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06苏敏

课外语文·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登高文本细读古诗词教学

苏敏

【摘要】鉴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功利化倾向,笔者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鉴赏古诗词,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必修3)的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为例,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鉴赏这两首古诗,体会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本细读;《秋兴八首》(其一);《登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绚丽瑰宝,它是一条时间隧道,带我们穿越到千年前的时空,与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共饮一江水,共赏一片景,与诗人把酒促膝,诗意无穷。但笔者在从事一线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文本解读程序化:语文教学受应试功利性影响,重视技术性 分析,如技巧手法、诗眼词眼、思想情感、答题模式等。文本解读浅层化:诗词语言简短凝练、含蓄蕴藉、尺幅千里,而大多数教师缺乏细致入微地解读,字词并未结合语境理解其深刻含义,而使学生不能把握诗中的深层意蕴。脱离文本随意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間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任何解读都必须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文本,天马行空。

细读的字面意义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笔者试图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秋兴八首》(其一)。

一、读标题

秋兴,就是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以“秋兴”二字可以读出本诗的学习目标即“秋天何景,抒发何情”。

二、读背景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P38注释: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两个关键词,第一是“流寓”,“流寓”即“漂流寄居”。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P49“有关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参军的小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第二个关键词是“夔州”(今重庆奉节),诗中所取意象多与重庆地相关,如“巫山巫峡”“江间”“白帝城”。

三、读诗歌

在古代诗歌里,尤其在古代词曲中,或出于篇幅的限制,或出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声律的需要,诗人常会打破通常的语言结构习惯,而灵活地进行语词的组合,或颠倒语序,或跳跃省略……于是形成属于诗歌所特有的一种凝练而含蓄的美,王安石把这类不合常规却能巧妙达意的诗歌语言称之为“诗家语”。要有效读懂诗歌需要“调整语序”“补充省略”“整合句意”。

“丛菊两开他日泪”,“丛”在此句中与下句的“孤”相对,应讲成量词“簇”。“丛”量词,簇。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两开”即第二次,“他日”即入往日,“第二次旧地见到簇簇菊花盛开,往日的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菊花”在古代诗作中经常出现,它既是幽人高士、坚贞高洁之花,更是感时伤怀之花。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

杜甫写《秋兴八首》的第二年,即大历二年(767)重九日在夔州登高时曾作: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本诗抒写作者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之慨。所以,杜甫又见丛菊盛开,就不免泪湿衣襟,意象的选择与情感的表达是相契合的。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尾联“催刀尺”指赶裁新衣,“寒砧”与“清砧”“暮砧”在古典诗歌中很常用。但是很多老师在解读时,都把“砧声”讲成洗衣服时捶打衣服的声音,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妥。

“砧”是捣衣石,一般为石制,古时制衣的料子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帖,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上,用木棒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引起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无尽的乡思乡愁。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也使用了“捣衣声”这个意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蕴之一。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登高文本细读古诗词教学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执教“登高”绝句及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