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霆方阵“特种兵”
———火箭军军犬队加强建设助力导弹阵地安全警卫纪实

2017-03-06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军犬特种兵阵地

雷霆方阵“特种兵”
———火箭军军犬队加强建设助力导弹阵地安全警卫纪实

文/冯金源 鞠英杰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中,有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特殊尖兵——它们具有狼一般的机智、虎一般的威风、鲨鱼一般的凶猛、绵羊一般的温顺。对敌,只要一声令下,就会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近年来,它们在一座座大山深处的火箭军导弹阵地、装备仓库和重要点位的执勤警戒任务中屡建奇功,被广大官兵誉为战略导弹方阵中的“特种兵”、绿色长城的“忠诚卫士”、火箭军官兵的忠实伙伴。尽管它们沉默不语,却用机智、顽强和勇敢为大国长剑筑起一道道看不见的安全屏障!尽管它们从不炫耀,却用辛勤、付出和努力将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章收入囊中,成为火箭军方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特种兵”的“特异本领”

七月流火。记者冒着高温酷暑,前往驻扎在某大山深处的火箭军军犬队采访。越野车一路颠簸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距离“军犬基地”还有数百米远,大家就被一阵紧似一阵的犬吠声所吸引。驾驶员小刘对记者讲:“别说是汽车的轰鸣声,就是人的脚步声,这些‘特种兵’也能在很远的距离感知到。”

此言不虚。那年仲夏,南国密林,枝繁叶茂,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隐匿在大山深处的某导弹阵地若隐若现。在阵地警戒区域,两只担负警戒任务的军犬突然狂吠不止,执勤哨兵仔细观察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人正在用望远镜窥探阵地。驯导员当即解开军犬牵引绳,两只军犬如离弦之箭扑向对面的山坡,两名间谍还未反应过来就束手就擒。

“犬用于军事,主要在于犬的神经系统异常发达。它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几万倍,听力是人的16倍,视野广阔,善于夜间观察事物。”军犬队队长李保华还告诉记者:“军犬经过训练后,不仅可以担负巡逻、警戒、看守、追踪等任务,还具有鉴别、通信、挟弹、搜捕、侦破以及搜查毒品、爆炸物等能力。”

2014年元旦,某单位一患病战士走失,部队发现后立即组织200多名官兵搜寻,可整整2天过去依然杳无音讯,最后求助于军犬队。经报请上级批准,军犬队立刻派出驯导员周稳昌、沈阳、郑建宝、孙义勇和他们的搭档“利特”“豆豆”“赛尔”“罗博特”4条军犬组成搜救队,根据提供的嗅源,兵分两路搜索,不到2个小时就在一处灌木丛中找到了这名战士。

火箭军作战阵地等核心涉密区域,大部分位于偏僻山区,人烟稀少,环境沉寂。特别是夜间执勤,危险系数较高,对执勤哨兵身心是一大挑战。

2011年5月,某基地战士小王携军犬前往阵地后山巡逻,行进至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右脚不慎被当地老百姓安放的捕兽夹夹住,鲜血顿时染红了迷彩服。军犬“利剑”见状飞快跑回连队,用吠叫声引来救援官兵,将小王及时送到附近医院。医生感慨地说:“如果再晚到一小时,就有截肢的危险!”

军犬不仅是官兵手中的“活装备”,更是无言的战友、不寐的尖兵。

2013年夏天,某部驻地发生群众聚集事件,安全局势骤然紧张。一天夜里,守护营区大门的军犬“凯瑞”一反常态,向东南方向狂吠不止。这一特殊现象引起执勤哨兵高度警觉,借助灯光看后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营区不远处已聚集群众上百人,一些人手中还带有利器。哨兵报告后,部队迅即向当地公安部门通报情况,不仅及时疏散了聚集人群,还抓获一名敌对分子。

事后,许多官兵和驻地政府公安人员感慨道:“如果不是‘凯瑞’高度警觉,及时‘嗅出’危险信号,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年来,军犬队这支“特殊卫士”屡建奇功,提供给各单位的军犬90%以上立过功、受过奖,其中军犬“迪迦”服役7年,1次荣立三等功、10多次受嘉奖,被收录进全军军犬“英模谱”。

“特种兵”的“特殊伙伴”

1993年夏天,军犬队在原第二炮兵某部成立。

组建之初,军犬队面临一无固定编制、二无专项经费、三无训练器材、四无制式场地的“四无”尴尬。3个人、4条犬、半米深的蒿草地、20多间破旧窑洞……这些,是他们当时的全部家当。

没有营房和犬舍,3名官兵就人手一把瓦刀、一把大锤、一副手套,硬是在旧营房里扒拉出90多万块砖瓦,修建成108间犬舍、4间平房。

没有训练场地,他们就从河滩里拉来几十吨沙子,捡来500多立方米鹅卵石子,修建起200多平方米护坡墙和300多平方米军犬训练场。

没有训练器材,他们将旧营区里的废旧桌椅板凳集中到一起,自己动手制作,制成了三级跳板、高空隧道;买来钢丝,制成火圈、铁丝网等障碍设施。

那段时间,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让3人“胃口大开”,一顿饭要吃下40多个馒头,一位临时负责炊事保障的大嫂调侃道:“这3个人比犬还能吃!”

短短3个多月时间,平均每人磨破9副手套,用锩刃2把铁锹,在荒草丛生的山谷里建成了一个包含繁殖区、喂养区、治疗区、学习室、资料室、档案室在内的标准化军犬训练基地,为军犬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久,军犬队迎来第一次“扩编”。怀孕的母犬“旋风”,一窝生下11条犬崽,这下可把全队官兵高兴坏了,平时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往犬舍里钻,甚至连聊天、打牌都在犬舍,每个人的裤脚都被小犬咬的破破烂烂。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经过4年建设发展,军犬队已初具规模,并多次在阵地警戒执勤、侦搜排爆等任务中崭露头角。

1997年元月,经原第二炮兵首长批准并报请上级批准,军犬队正式列入全军编制序列,编制军犬188条,人员30人,车辆4台……军犬,这个无言的战友,正式成为火箭军方阵中的“特殊卫士”。

然而,想要把一条无知、顽皮、贪玩的犬崽,培养成忠诚、机智、灵敏的“特殊卫士”,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军犬和它的“亲密战友”——驯导员,都要付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要让军犬完成一个简单的卧、立动作,驯导员须从幼犬时就与其相互磨合,培养默契,进行成百上千次重复诱导训练,直至在军犬头脑里形成条件反射,才能使军犬对指令做到快速反应、敏捷执行。

嗅觉训练,是军犬训练的重头戏,也是最难啃的“骨头”,而午夜是最佳训练时间。为此,驯导员常常需要半夜起床准备,训到天亮成家常便饭。而耐力训练,需要人与犬一起跨壕沟、爬山坡、过草地,一天练下来,跑20公里成为常事。

那年4月,军犬队刚刚满月的一窝德国牧羊犬,因流感个个萎靡不振,耷拉着脑袋,没有食欲。队长李保华和身为兽医的妻子张爱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两人轮换守候在犬舍为幼犬打针喂药,调剂“伙食”,一连几天不曾离开。

事不凑巧,当时生活在老家的两个孩子也突发高烧39℃,被紧急送进医院,父母每天几个电话催促他和妻子回来照顾孩子,可他俩望着生命垂危的犬崽,一次次含泪挂断电话,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护幼犬的工作中。9条可爱德国牧羊犬崽,最终全部成活,成长为阵地上的一个个“猛士”。

在军犬队,记者采访发现,官兵腿上几乎没有一条完好的裤子,每个人的裤脚上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窟窿”。四级军士长周俊笑着解释:“军犬对你表达亲昵的方式就是撕咬,越是亲昵越喜欢咬,尤其是一些幼犬常常会咬住裤脚不放。”

“特种兵”的“特种奉献”

在我国,军犬训练起步较晚,方法比较单一,要想迅速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犬队伍,必须把眼光投向世界,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2005年3月,经上级批准,队长李保华赴德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考察学习警犬训练,此次出国考察经历,让李保华更加看清了差距。

当时,国外训练军犬搜爆时,都将TNT、硝铵等多种爆炸物混在一起,对军犬进行气味辨识训练。而国内搜爆犬训练,采用的还是单一的方法,先进行TNT气味识别训练,再依次进行雷管、硝铵等气味识别训练,导致许多军犬训了后面忘了前面,训练效益不高,训练周期被大大拉长。

考察归来,李保华大胆打破过去传统的训练方法,借鉴国外混合式先进训练模式,与队员们一起对军犬实施爆炸混合物辨别强化训练,使原先复杂的搜爆气味训练简单化,不仅缩短训练周期,而且使军犬对爆炸物的气味辨别能力大幅提升,搜爆行动迅捷准确,多次在实战和比武中夺魁。

火箭军部队分布广泛,地域广阔,环境复杂,不少阵地哨所环境恶劣,配属军犬必须要能适应寒区、亚热带、热带、缺氧等多种环境。过去,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准备不足,曾发生过配属军犬因为耐寒能力差,导致执勤警戒能力下降的问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遴选繁育出适用火箭军使用、在未来战场上能真正发挥作用的犬种,他们对世界上各种名犬进行全面研究,将肌肉发达、耐力持久、容易驯服、但灵敏性差的昆明犬,与灵敏度高、非常聪明、搜捕能力强、但抗寒能力差的马犬进行杂交,成功繁育出一个新品种,有效解决了军犬配属高寒地区难适应的问题。

像这样的成功事例并非个别,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他们探索不断、收获颇丰。曾有一条名叫“黄蓉”的拉布拉多犬,体形健壮、警觉性高,军犬队把它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然而,经过近半年的反复训练,却依然改不了“黄蓉”好动、好奇的习性。无奈之下,军犬队只好暂时将其“淘汰”成为繁殖犬种。

“其实好动,并不一定就是缺点,贵在有的放矢。”结合长期驯犬经验,他们对“黄蓉”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出“专犬专用、专训专管”培育方法,编写出《军犬训练手册》《军犬管理手册》《军犬训、管、用一体化初探》等教材规范。如此,不仅培养出大批教学骨干,还将犬的淘汰率降到最低,每年不到5%。

问题在前进中出现,在推进中解决提升。一次,两名驯导员为检验军犬“血性”,私自指挥军犬“搏斗”,致使两条军犬受伤,发现问题后,队里当即对两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明确指出:“如此训练不仅会导致军犬意外伤害,还会增加犬对同类的仇视感!”随后,军犬队出台规定,严禁用犬做扑咬训练对象。

“军犬是我们手中的‘活武器’,训练军犬一定要讲究科学方法。”为抓好军犬科学管理,军犬队按照“建章立制抓秩序,落实制度抓管理”的思路,制定出《军犬日常管理规定》《军犬饲养管理规定》《军犬散放管理规定》等9项规章制度,对军犬的训练、饲养、管理、繁育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明确。

与此同时,他们还给每条军犬建立了详细的信息档案,按照军犬的训练成绩、健康状态、警戒表现、疫病情况等内容,每月进行一次巡检巡查,并实施信息档案随其一起调动,伴随终生,确保了军犬管理正规化、标准化。

“特种兵”的“特别荣誉”

1998年,北京。全军首届军犬大比武拉开战幕,刚满5周岁的第二炮兵军犬队走出大山接受第一次“大考”。

队长李保华带领3名驯导员和军犬“东风”“雪豹”“雪峰”,与来自全军11支军犬队的35条军犬展开角逐。这38条军犬,是从全军近万条军犬中竞选出来的尖子,100多名将校军官现场观摩。

在这次较量中,第二炮兵军犬队尚属“新兵”,虽然3条军犬都已步入“中年”,却均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势。庞大的军犬方队一进入比武场,就引起人们注意,犬与人协调一致,横成排、纵成队,威武雄壮。

第一课目是“毒品”甄别。面对7个同样的黑色皮包,驯导员周稳昌和“东风”闪亮登场,“东风”凭着灵敏的嗅觉,很快鉴别出装有毒品的皮包。在翻越障碍的比拼中,军犬“雪豹”面对3米多高的障碍,原地起跳,一跃而过……

短短2个多小时,警戒犬、巡逻犬、侦破犬、搜毒犬等十几种专业犬竞相上演比武课目,先后进行了扑咬、越障、追踪、鉴别、搜索、搜爆等12个项目。最终,组建时间最短的第二炮兵军犬队夺得1项第一、2项第二、1项第三和团体第二的好成绩。一位首长当场称赞第二炮兵军犬队:“组建时间最短,成绩最佳!”

2009年,中央电视台《超级战士》栏目把现场设在了某军犬队。代表第二炮兵军犬队的周稳昌和搭档“黑豹”组成的“赛虎队”,过五关斩六将,在最后一轮比赛中胜出,成功淘汰最后一个对手“麒麟队”,成为该期的“超级战士”。

聚光灯下,面对观众,不善言辞的周稳昌拉着“黑豹”健步走向领奖台。当主持人把代表荣誉的奖牌分别挂在他和“黑豹”的脖子上时,周稳昌抬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黑豹”也不忘“礼仪”,抬起前肢行了一个属于它的庄严军礼。

从一穷二白到享誉全军,第二炮兵军犬队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从那时起,队长李保华和他的军犬队就频频亮相首都机场检验检疫犬鉴定、重大军事活动安全警戒等工作,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第二炮兵军犬队也逐渐在全军有了名气。

2010年,军犬队受命担负某全军性会议外围警戒执勤任务,在明确范围5公里的区域内,15条军犬顶着37℃的高温,24小时不间断巡逻执勤,确保了会议圆满顺利。任务结束后,军犬“赛亚”因为过度劳累而光荣牺牲。

20多年来,军犬队先后举办18期军犬驯导员培训班,为各大单位培训军犬驯导员800多名,输送军犬1236条。这些军犬装配阵地后,军犬和警卫战士人犬结合、形成合力、立体防范,大大提升了导弹阵地安全警戒能力,成为火箭军导弹阵地警卫的特殊力量。

采访中,队长李保华坦言,第二炮兵更名火箭军,我们的军犬队也应树立更高的工作标准,下一步,还将让军犬涉猎核沾染区救护、携装传输战场影像画面……这些新的奋斗目标,将催促他们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武丽娜

猜你喜欢

军犬特种兵阵地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特种兵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
鲜为人知的中国军犬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