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7-03-05曹春生

大医生 2017年8期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桡骨优良率

曹春生

(吉林省前卫医院骨科,吉林长春 130012)

本文根据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病患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手术与非手术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A中有男41例,女28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6.79±2.61)岁。骨折分型:A型19例,B型13例,C型37例。对照组B中有男43例,女26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3.52±3.19)岁。骨折分型:A型20例,B型16例,C型33例。两组病患均为闭合型骨折,对比两组病患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其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A采用复位手法联合石膏固定,行局麻,根据桡骨远端骨折轨迹使用传统手法进行闭合复位[1],石膏固定,呈背伸位或掌屈位,两周后观察一次恢复情况并视情况调整为中立位或功能位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并行常规腕关节恢复训练[2]。

对照组B采用手术联合T型钢板内固定,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根据病患具体骨折类型做桡骨掌侧进或背进切口[3],将骨折断裂处完全暴露后复位骨质,调整尺偏角和掌倾角,以T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3 d后可进行常规腕关节恢复训练,术中谨记不可损伤桡动静脉。

1.3 评估标准

使用改良Shea评分法对病患关节活动、手指感觉、手指握力、腕部疼痛等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18~20分为优,15~17分为良,12~14分为中,0~11分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两组病患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情况现将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见表1。

表1 对照组A和对照组B病患各型骨折病患优良率统计表(例)

3 讨论与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高发性,是由病患骨质疏松、高强度损伤、高能量损伤所致。桡骨远端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形成粉碎性骨折,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佳就会造成病患关节功能性损伤,对其手腕功能、骨结构造成破坏。手术联合T型钢板内固定是当前主流的、高效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式之一,具有良好的临床口碑和治疗效果,预后理想,尤其对C型病患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保证病患手腕功能的恢复以及骨质结构恢复。

对比两组病患A型、B型骨折优良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患C型骨折优良率,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非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手术联合T型钢板内固对桡骨远端骨折病患的治疗效果更理想,无论对骨体复位还是对手腕功能恢复手术治疗均具有显著优势,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1] 杨晓军.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6,17(16):39-41.

[2] 蔡效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2(13):128-129.

[3] 徐中海.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今日健康,2016,16(05):537-538.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桡骨优良率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