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理性思考

2017-03-06杨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杨霞

摘要:医学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关联数据、慕课等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教育的话题不绝于耳,互联网+的提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为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笔者基于此背景结合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现状,对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推进医学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

分类号:G25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72-04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Based on Internet+

YANG Xia

(Management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g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Internet+; 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1]。“互联网+”的提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国内知名的门户网站新浪、腾讯、网易等也积极参与“互联网+”的讨论,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连接更多未来的探讨不断涌现,事实上,“互联网+”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

医学文献检索课在高校文献检索课中是最具特色的。客观地说,医学文检课在高校各专业的文献检索课中是发展最快、水平相对较高的。与其他专业的文献检索课相比,医学文检课教学研究也是比较深入和具有专业特点的[2]。但在授课方式上有的仍采取大班上课方式,如新乡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这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如师生之间交互少、学生学习动机低、课程内容关注少、参与性不高等问题[3]。而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互联网+的提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为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因此笔者提出“互联网+”视阈下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发展思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互联网+”的提出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之后有关“互联网+”的探讨越来越多,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呢?

目前百度百科和搜狗百科都认为:“互联网+” 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4]。“互联网+”具有六个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具体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互联网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带来的创新形态演变,本身也在演变变化并与行业新形态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可以说“互联网+”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5]。

2 我国医学文献检索课研究现状分析

“医学文献检索”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是在社会和学科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型发展起來的。“文献信息检索技术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医学信息检索技术则是随人类的生老病死发展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技术。”[6] 1984年我国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高等医学院校90%以上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1990年,为了适应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成立了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该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从事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组织协作协调,以提高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的水平。教研会担负的任务有组织交流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经验,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学术思想;推动协作协调;组织编写有关教材及资料;举办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班。至此,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不断增多,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从无到有,不断深入。

笔者以“医学文献检索课”为检索词,“主题”为检索项在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上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经阅读审查,排除一稿多投及主题不相关文献,检索得出期刊论文298篇,会议论文13篇,学位论文8篇。检索结果的学科分布为: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277篇(其中信息与知识传播137篇,教育47,科学、科学研究11篇),医药、卫生30篇,工业技术6篇,经济1篇,这表明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探讨由于其教学的内容涉及信息传播、信息素养的培育等方面,多分布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和教育等领域,加之与医学内容的融合其又与医药卫生领域密切联系,信息技术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因此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相关研究分布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体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收录的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文献从1998年开始,发文量在20篇以上的年份(含20篇)有2001年、2003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此外除1998年发文量为7篇以外,其余年份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这说明从整体来看,文献数量起伏较小,且每年都基本有10篇以上的研究文献,呈现出基本平稳的发展状态,可见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依然是热点话题。

从表1可以看出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分布在超过20种期刊上,其中发文量在3篇(含3篇)以上的期刊有19种,共计发文量204篇,其余文献则零星分散在其他杂志如《中国科技创新导报》、《循证医学》、《图书馆学研究》等期刊上;发文量在10篇(含10篇)以上的期刊有的期刊有:《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医学信息学》和《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其中《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为2014年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所收录;发文量为5篇和3篇的期刊《情报科学》和《情报杂志》均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来源期刊。

综上所述,我国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从无到有不断深入,从整体来看,文献数量起伏较小,呈现出基本平稳的发展状态,其研究主要分布在信息与知识传播领域、教育和科学研究及医药卫生领域,体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从发文期刊的分布看研究比较分散,但其中又不乏高质量的期刊如《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情报杂志》和《情报科学》,这说明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研究还未深入。

3 “互联网+”视阈下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理性思考

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的环境下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整合,针对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中专生等各类人员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和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文献计量分析与综述类文献等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引起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新思考。

2015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畅谈“互联网+”,极力推进其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互联网+”顿时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那么对于中国教育领域,“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7]。医学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关联数据、慕课等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教育的话题不绝于耳,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医学文献检索课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面对“互联网+”,教育领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一边是互联网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的火热场面,一边是互联网授课模式“只是听说过”的冰冷场面,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保持一份冷静,笔者提出“互联网+”视阈下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理性思考。

3.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体验,即开发的产品一切围绕用户展开,只有客户满意了产品才算成功。用户体验对教育而言是以人为本,强调管理的人本性、学习的体验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坚持“学生为主体”,避免漠视学生的“教师主宰”[8]。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医学院校对在校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各大院校早已将该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9],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学生的科研和学习能力,应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因此,医学文献检索课就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爱情与人生”作为一家专注于为当下中国人在婚恋、亲子问题上遭遇的各种困境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的机构,运行8年来一直以线下工作室的形式运作,成绩平平,通过分析中国人的需求及对待精神病的心理准确定位,借助腾讯课堂的平台迅速成长,步入正轨,网络课程常常有超过几百名学生上课。2010年5月,“雅思哥”因在网上免费提供大量关于雅思考试的资料,得到了网友们的这一昵称。随着粉丝量的增长,“雅思哥”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用户,但怎么找到这些用户是个难题。最终他们选择了腾讯课堂这个平台在“考雅”这个独特的“小众群体”中,“雅思哥”成了隐形冠军,蹚出一条独特的“互联网+教育”之路[10]。

醫学文献检索课针对目前上课人数不高,教学效果不强的问题,要学习雅思哥和“爱情与人生”一样准确分析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以免费的形式借助各种媒体形式吸引学生,拥有大量的用户群。

3.2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通讯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工作方式,如何适应这种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压力,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让人无所适从[11]。医学文献检索是关于如何查询和获取医学文献及其他医学知识、信息的工具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以能力为本位,避免缺失能力的知识灌输[8]。

在《网络环境下医务人员信息能力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医务人员整体的信息检索能力有待提升,教育背景是影响医务人员信息能力的重要因素,上学期间开设有医学文献检索相关课程的人员信息能力较强[12],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尤为重要,关系其毕业后的整个职业生涯。网络科技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医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为了使学生学习和获取最新的信息检索内容及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交流学习信息检索技能,提高其在学习及工作中的信息应用技能,医学信息检索教学的内容应紧跟信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过时的内容,更新相应的网络检索技术和信息管理利用方式[13]。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医学文献检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概念原理,信息检索的语言、方法与技术,各类型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包括中文医学全文数据库、外文医学全文数据库等),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搜索引擎的使用、主要医学网络资源、循证医学信息检索和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使用)和医学论文写作等内容。

3.3 以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而当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我国知名的网站:网易、腾讯、百度等都纷纷致力于“互联网+教育”行业,从而出现了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百度传课等。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引起了国内外教育学者的关注,也为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思路。

我们之所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由于医学文献检索课是由文献检索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专门针对医学专业的人员开设的课程,所以我们可以借鉴文献检索课中教学模式的构建,我们认为目前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李燕、陈文提出的多维度立体交叉式教学模式[14]。该模式借鉴“翻转课堂”的理念,将“慕课”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作为文检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文检课自身的特点,能克服“翻转课堂”、“慕课”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3.4 以便捷为首选的教学手段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不断增长,当今社会我们不缺信息,缺的是有用的信息,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当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大难题。医学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主要就是帮助在校学生提高其利用和检索信息的能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工具性课程。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通过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规律开发相应的信息服务从而迅速发展壮大。学生为授课的主要对象,符合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规律,其中穆斯定律和齐普夫最小努力原则都表明用户在使用检索系统或获取信息时要考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效益性,因此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手段应以便捷性为首选。

“互联网+”环境下,微信、微博、QQ等交流工具不断增多,电脑、手机、APP等终端设备大量涌现,我们可以将这些交流工具作为医学文献检索课课下交流的工具,利用各种终端设备随时查阅共享网络上有关医学文献检索课的各种资源,借助网络提升我们医学文献检索课的能力,不断改进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力量能够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助力于原有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更自由、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华尔街日报》曾经评论道,中国是一个痴迷于教育的国家,“互联网+”必定会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笔者基于此背景结合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现状,对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推进医学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解读:李克强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是什么[EB/OL]. (2015-03-05)[2015-09-25].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50305/3832729.shtml

[2]刘鹤瑞,邢卫. 我国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综述[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2):59-62.

[3]林薇.慕课浪潮下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9):143-144.

[4]互联网+[ EB/OL].[2015-09-25].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8uIixzI9GU_wgwApufG9RcrcYBh6LmKOxmF8VuJxPawMJxSng1BQDOzhKGWGZKpUMYUYgF7MDNOSLWSyboMdK#reference-[1]-11323226-wrap

[5] 互联网+[ EB/OL].[2015-09-25]. http://baike.sogou.com/v76281348.htm

[6] 陈界, 李长芹.医学信息检索学的产生与发展[J].中国索引,2013,11(2):51-56.

[7]“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EB/OL]. (2015-04-09)[2015-10-08]. http://education.news.cn/2015-04/09/c_127672588.htm

[8]董华伟,董丽.“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107-110.

[9] 张向阳,陈敏,张凌.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1,12( 5) : 58-59.

[10]四個故事告诉你 什么叫“互联网+教育”[EB/OL]. (2015-05-20)[2015-10-08]. http://mi.techweb.com.cn/tmt/2015-05-20/2154505.shtml

[11]郭继军等.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

[12]徐昕,杨华.网络环境下医务人员信息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6):643-648.

[13] 罗兰珍,李如生,胡玮.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4):61-62.

[14]李燕,陈文.多维度立体式文检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103-10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