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2017-03-06高阳
高阳
●学校体育●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高阳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探讨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指导教师的规范要求,以及新形势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数量的技能、素质兼优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职业体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主张时刻贯彻学以致用理念前提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训练活动,借此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体育教师作为这类教学活动的主导要素,其不单单保留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特征,并且具备独特的定向、专业、实用、个性化特征,就是说这类教师的使命,绝非单纯地强化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为其专业技能和特征衍生提供科学人性化的指导服务。因此,今后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要点,就是在细化揭示体育教学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联特性基础上,同步强化学生体质和职业技术应用技能,进一步凸显出高职体育教学的个性特征[1]。
1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
透过宏观角度观察,影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育属于外因,在实际体育教学环节中发挥着引导和激励功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是体育教学中必备的催化剂。而学生的学习则属于内因,是确保教师一切教学计划能够顺利执行的保障条件。须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原本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主张锻炼学生完善体质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更为理想化的职业工种操作技能并改善该类群体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今后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贯彻,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依照该类规范指标,笔者开始做出一系列调查工作,并且清晰地注视到如今我国各省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规划布置中,存在一系列突兀性问题,对于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遏制效应不说,更加难以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就业技能,因此应该引起高职院校领导和体育教学人员的关注。
1.1 对于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终身体育信仰贯彻,发挥着合理程度的过渡承接作用,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之中自然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地位。可现实中,许多从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管理职务的人员,通常思维上都存在严重的误区,既未能给予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合理的重视,也无法灵活发挥这类体育课程的知识传递和职业发展方向延伸特征。在布置拓展高职院校教学体制创新改革活动期间,许多高职院校领导都盲目地偏重于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改建,对于体育课程创新工作明显不够上心;与此同时,许多体育教师也不能及时结合时代社会规范要求,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实际教学期间仍旧偏重于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授,而无法注意到体育运动对于职业教育的深刻影响。
1.2 师资条件差、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落后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在教育市场中站稳脚跟,都开始竭尽全力辅助学生赢取较高的学历,特别是在民营高职院校数量暴增的背景下,对于内部教学人员的要求标准开始变得越来越低,为了节约资源,许多院校领导会选择直接招聘一些教学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师范专业毕业生,这类教学主体因为对学生就业层面的知识掌握不够丰富,对于学生今后具体的岗位规范要求不甚了解,最终体育教学质量自然不够理想。尽管我国《体育法》等政策法规,针对高职院校体育经费投入问题加以严格规范,可是实际操作环节中还是无法予以有力保证,包括体育场地简陋、器材等硬件资源欠缺等问题广泛存在,在此类环境下,一系列常规性体育教学活动都难以顺利布置,更加别说创新教学指导模式和手段、高效率推广执行了。长此以往,将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及教师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
1.3 既有的体育教学训练模式十分单调乏味
许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都深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选择在课堂之中进行填鸭式灌输课程内容,之后督促教师依照相关规范准则进行机械式演练,这种模式长期延续,只会令学生产生懈怠心态,最终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再就是如今高职生群体都是在优越环境下成长的青年,他们猎奇心理强烈且活泼好动,不愿意在体育课堂上受到过多的约束,加上班级成员数量过多,亦给教师日常体育教学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危机。以上消极因素长期蔓延,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创造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过于单调乏味,学生思维创新和运动主动性意识长期被压抑,最终影响个性化发展[2]。
2 以职业体能为基础体育教改活动的现实意义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确保能够迎合新课改方针的规范要求,今后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以职业体能导向作为核心。
首先,高职院校存在的核心意义,就是为社会诸多行业领域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彰显出一定的特殊性,即同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毕竟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都要从事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践操作事务,因此,高职院校即便是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要对该类群体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提出较为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今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在充分锻炼学生基础体能的基础上,透过不同实践引导途径完善个体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以及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技能。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开展这类改革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尽量理清不同学生的进步需求,同时保证教学设计内容与之协调适应。
其次,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务必要具备崇高的人生理想、严谨的职业作风、坚强果敢的精神,以及广博的爱心,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人生和发展观念,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强化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并树立起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为了强化高职生抵抗挫折的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实时组织不同类型体育竞赛活动,或是安排学生集体观看富有代表性的大规模体育竞赛视频,引导他们细致体验体育运动的惊险性、体育造型的艺术性,进一步赋予该类群体健康、美感、力量等不同感官享受。在此类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才能逐步造就强健的体魄基础上,衍生出鉴赏、表现和创造美的技能,并且促进个性的全面化发展结果。
3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改活动对教师的规范要求+提高
现今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规范要求,亦同步变得严格起来。作为高职院校一线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人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对于体育课程创新改革实效性,有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及时督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人员进行既有的知识结构创新,即督促他们精准化掌握现代体育动态和发展前提下,快速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模式和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科研等综合技能并且为日后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指导性素材。再就是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学生不同专业和职业特征,选取实用性强又健康的体育教学内容。
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要点
作为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今后职业生活模式、学校实际状况等,进行富有职业教育特征且实效性较高的体育课程结构创建,其间注意将一切和高职专业关系不紧密的竞技类教材内容舍弃,适当添加大众健身娱乐的教材内容,借此进一步凸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趣味和实用性特征[3]。归根结底,学生丰富可靠的学习体验,始终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的根本,而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规划布置的核心,教师则扮演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开发角色。为了顺利贯彻该类指标,则需要教师预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4.1 强化高职生群体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态度
学生始终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规划布置的核心对象,因此,提升该类群体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态度,显然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考虑增加丰富的教学理论,包括科学化的健身方式、运动处方的原理、健身效益等,进一步令高职生可以愈加深入地理解这类体育课程内涵,保证他们今后不断加大对高职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
4.2 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还有必要组织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活动,激发高职生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
1)借助多元完善的训练指导模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意识。当高职生在参与某项体育技能训练活动期间,经常会在前十分钟投入,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慵懒,缺少教师严格监督管理,教学实效就难以得到保障。面对此类状况,教师有必要在前期组织多元化的训练活动,借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意识。如在开展篮球等体育训练活动期间,可以预先安排学生进行三步上篮、定点投篮、分组对抗等有趣的活动,借此激发学生对篮球等运动项目的感知兴趣,保证他们今后能够持续努力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和运动技能。
2)结合特定运动项目的功能特性,辅助学生建立起终身运动的信仰。须知任何体育项目都保留特殊的运动特征,而每个高职生亦存在各自中意和厌恶的运动项目。面对此类状况,高职院校可以考虑进行不同类型的体育选修课程设置,令学生可以及时选取个人中意的运动科目并且进行持续深入研习。如面对女生数量较多的班级,教师可以考虑进行瑜伽、健美操等优雅的课程设计,男生较多的班级则可以进行篮球、网球等运动量较大的课程规划安排。
3)凭借教师独特的人文魅力,维持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强烈欲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在课堂上控制个人的言行举止,向学生树立起榜样示范作用。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被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在主动参与日常体育训练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体验体育锻炼的魅力和好处,最终顺利加快体育课程讲解进程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5 新形势下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5.1 结合专业特色做好职业分类和分班选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期间,都开始引入分班选项的基础性教学模式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仍旧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如在规划布置体育分班选项工作期间,经常会盲目地将全校文理科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在一起,因此不能很好地照顾到不同专业学生对日后职业体能的规划需求。现阶段我国不同岗位劳动强度,已然划分出五种类型的身体姿态,分别为静态坐姿、静态站姿、流动变姿态、工厂操作姿态、特殊岗位姿态[4]。因此,高职院校日后在开展体育选项这类改革活动期间,有必要结合不同专业特性和职业劳动姿态划分标准,进行集中选项化处理,如此一来,体育教学模式会变得尽量科学且充满实效性。
今后不同岗位中的一线劳动人才,都要具备较高水准的职业技能和体能素质,因此在安排体育选项课程内容期间,要保证将不同职业岗位对员工职业体能的规范要求考虑进去,就是说在细致化校验解析专业类型、职业特征,以及长期从事某类职业对人体的影响等因素基础上,规划布置能够同步发展职业体能并且合理预防相关职业病的体育项目。
5.2 沿用课内外交互式融合的体育俱乐部形式开展有效教学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目前主要可以划分为3类,分别课外、课内以及课内外相互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模式。
首先,开展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活动期间,要求教师能够及时革新传统填鸭式灌输理念,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透过独立思索和集体探究途径获取答案,锻炼他们会学、活学、乐学的能力;同时全程围绕学生兴趣点和职业教育专属特色,进行了解用途、掌握方法、注重保健、学会预防等高端教育理念推广沿用,使得学生产生对体育课程更加强烈的感知欲望,保证今后不管是在何种岗位环境之下,都可以灵活性地进行身体锻炼和职业病预防。再就是督促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活动小组选取,即借助集体训练、分组演绎和探讨、自我和师生交互式评价等途径,辅助高职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感受快乐并顺势提升个人的体育运动潜能[5]。
其次,在布置拓展一系列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活动期间,则须督促学生自发、有规模地进行课余训练项目设计,包括游戏和比赛环节等,要鼓励学生分别扮演志愿者、教练员、裁判员等各式各样的角色,借此大幅度提升个体体育运动的实践参与意识和能力。再就是在特定时期范围内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或是带领学生集中观看富有代表性的体育赛事,借此完善高职生体育知识、提升他们的欣赏技能,为他们日后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树立,奠定基础。
另外,为了适当控制以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顶岗实习造成的教学实效性不高问题,以及体育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状况,作为现代高职院校领导,有必要在加大对应聘体育教师人员的规范要求力度基础上,定期安排既有教师团队进行个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改造[6]。确保这类教学主体能够及时掌握科学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结合最新技术设备吸纳引入运动技能和保健知识等高端资源,争取从校内延展至校外,衍生出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资源,最终顺利贯彻落实高职院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合理化衔接指标。
6 结语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即在注重强化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基础的前提下,为我国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身体和人文素质完善创造一系列支持辅助条件,确保体育教育能够在今后高职生职业发展前景中发挥重要支撑效用。不单单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快速衍生出终身体育理念和习惯,保证他们今后自觉参与体育活动,进一步凭借体育活动发展个人体质、健全人格、提升团队协作技能、强化坚韧不拔意志;同时更可塑造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值得日后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予以大力推广沿用。
[1] 黎世辉.对职业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14(13)∶120-144.
[2] 邵 丽.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价值工程,2012,14(12)∶79-88.
[3] 谢 存.转变教学思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就业导向性[J].运动,2013,30(22)∶110-129.
[4] 陈浩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25)∶114-127.
[5] 王艳珍.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交际,2015,14(7)∶124-136.
[6] 陈正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J].西部皮革,2016,19(10)∶166-179.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Fitness Oriented Research
GAO Yang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ficiencies in the sport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fitness 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the necessity of an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Suggestions.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qualified for the society type number of skills,quality and superior talent,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high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guiding function;educational reformation
G807.4
A
1003-983X(2017)04-0350-03
2016-12-26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五届校级科研课题(HJY16-1713)作者简介:高 阳(198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32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Changsha Hunan,41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