中、大学同学。还有的天使投资人喜欢技术驱动,偏偏周流先做了产品。

“投资人有太多条条框框,创业者照凑就好了,这样就不好玩了。”对于这一点,周流显得有点忧郁。他理解的好玩是,我佩服你以前做的事情,你佩服我即将做的事情,投资人和创业者惺惺相惜,一拍即合。

“中国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太少了。”不过,周流也理解,传统生意起家的他们,会把传统生意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带到投资里来做评估和判断,保守的心态让他们倾向于投资稳赚不赔的“生意”,而不善于发现风险高的大独角兽。

“下一轮融资已经在洽谈了。”谈到更远的未来,周流说,“平均5年就能诞生一个上市公司,二十年有四次机会,做成四个上市公司,还有可能搭一个集团,所以现在讲太早了。”

借着这次采访,周流也想给创业者一些建议。他发现在中国如果想做一个平台型的独角兽,无非几类:

第一类是强资本,典型的案例是滴滴打车,资本选中谁和创业者本身没有多大关系。当然,创始人得足够聪明、足够能干。

第二类是强运营,最好的案例是微信,找好痛点和刚需,做好产品,运营手段高明,创造出让投资人无法抗拒的高增长的数据。

第三类是强创新,这类是投资人慢慢比较喜欢的。强创新包括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可能就是时间上有优势,技术创新有技术壁垒把时间成本给拉开,或许能做得更大一点。

第四类是强整合,滴滴、快的是从大到更大,而周流设想的更恰当的例子是从0到大,目前还没有看到案例。

周流想做第一个,通过自己的创业实现强整合,纳入到未来MBA的教材中去。“每件事情都有人干,而且一定有人比我做的更好,我为什么要从头开始?从创业的第一年开始,我就有一个能力,把竞争对手说成合作伙伴。”

雪豹VR CEO

张鹏:90后的白天鹅和黑天鹅

2016年12月末的一个下午,寒风刺骨,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雪豹VR CEO张鹏正在一块绿色幕布前倒腾着一台被三脚架固定着的DV,他告诉记者这是在测试直播,VR直播,他们刚开发了一款“打僵尸”的VR游戏,准备在直播平台上“秀一秀”。

2013年,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制造商Oculus在E3(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电子娱乐展览会)展示的高清版虚拟现实眼镜Oculus Rift震撼了在场所有观众。“当时在网上看了视频,真的被震撼到了,这个东西将来必火。”不过,在张鹏震惊之余,他没有像其他资深游戏爱好者一样,攒钱买设备,深度体验这种震撼,而是选择了深入了解和学习VR相关开发技术,在他看来,将来必火的东西,也一定有商机存在,赚到了钱,想买多少设备买多少,还需要每顿吃着窝窝头去攒钱?

很快,“虚拟现实”刮到了国内,以资本市场上暴风科技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概念股实现爆发式上涨,越来越多虚拟现实公司如雨后春笋席卷大江南北,在国内的一些展会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VR体验”。如张鹏预期的那样,VR果然火了,与此同时,因为较早介入这个领域并且学习了VR内容开发技术,张鹏和他的小伙伴凭借当时在国内特别稀缺的VR内容产品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很快他实现了当年的愿望,依次买入了市面上最成熟的VR硬件产品,当然价格也是不菲。

尝到了甜头的张鹏很快召集了以前的几个小伙伴开始了正式的VR内容创业,他们是中关村虚拟现实孵化空间的第一批创业者,也是能存活到现在的少有的几家VR创业公司。

“他们把整个市场都搅乱了”,张鹏口中的他们,是自2015年以来,国内VR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业公司,为了竞争,為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高价挖人、低价甚至免费出售自己开发的VR内容成了这个行业很普遍的一个状态。依靠出售VR内容赚钱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张鹏说,他有一种能力——总有办法赚到钱,因为他可以看到未来。在简单的作为展示用的VR内容已经一文不值的时候,张鹏和他的团队做起了专业的VR游戏,这也是他跟VR结缘的初始,在他看来,2017年将是VR游戏的爆发元年,很多平台已经进入到了内测阶段,而且这一次,他比竞争对手又快了一步。“我们做了自己的VR内付费SDK”,张鹏解释,很多VR游戏平台并没有给开发者开放接口,尽管这些平台早晚会开放,但为了确保快人一步,万无一失,他还是竭尽所能的做了准备。

“自从创业后,我时常感到焦虑”,张鹏说他也不清楚具体焦虑什么,为什么会莫名的失眠,他猜测大概只有创过业的人才可以体会。

两年前有一篇报道,讲的是马云、马化腾等诸多互联网大佬集体陷入焦虑状态,让他们焦虑的不是彼此之间的竞争,不是扩张的太慢,而是像马化腾说的,“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的本质就是更新,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你太老了。”他们时刻提防着从天而降一只黑天鹅,颠覆互联网,从而取代他们。

猜你喜欢

周流张鹏暴风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n ceramic raw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sktop LIBS analyzer
Competitive effect between roughness and mask pattern on charging phenomena during plasma etching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一气周流”理论与针灸补泻手法思路探讨
基于PLC控制的平移式自动门设计
202A暴风新影科技有限公司
政策出台,BFC暴风影院如何发展 专访暴风新影销售总监李晓志先生
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气周流新释
暴风来袭——2014交通行业特点回眸
从一气周流学说浅析中风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