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海
2017-03-06
我曾经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每年都要下一次海,每年都要在海水里泡上一泡,我一般选择夏天去海边,冬天的海只能远观,而不能近嬉,虽然远观也是一种享受。
在我亲近大海的前前后后,我会在手机上整出一些分行的句子来。应该说,我是从普希金的《致大海》等诗篇来认识大海的,第一次真正见到海是在舟山的普陀,那是失望多于梦想的,因为那海水浑浊无比,离梦境般的蓝色相差甚远。后来去过青岛之后,才相信还是有蓝色的海水的,后来知道舟山也有不少蓝色的水域。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写大海,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一首真正令自己满意的诗,因为大海太难写了,它难以描述。首先你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它的形体。我们平常所说的热爱大海,无非就是在海边嬉了一下浪,写不出真正的大海。正如我们所说的海,那不过就是海边,而海和海边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没有人去计算过大海的流量,我也很难从时空概念上去认识和理解大海,包括形而上的大海。而我所说的泡上一泡,更多是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亲近大海。应该说,我走过不少的海边,有的海水的确蓝得要迷死人,是你手机无论横拍竖拍都会美轮美奂的那一种。
我曾经开玩笑地说过,海景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晒出一万件游泳衣,虽然属于你的只有一件。因为站在阳台上看海,除了夜间的听涛之外,其他好多时间都有一种想去游泳嬉水的冲动。特别是在盛夏的日子里,还有什么比泡在海水里更惬意的呢?
我记得有一次是在舟山的秀山,那天是清晨的四点零八分醒的,是自然醒的。前一天晚上,人们说明天的日出是四点二十八分,可能因为想看日出所以就醒来了。这个时候的天空,霞光和云团并存。远远望去,大海一片宁静,沙滩空无一人,当时即有冲动,但想一想好像还是太早了一点。后来我的瞌睡虫又上来了,不过当我再次醒来也才七点,这个时候我已经忍不住了,我换了游泳裤就出发了。
也许到了海里都是一样的,但沙滩却各有各的不同。在我的印象中,三亚的沙滩是适合散步的,赤脚走在上面是很舒服的,舒服的一个标志就是没有小石头硌脚。台湾环岛的海域都非常迷人,但是有些地方的沙滩却比较原生态,有不少甚至是乱石林立的。沙滩好就会让你不知不觉地亲近大海,好像大海放下身段之后,它还依然有曲线,但这曲线是舒缓的,是可以让人抚摸的,虽然它会不断调集各种涌浪来冲击你。但是渐渐地,你习惯了这种冲击,并且感觉到那不过是大海的一种呼吸。
海天茫茫一色,海滩空无一人,能看到空空荡荡的防护网,这是一种提醒,但这个时候这种提醒格外走心。是啊,如果海滨浴场已跟下饺子一样,那我肯定是要吐槽的,但海滩空无一人,又让我觉得有点害怕了,天空之下海滩之上,当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又是心有戚戚的,虽然说不会独怆然而涕下。但我想,我来也来了,总不能退缩吧,于是我游得格外小心翼翼,甚至不敢接近防护网。因为我的泳技本来就不好,这些年又很少再有机会在公开水域里玩水了。所谓公开水域,其实就是没有盖的池塘和江河,而且我一次次地想鲨鱼咬住我后的情形,那一定是一滩血先浮上了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我想,这种害怕反而也有好处,因为我没有肆无忌惮的资本……我这样写并不是想炮制心灵鸡汤,我只是感觉人性的复杂可能要远甚于大海的复杂,这无人游憩的海滩,正如空空荡荡的餐厅,你也不太敢进去,有时人和人都很孤独和有病的。特别是在景区里,人太多你会厌,人少到只有你一个时,你又会恐惧甚至怀疑人生了。
好在那天游了十五钟之后,终于有一中年男子来了,他游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们彼此保持距离,但这种距离又只是相距十来米的样子,这可能就是在大海里面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距离,我们同是泳者,我们相互不会说一句话,我们来不及搭讪和寒暄,但如果对方是一位妙龄女郎,那可能就会出现一段对话或心理活动。不管有没有,我都是要去完成这样的对话和文字的。
这样的文字是关于大海的,是关于小岛的,在那么平静的小岛上仍有着芒草的摇曳,有着玉米的生长,有着对日出的期待,包括切开一个西瓜时的喜悦,也还有着海浪拍过来之时,我们起伏不一的尖叫,这就是海带给我的真实感受,因此我还是会频频回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