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3-05吴寒
吴寒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有些业务对企业造成的潜在影响所形成的或有负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而联保贷这种融资创新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企业对该事项的管理不善导致担保圈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本文将从联保贷的角度探究企业或有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为企业或有负债管理指点迷津。
【关键词】或有负债 联保贷
一、或有负债概述
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除或有负债极小可能(可能性≤5%)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都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而当所承担的义务为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經济利益流出企业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企业应该将该或有负债确认为预计负债,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反应。
二、企业在或有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1.忽视或有负债的重要性
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都忽视了担保和或有负债的影响,因此出现了许多因担保和或有负债而引发的财务危机和事件。在早期研究中发现,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与或有负债、资产负债率的关系研究上几乎为零。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准则对或有负债的披露要求趋于严格。但据统计,2015年,仅有23.53%A股上市公司确认预计负债(包括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金等形成的预计负债)。上述可以发现,企业对或有负债的重视程度偏低,普遍未与企业财务指标及现金流紧密结合进行财务分析,导致或有负债游离于财务分析体系之外。
2.企业披露或有负债过于简单
准则规定,除或有负债极小可能(可能性≤5%)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都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虽然并非所有的或有负债都进入资产负债表内,形成企业的预计负债以及相应的损益,但是绝大部分的或有事项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该事项相关的详细说明。而在实务操作中,企业在判定或有事项发生的可能性过于随意和主观,披露的信息较为简单,如对外担保信息要求尽量说明被担保人相关资产状况以及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但是企业在实务中很少几乎没有披露详尽的信息。
3.担保圈企业未发挥互相监督作用
担保圈内的企业在管理或有负债时应发挥联保贷互相监督的优越性,若互相监督合理有效,则或有负债转化为真是负债的可能性越小,或有负债管理水平越高。而在实际管理中,担保圈错综复杂,企业之间担保关系隐蔽,互相监督成本上升,企业管理出于惰性,导致企业之间彼此独立,失去了联保贷的优越性。担保圈中一家企业倒下,其他企业的或有负债变为真实负债,经济利益将流出企业,导致企业流动性降低。
三、或有负债管理对策研究
1.监督企业财务指标,关注现金流量
企业在对外担保过程中,企业承担的义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是潜在的,一旦或有负债变为现实,企业将会承担巨额债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甚至导致企业濒临破产。由此可以得出,表外因素是影响财务指标的重要因素,其中债务担保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企业应当根据担保时间长短不同,分析不同时期或有负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分析不同时期的偿债能力,保持企业资产流动性。综上所述,将或有负债项目纳入财务分析体系,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动态监督,合理安排现金流入流出是有效管理或有负债的途径。
2.深刻认识或有负债的重要性,保证披露信息的正确性
通过因或有负债而引发的财务危机和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或有负债的重要性,企业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合理判断被担保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充分披露被担保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管理者也不能放松对担保和或有负债控制,妥善处置企业担保关系。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应当完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增强准则的适应性,减少企业判断或有负债发生可能性的弹性,政府监管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披露违规行为。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加强对或有负债项目的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
3.企业对外担保的管理
联保贷的优势在于连带责任带来的互相监督效力。联保贷是担保的一种复杂形势,若不加管理,担保圈膨胀,担保圈趋于隐蔽的特点使得企业无法获取详细的担保链条信息,企业便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担保圈的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应当谨慎对外担保,制定严格的对外担保制度,重大担保决策应当经过相关决策机构审批,保证担保业务合理透明,保持企业财务的稳健性。另外,在对外担保期间,企业应当持续关注被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其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若判定该企业很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自身经济利益流出最小化。
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 ,《浙江互保联保融资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以温州制造企业为例》
参考文献:
[1]谷冰茹,刘春. 企业或有负债的分析与建议[J]. 中国市场,2014,01:39-40.
[2]潘志梅.上市公司担保与担保所引起的或有负债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