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2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
2017-03-06樊智文,徐涌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2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
【据《Hepatology》2017年6月报道】题: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2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作者樊智文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典型由于营养过剩及活动过少导致代谢紊乱的肝脏病理状态。NASH是连接单纯脂肪肝及肝硬化/肝细胞癌的桥梁,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NASH过程中的炎症主要来自于变性的肝实质细胞及活化的巨噬细胞,而其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樊智文等研究了组蛋白H3K9甲基转移酶Suv39h2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采用高脂饮食饲喂Suv39h2敲除(KO)小鼠及相应的野生型(WT)对照小鼠建立NASH模型。在高脂饮食饲喂下,KO小鼠罹患NASH的程度与WT小鼠相比明显减轻。Suv39h2的表达水平在单纯脂肪肝及NASH患者的肝脏中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明显上调。Suv39h2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小鼠肝脏中也明显上调。使用饱和脂肪酸刺激体外培养的原代小鼠肝实质细胞,Suv39h2被招募到去乙酰酶Sirt1启动子上催化H3K9三甲基化抑制Sirt1转录,引起转录因子核因子-κB乙酰化水平增高活性增强,从而诱导促炎因子的表达。另一方面,饱和脂肪酸或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小鼠原代巨噬细胞,Suv39h2抑制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向促炎M1型分化同时抑制抗炎M2型分化。
Suv39h2通过不同的机制激活肝实质细胞及巨噬细胞,促进肝脏炎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推动NASH的进程。因此,Suv39h2的小分子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NASH的新方法。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 樊智文;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徐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