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
2017-03-05赵海军
赵海军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行教育改革,而大学课程改革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主要的阵地之一。客观来说,我国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有很多地方都存在明显的问题,特别是大学体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学课程设置的漏洞所在。因为一般来说,在大学教育中,除了体育专业的学生之外,虽然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有体育课程,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大学体育课程都明显不重视。但是对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来讲,无论是大学也好,中小学也罢;无论是体育专业也好,其他专业也罢,我们都必须清楚的一个事实就是体育教育并不仅仅是要以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为目的,而是要树立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强化学生的体质,迎合学生的需求,进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现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更多的沦为陪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重视,教师在体育内容选择上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最终导致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彻底失效,这不仅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悲哀,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悲哀。所以本文就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改良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推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未来人才的全面素养。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 高等教育
一、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真正内涵
其实本文在研究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之前,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真正的内涵与价值。彭庆文曾经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大学体育课程是什么?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参与合理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育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体育素养,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等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换句话来讲,大学体育教育所辐射的范围是全体大学生,而不单单是体育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大学体育课程还应该是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理论人才、优秀的体育实践人才,更主要的是要为所有培养的人才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素养,前两者虽然重要,但是后者所起到的作用将会影响我国未来百年的发展,这才是大学体育课程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大学体育课程的特点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本身是我国体育文化传承的摇篮,在大学的体育课程中不仅仅有体育实践,更多的是体育理论,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体育实践是需要一定天分和基本身体素质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站在比赛的赛场上。但是体育理论则不同,通过对体育理论的研究,我们能够帮助体育运动员跑的更快,跳的更高,飞的更远。而且体育理论的研究是不限天赋的。而且大学体育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性教育,体育实践讲求的是学生对于相关体育运动的规则的了解,对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化,而体育理论则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强化自身素质,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还包括了化学等诸多学科、随哦一大学体育对于中国的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二、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
其实近年来我国在大学体育教育研究方面是收获了不俗的成绩的。但是客观来说,我国目前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就是说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际上更多的是在教育层面上,而没有从课程的设置层面上建立一定的理论学说,来探讨大学体育课程应该如何设置。虽然说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内容是非常繁琐复杂的。首先从课程目标上来看,课程目标作为课程设置的起始点,先确定课程目标,我们才能够确定课程的数量、时间等相关的细节。而且就课程目标来讲,其并不是随意定下一个目标就可以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不仅要反映整个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必须要迎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只有既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的课程目标才有足够的价值和作用。所以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上,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从时代、社会等方面综合的考量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推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也才能够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课程模式。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已经渐渐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譬如说“大一统模式”“二段式模式”等。所谓大一统模式实际上就是综合性体育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种体育形式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种课程模式在大学体育教育体系中是应用最广,也是最频繁的一种课程模式。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一些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内容有着自己的需求,而大一统课程模式则是为所有的大学生服务,所以这就意味着大一统课程模式不具有单向性。而其他的模式虽然具有单向性,但是又没有大一统模式的全面性,因此,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仍然需要找到一种课程模式,既能够满足学生单一体育项目的需求,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针对大学体育课程来说,要想真正实现课程改革,并不一定要抱守着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模式选择,也可以开放多种模式任由学生选择,在全校范围内开放不同模式的体育课程,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这样可能会对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結束语
综上我们能够看到,实际上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打破传统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一般规律,突破已有的规则束缚,只有推翻僵化的大学课程设置规制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天德,著.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2]叶澜,主编,陈玉琨,沈玉顺,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丁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