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头像铜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加工工艺
——铜浮雕作品《中国近现代画家》创作思考
2017-03-05叶一帆
叶一帆
(温州市佳洋广告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人物头像铜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加工工艺
——铜浮雕作品《中国近现代画家》创作思考
叶一帆
(温州市佳洋广告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铜浮雕艺术雕工精细,造型生动,历史悠久,富含民间特色。以作品《中国近现代画家》的创作思考过程为依托,从构图形式、神情刻画、材质表现、表面处理4个维度探讨人物头像铜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阐述泥稿制作、金属锻制处理、找细工艺、后期表面处理的加工工艺流程及特色,并分析当前铜浮雕工艺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对技艺的保护和发展作出思考。
铜浮雕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工艺;艺术价值
雕塑是一种由各种材质凝固成的艺术,浮雕艺术饱含古今中外人们的智慧、情感和审美观念,是传统生活轨迹的鲜明记录,也是美好愿望的寄托和承载,其最具特色的是三维空间,通过立体感和体积感体现个体的艺术价值,营造特定的氛围[1]。浮雕是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综合产物,依附平面来对三维空间形象地表示[2]。
铜浮雕以紫铜或黄铜为原材料,用锤子、錾子等打造出一件件表情生动、灵气十足、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作品。锻铜浮雕采用锻打方式塑造形体,有别于其他浮雕创作[3]。铜浮雕装饰画或华丽、或粗犷、或抒情,形象生动、题材广泛,点缀于墙面一隅,可融于不同的环境,营造特定的气氛,适宜于室内外装饰美化。铜浮雕雕工精细、造型生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在铜浮雕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的手工艺人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为这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演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代铜浮雕作品被赋予了新的材质和表现技巧,取材上也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如人物、动物、风景等,有综合的故事大场景,也有单幅小品,或一个花卉图案,或一组装饰风光,或一山一木一水,丰富了文化项目的内涵,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本文拟以笔者创作的铜浮雕作品《中国近现代画家》的创作思考过程为依据,重点阐述人物头像铜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加工工艺。
1 艺术表现手法
当代浮雕艺术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创作者通过内容、形式和材质等,展现浮雕作品的艺术美感和装饰美感,构建观赏者和艺术家之间的情感交流通道[4]。
1.1 构图形式
浮雕因其附着于介质之上,不必过多担心作品的承重问题,因此表现形式更为自由浪漫[5]。但铜浮雕作品的设计制作仍然要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意识,通过画面构图、造型和比例等图示语言进行表达,考虑各种素材层次的对比关系,包括亮度对比(考虑光源的位置)、动静对比、凹凸对比、高低对比、各种肌理与材质的对比等,并常常同作品的纹样、构图的虚实结构相互映衬,形成主次分明的感官效果,充盈着感性的韵致[6]。
人物头像浮雕中心主题较为纯粹,作品以现实人物和真实形态为基底,是具象的再现与写实,空间性表达直观形象。而统一对称的形式美感和视觉韵律,也是表现浮雕艺术风格的重要形式与美学法则,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虚实重复的节奏变化和饱满的质地光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审美功底,并需根据预想效果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实时调整。
1.2 神情刻画
外是表象,内是真相,雕塑家将真相藏在表象之下,一座仅有表象没有真相的雕塑是没有灵魂的,而拥有真相不具表象的雕塑则是不存在的[7]。表现人类的精神美对于雕塑美极重要。雕塑艺术家刘开渠认为:头像的神气是极为重要的,要仔细深入地观察,准确地刻画。头像本身就是重点,就是刻画人物的神气、思想、感情[8]。
人的脸部表现不同于风景、图案等的随意性,难度较大,名人头像则更难,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能力与人物的脸部结构把握能力,有立体的造型能力与丰富的制作经验,还需要深入了解名人的人生历程及其对艺术事业的不懈追求与无私奉献,通过反复构思使人物的性格与风度通过脸部神情进行抓取、提炼和再现。人物性格不同,风度也不尽相同,人物瞬间的神态,喜怒哀乐表情的变化等,都是创作中要研究和突破的重难点,要好好地表现这不同的性格和风度,以实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主旨。
1.3 材质表现
雕塑由于它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点,使得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和量感具有审美的意义。然而,触觉与视觉这两种感觉功能对雕塑美的反映,前者常常从属于后者[9]。浮雕创作的视觉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质,材质是锻铜浮雕的肌体,是构思创意的基础。
铜材耐腐蚀、耐磨损,化学活性低性能稳定,是一种量感厚实、色调沉稳、延展性较强的金属。铜及铜合金常按色泽分类,一般分为紫铜(也称红铜)、黄铜、青铜和白铜。紫铜是纯铜,黄铜、白铜分别指铜锌、铜镍系合金,青铜则是黄铜、白铜以外的其他铜合金[10]。铜象征富贵、豪华、庄重,铜板的质地具有特殊的文化特质和审美品质。
笔者分别以紫铜皮制作的19世纪荷兰画家—梵高头像浮雕和黄铜皮制作的中国近现代画家刘海粟、黄宾虹、徐悲鸿画坛巨匠头像浮雕进行了材质的制作体验和对比验证,从中可以发现,紫铜色彩古朴厚重,黄铜则与金颜色相仿,更显高贵飘逸。在制作实践中,小件铜浮雕作品宜选用较薄的铜皮,延展性好,又可反复锻打,以使物体的细节图案、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惟妙惟肖。红铜的可塑性更好,更便于作品的创作细节表达。
1.4 表面处理
在造型不变、材质不变的前提下,表面效果的改变也会对作品的视觉情境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浮雕创作的形式和内容,斑斑锈迹能够体现出时间的沉淀[11],而适当保留锻打过程中锤与錾撞击铜板时留下的手工锻造特有的工艺痕迹,甚至采用打磨、腐蚀、电镀、着色等手法着意制作肌理效果,可以使浮雕作品更显艺术感染力和亲和力。
近几年笔者从事小幅的铜浮雕制作,主题涉及人物、风景、花卉及装饰图案等。笔者的作品《中国近现代画家》描绘了9位中国画坛巨匠,分别为: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他们是笔者心中仰慕已久的偶像,为了创作9位大艺术家的头像浮雕,笔者酝酿多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在作品《中国近现代画家》的创作过程中,笔者把中国画传统文人画的用线和油画的笔触语言运用到浮雕作品中,有时刻意留下锤子的痕迹,使作品富含肌理效果,更显苍劲。该系列作品参加了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并荣获银奖。
2 加工技艺
浮雕的创作通过加工工艺技巧体现材料的视觉审美。不同的金属通过不同的加工技巧和工艺程序,产生出不同的视觉美感和触觉美感,神奇美妙地创造出令人赞叹不已的金属艺术品[12]。
2.1 泥稿制作
铜浮雕一般成型后不易修改、破损后不宜修复,因此在创意阶段就结合铜本身的物理性质和造型局限性进行充分地构思考虑。鉴于此,在人物头像或胸像的制作中,建议先制作相同尺寸的泥稿,以便随心所欲地调整造型、反复修改,以塑造出人物的面部特点和解剖结构(这需要作者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与人物的解剖知识),以立体的凹凸深浅关系刻画人物脸部表情,以泥稿为铜浮雕制作的参照底稿。
2.2 金属锻制处理
锻制,古称为“冶钑”、“钑”、“钑作”、“钑镂”等,民间称为“敲皮法”、“收抛活”,浙南地区则称其为“敲排铁”。中国的錾刻、锻打技艺曾受波斯、印度和西域游牧民族影响,且现代金属加工工艺技术发展,使锻打的工艺技术有了很大飞跃,为作品创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锻铜浮雕的制作需要手眼协调一致,根据力的大小产生轻重、软硬、强弱、方向、节奏、韵律、秩序等的变化,产生相应的美感[13]。这是一个异常精细繁杂的过程:锻打前需先高温退火,使铜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达到最佳状态。铜板自然冷却之后,在铜皮的正反面画上图案,将其放在三合板上用錾子錾形(也称攒括,依画稿将线描准确地錾打在铜板上)。而后用锤子、錾子等特制工具进行反复敲打制成毛坯,先錾出大的块面和体量关系,再分小块进行敲打,逐渐敲出实坯。在造型的过程中,要把握微妙的形态走势与变化,多次进行煅烧退火处理以保证器物厚薄均匀、不产生裂缝,从而凸显出铜雕材质的审美特质和潜在的表现力。
笔者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和探索把传统的金属精雕细琢和西方现代铜雕手法相结合,探求铜雕技法的现代样式,工艺上讲究结构扎实、形态逼真,形式上注重装饰性的特点,摸索出自己的雕刻语言,尽可能使作品给人带来视觉美的享受。
2.3 找细工艺
即对锻打好的浮雕进行整体造型的精细化修正,不断调整主次关系和形体结构,使图像造型生动、做工精细[14]。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雕刻要经过许多准备阶段,然后才到达完美,它的开端和顶峰是迥不相同的[15]。”深入塑造阶段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过程,大型铜浮雕有时还需将铜皮挂起便于观察,并在铜板的正反两侧同时作业进行深入刻画锻造和调整,因为造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决定了浮雕作品的成败。精工细作,使作品结构清晰,形象逼真,这要求作者要着眼于整体作品的完整性,突出人物、动物的主要部位及精神面貌等主体,避免过分追求细节的充实和层次的丰富。
对于人物头像铜浮雕的制作而言,需要根据浮雕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工艺过程要求,运用不同的工艺手法和技巧对细节进行深入刻画,着力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使造型生动贴切、人物形神兼备。五官是制作人像的关键,眼睛(上下眼睑)、鼻、嘴角、颧骨的刻画,额头的肌肉、法令及脸上的皱纹处等要用小錾敲,逐渐深入、精雕细琢。此外头发、眉、胡须等也要细刻,并依各人的特点又有所不同,如齐白石的胡须长但稀而不密,张大千的胡须则是蓬松且飘逸……
2.4 后期表面处理
整体造型完成之后,锻铜浮雕可能会在制作过程中会留下毛刺等瑕疵,要利用角磨机、锉刀、纱布、抛光机等对其进行后续打磨抛光,还需经过仿古、做古铜、铜绿等后期的化学处理,以突显铜雕质地,增强延展性,并防止材质后续的腐蚀和氧化。
浮雕作品的表面处理方式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样式来选择。铜板表面着色和保护的处理工艺十分复杂和多样,着色的方法一般可分为涂装色、化学着色、电解着色、化学镀及电镀着色、热处理着色和鎏金、贴金等。做旧铜色彩古朴、浑厚沉着、观赏性强,人们普遍喜爱,且可提高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合笔者个人经验,为生成铜浮雕表面的铜绿效果,可在盐水、双氧水、醋、硫酸铜等酸性液体中任选一种对作品进行氧化腐蚀。由于各种溶液对铜的氧化所达到的效果、浓度各不相同,所产生的颜色各异,需要根据作品体量和拟达到的效果,将液体分次刷或喷在紫铜或黄铜皮上。而后用浓度为10%左右的稀释硫酸水洗浮雕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干透后进行表面处理上色,最后用湿布裹细沙在正面突起和需要重点突出的部位打磨光亮,晾干后打蜡或喷保护漆以防氧化,装裱完成。
3 铜浮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市场萎缩,形势严峻,目前锻造领域中存在两个困难,一是创作人员后继乏力青黄不接,艺术教育重道轻技,缺少工艺技术培养,许多创意停留在构想阶段无法落地,作品的完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工匠来完成。二是从业工匠人员素养相对较低,对作品的理解和造型掌控有一定的偏差。人才培养与市场衔接不畅,出现艺术家有心无手,工匠有手无心的现象,行业发展陷入困境。设计构思与制作工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我们不能仅仅强调技术手段而忽视了艺术表现,更不能忽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教育要推翻艺术家高高在上,而工匠就是社会底层的旧观念,打破艺术与传统工艺间的隔膜。
艺术是用来表现美的,美是心灵的源泉,作品是作者平时精神教养、艺术修养的积累,创作者要自觉地去欣赏美、发现美、缔造美,树立高尚的审美意识,使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辩证地融入作品中,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将作者的精神、思想、艺术修养、技巧、手法融入进去,贯通一气,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锻造这一传统工艺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和大众的喜爱。
中华文化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瑰丽多姿,引人入胜。继承传统并不是仿制古代艺术品,而是要努力掌握古典工艺美术的构思与技巧,并不断创新和改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创作中赋予新的雕刻内容和技法。从构思草图至精心雕刻使作品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这样雕刻出来的作品使人爱不释手。继承传统、拓展创新是我们的使命,传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吸收西方世界的艺术精华,与时俱进。艺术的探索没有止境,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知识和涵养,用熟练的技法、新颖的构思、独特的风格、丰富的感情来表达自己的艺术品位,使作品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1] 巫思超.浮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J].雕塑, 2016,(1):60-61.
[2] 王昣.现代装饰浮雕艺术的应用与实践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4-195.
[3] 梁川.碰撞之美——感悟锻铜浮雕的教与学[J].装饰, 2010,(4):78-79.
[4] 洛鹏.当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社会性[J].艺术评论,2015,(6):125-127.
[5] 黄勇,张卓燕.写实人物浮雕技法初探[J].科技资讯, 2006,(24):169.
[6] 林伟星.畲族银雕审美意象与创作方法探析[J].雕塑, 2016,(6):57.
[7] 吴盼尔雅.雕塑艺术与诗意人生初探[J].雕塑,2016,(4):66.
[8] 杨成寅,刘开渠.对雕塑美的追求和理论分析[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14-15.
[9]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1981:261-263.
[10] 薛仲生.金与火升华的艺术——浅析锻铜浮雕的构思创意与制作工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1):107-108.
[11] 王民福.浅谈金属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97.
[12] 周尚义.金属雕塑[M].原守俭张雨人装饰雕塑设计.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175.
[13] 张家焰.力的作用产生的美感——试论金属锻造艺术[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1).
[14] 魏峰.心摹手追——对锻铜浮雕创作与工艺的思考[J].雕塑,2008,(6):60-61.
[15]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6.
叶一帆(1962-),男,温州市佳洋广告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师,大学本科。
E-mail:1162316380@qq.com
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