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谁说学问不能开玩笑

2017-03-05◎一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秦穆公孔融秦军

◎一 笑

历史上最开不得玩笑的便是做学问,可苏轼在写东西时却显得很随意,甚至和老前辈欧阳修开起了玩笑。

苏轼的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在激赏之余问他典出何处。苏轼明知出自《礼记》,却说出自《三国志·孔融传》。欧阳修不明其理,回去一查才发现《孔融传》里有“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的句子。

这本来是孔融讽刺曹家父子夺人所爱的玩笑,但结合苏轼的文章,却暗含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和传说中的圣主尧帝相提并论,并把执政大臣和中国首位大法官皋陶等而视之的意思。一代宗主欧阳修醒悟之后大叹,读尽天下书,活用古今事,这才是绝顶才子的唯一标志。

这种游戏书林的做法让已受“二程”理学影响的南宋文人杨万里大呼不解,认为苏轼至少是用错了典。

苏轼在读《诗经·黄鸟》时对秦穆公拿三员大将殉葬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奇论”。他说,当年这三人率领秦军在崤山大败于晋国,三人丧师被俘,使国家蒙受耻辱。秦国从上至下皆曰可杀,但穆公却不忍,继续留用三人,可见他是珍视人才的。那么三将军包括子车氏三贤等人的殉葬,很可能是自愿的,是出于对穆公的真心热爱。

其实稍微翻翻《战国策》就不难发现,秦国众臣完全是中了穆公的圈套才做了牺牲品的。秦穆公在死前不久和大臣们置酒高会,趁众人酩酊大醉之际诱使大家签下了“从游地下”的生死状。这样卑鄙的做法可谓史无前例。至于他对三大将,也完全没有任何珍视的念头。当年殽山大败,穆公哭祭秦军时未尝没有动过杀心。之所以刀下留人,一方面是要让他们活着继续背战败的黑锅,另一方面是为稳固自己刚刚到手的大位,为将来留下翻盘的筹码。等到他行将就木了,干脆旧账新算,杀个痛快。

聪明过人的苏轼怎么看不出穆公的打算?他之所以一反常态地发出酸腐气十足的谬论,是因为乌台诗案刚过去,神宗严重怀疑他的忠诚度,甚至派太监乔装去听他的梦话,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于是苏轼拿出“狡黠”的智慧见招拆招——你不是怀疑我不忠吗?我就做翻案文章,给你树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榜样。还偷听?正能量晃瞎你的眼!

苏轼不仅会翻案,还会搞促销。有次苏轼请僚属喝酒看戏,本来应该宾客尽欢,可他坐在那儿摆出一副棺材脸。正在众人纷纷揣摩他的心思时,舞台上起了乱子。一个演员持棒追打另一个演员,叱问:“内翰不笑,你还配拿‘一级演员’的工资吗?”被打者避无可避,突然爆句:“非不笑也,不笑所以深笑之也。”

刚才还脸色阴沉的苏轼撩髯大笑,连连叫好。过了半晌大家才意识到,刚才演员的那句话是活套了苏轼的成名作《王者不治夷狄论》中的“非不治也,不治乃所以深治之也”。这可是北宋“花钱买和平”的外交策略的一大总结,而且是很能“挽回面子”的总结。很难想象,没有作者的提前安排,没什么文化的优人会突然想到这句点睛之笔,并在一番酝酿后适时抛出。可以说,演员不只在台上,台下也有一个,还兼着导演。

同样是文章,在杜甫手里是盛世挽歌,在李白笔下是登仙雅乐。在苏轼那里却能拍马,能自卫,还能搞促销,这正是苏轼的可爱之处。

猜你喜欢

秦穆公孔融秦军
孔融让梨
看,秦军的炫酷装备
爱马说
“秦军”是如何炼成的
趁火打劫(下)
不懂就百度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孔融不让梨”现象下的体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