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国画意境的建构手段
2017-03-05Hongli李虹萱大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Hong li(李虹萱)(大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虚实:国画意境的建构手段
Hong li(李虹萱)
(大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意境”是中国画的精髓,指的是画家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从主观出发“去繁就简”,以凸显画面主体进而表现画家个人审美的一种画面情趣。国画的意境需要虚实来构建,尤其是通过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手段,不仅可以使画面虚实相应,也可以使画面主客观相生,情景交融,从而展现出独特的意境美。
虚实;国画;意境;建构;表现
国画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国粹”。国画源于人们对山水自然的认知,源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看法。谈及国画,必然会说到“意境”。国画讲究美感和诗意,而“意境”恰恰是国画美感和诗意的表现。可以说,中国画最高的境界就是“传神”,而“传神”正是通过意境之美来展现。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只有可以表现出传神的意境的作品,才堪称为“大家之作”、“传世之作”。但是,国画的意境究竟靠什么建构呢?——虚实。
“虚”与“实”本是哲学上的概念范畴,其来源于道家老子的“有无”思想。在中国画里,“实”即对客观事物的描摹,“虚”则是对实境的延伸,是在实境基础上的空间想象,在这种空间的联想和感悟中,画面才有了“言外之意”。正如学者蒲震元所说的那样:“意境的建构是多种元素虚实相生的成果,它来源于特定艺术形象、艺术情趣和气氛触发的丰富想象,是虚与实的结合。”从这点来看,正是虚与实让国画的意境建构成为了可能。
1 国画的意境概述
1.1 意境
“意境”是中国画的精髓,指的是画家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从主观出发“去繁就简”,以凸显画面主体进而表现画家个人的审美情趣。尽管在中国画诞生之初,画家们就注重运用画面表现自己的想法,但是直到唐代,学者们才从佛教用语中抽出了“意境”一词,用来表达创作国画时表现出来的氛围和情怀。及至宋代,不管是平时的国画创作还是画院考题,都要求绘画创作要符合“言外之意”。同时,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唐宋元明清等画论者都对“意境”一词进行了诸多解释,从而使“意境”的内涵更加丰富。如南朝时谢赫提出绘画要“气韵生动”,唐代时司空图等人认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乃至到清代王世禛所说的“神韵”等都在不同程度地丰富着“意境”的概念。
其实,“意境”主要指中国画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跃动着生命感的诗意情怀。“意境”从字面上来解释包括主观上的“意”和客观上的“境”[1]。从这点来看,“意境”即画家想要通过借景抒情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正是主观和客观对自然事物的认知统一,才使中国画的情与理、形与神得到了统一。
因为有了“意境”的存在,画家在画面中描绘的事物已经不是事物的客观模样,而是画家在幻想之后的情感抒发,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事物形象,而观者从这些事物形象中感受到的情感和精神正是意境。然而,一幅水墨画并不能描绘诸多的自然事物,这就要求画家要有所取舍,“寓无限于有限中”,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寓意来,从而延伸悠远的意境,这就离不开虚实的营建[2]。
1.2 虚与实
“虚”与“实”体现了哲学上的对立关系。虚实结合,也充分表现了国画的意境。《道德经》云“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心经》也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等都说明“虚”与“实”正表现了事物的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是对立和统一的。在国画中,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才能表达画面意境,因为画面中不仅包括观者眼睛看到的事物,还包括观者心中联想到或感受到的事物。画面中看到的“实境”和想象到的“虚境”结合,才能使画面中的内容相互支撑,从而凸显画面的意境[3]。
国画中的“实”是一种纯粹的国画创作技法,也是画家在创作中必备的具体技能。笔墨和用色是画
家制造“实境”的手段,传统国画中主张“骨法用笔”,讲究笔锋圆润稳健,行笔气势正直,笔笔之间相互呼应,气脉勾连;在用墨上,则采用干、湿、泼、枯等来表现画面的造型。画家在创作水墨画时的文化素养、胸襟和抱负、情思、寄托等共同构成了画面的“虚境”。可以说,画家的主观精神很难用肉眼在画面上看到,但画家可以使这些精神流荡在笔端,显现在画面中,比如郑板桥画竹表现出其个人的品质高洁等。
总之,国画中的意境是建立在画家对“实境”的描绘,以及对“虚境”的构想上。“虚境”占据了国画意境的“灵魂”位置,表现出画面整体美感和品味;但“虚境”从“实境”中来,画家只有通过对“实境”的描绘,才能表现出“虚境”意境深远。所以,国画意境的建构离不开“虚”与“实”。“虚”与“实”是建构国画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正是“实”的视觉美感,加上“虚”的心灵想象,才使中国画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生机勃发的意境感。
2 国画意境的虚实建构
2.1 虚实相生
“虚”与“实”作为表现手段,都是通过“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构建来营造国画画面意境。“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是表现画面虚实的重要手法,即在国画画面上,“疏”和“密”达到了一种平衡,“疏”的地方松散而空白,“密”的地方则密不透风。通过这种“疏”和“密”的对比,使人的视觉上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从而使整个画面产生美好的意境。中国画中“虚实相生”的意境也和传统哲学尤其是道家、禅宗推崇的“空灵”统一,在古代诗词中作家们就非常重视“虚实相生”空灵意境的营建,如王维的《鸟鸣涧》,作者用“月”、“花”塑造了“静”的空间,而用“鸣”塑造了“动”的空间,通过动静组合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和空灵[4]。
在中国水墨画创作中,虚实相生也展现了意境的象征性。很多中国画家讲究笔墨不能太“满”,利用疏密有秩的笔触,使整个画面产生虚实相生的意境。例如齐白石擅长利用写实的手法描绘虾、鱼在水中嬉戏的状态,这是“实境”;尽管他没有刻意去表现水面的纹理、水波的荡漾,但通过逼真的虾、鱼动作,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水的徜徉感,这是“虚境”。利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效果,读者很容易从“虚”处感受到画家想表达的“实”,这就会使画面本身流淌着一种律动美,从而形成画面广袤的情趣性。
此外,中国水墨画中,虚实相生也表现出一种气韵生动的情感。虚与实强调在“有形与无形之间”传递出“神”,而这个“神”是画者师法自然后的立意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画家个人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情感的存在才使整个画面表现出一种气韵。比如宋代画家范宽的杰作《溪山行旅图》,该画与范宽本人对山水自然的长期观察息息相关,且画面本身也表现出北方山水的博大壮观之美。但除此之外,这幅画的“神”就在于范宽把自己对山水的热爱情感隐藏在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之间,正是这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才使画面看上去气韵生动。又如苏轼的画作《枯树怪三石图》,这幅画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则在于一块造型奇异的石头上依附着一棵枯萎的树木,这是整个画面的“实景”,笔触非常少,但却给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厉的美感,而这种虚实相生的感觉更是表现出苏轼本人内心的郁结之情。
2.2 计白当黑
中国画注重笔墨的运用,特别是“墨”在中国画色彩运用上占据了主体地位。从唐代开始,中国画强调简约抒情的空灵意境,而“黑白”则成为了中国画的主要色彩方式。到宋代文人画之后,画家们在水墨画色彩方面更是强调“素面朝天”,以保证画面清新自然的意境。
其实,黑白交融也表现出国画虚实的意境建构。老子有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知白”,寓意为“计白当黑”。“黑”即是“有”,画家们运用黑色来表现实体,而且“黑”也是玄色,为阴;“白”即是“无”,为阳。画家们运用白色来表现画家自身的修养和品格,通过不同的空间形态,不同的黑白排布,使绘画作品不但自然生发出阴阳相生的情境,而且通过虚实对比也很好地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如王维的《雪溪图》,画面中黑色的房屋、树木、山体掩映在白色的雪花、房顶、湖面之中,使整个画面虚实相生,黑白相衬,极好地表现出画面冰清玉洁的意境感来。
此外,“空白”也是表现中国画虚实关系的重要手段。画面中的“空白”可以是烟云、可以是水汽、可以是雪,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正是这种虚虚实实,形成了水墨画的意境。在这种国画中,“空白”并不是“无”,而是“有”的延伸;正是因为“空白”,才使人陷入无尽的遐想中,从而使画面有了一种“意在言外”的感觉[5]。可以说,正是“空白”才使画面更具有了想象的空间,使境界更为完善。
比如南宋画家马远被人们称为“马一角”正是因为他擅长从角落中取景,而大部分画面完全空白,利用有限的事物和无限的空白让整个画面形成悠远无限的意境来。比如他的画作《踏歌图》,这幅画在构图上为“上虚下实”,云气横亘在画纸中间作为阻隔,画面下方近处田园河桥柳竹,一片青郁中似乎还飘着小雨,巨石在左边角落嶙峋,有农民的身影在石桥上隐约可见;在画面上方则高峰凌厉,宫阙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个画面气氛祥和轻盈,很好地表达了国家社稷繁荣、百姓安乐的意境感。而在马远的另一幅画作《寒江独钓图》中,画家更是巧妙地运用“黑白”对比,形成简约的空间构图。在这个画面上,只有左下方一尾小舟上有个老翁一个人坐在船头钓鱼,船的侧身画家简单几笔勾勒出水纹,剩下的均是空白。但这种空白并不是“无”,而是把整个江面的烟波浩渺感都容纳其中,从而营建出一种空旷、辽远、寂寥的意境来。
3 结论
意境,是中国画区分于其他画种的艺术魅力,也是国画的灵魂所在。历代的画家正是抓住了自然山水的“神”,使情感融入到景色中,借景抒情,才创造出余韵不绝、使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在建构中国画的意境上,“虚实”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虚实”之美是无中生“有”,从而使气韵从“虚”中迸发出来,流淌在画面的实景和虚景处。当代国画艺术家在绘画上也要尽量从“虚实”的角度出发,以笔墨描绘实景,以内心缔造“虚”的境界,这样才能使画面气韵生动,充满生命力。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2.
[2] 韩林德.境生象外[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3] 陈必聪.国画虚实论[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94.
[4] 杨洁薇.中国画追求意境表现探析[J].艺苑,2013 (7):32-34.
[5] 孙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国山水画意境探析[C].华中人文论丛,2012(2).
Hong li(加拿大)中文名:李虹萱(1971-),女,大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留学生。
E-mail:591379688@qq.com
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