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多元、互动、融通”艺术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认知及理解
2017-03-04李金涛
李金涛
【摘要】全球化思想、理念、知识与智慧共融共享的信息化革命时代,“跨界、多元、互动、融通”的共识之艺术教育理念和思想,已深刻影响当下国内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影响着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创新趋向,对课题化进行概念解读,结合教育思潮从其具体呈现形态及走势综合分析各自其特点,将为艺术设计专业课题化教学思维理念、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起到引领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跨界;多元;互动;融通;课题化
信息化革命,注定了新时代是一个全球化思想、理念、知识与智慧共融共享的时代。“跨界、多元、互动、融通”的共识之艺术教育理念和思想,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艺术设计教育交流及联动性也日益频繁,不少的学者都做了深入的探析。
一、艺术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解与认知
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表现的完美融合成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信息化的今天,国际交流合作频繁,跨专业的学科改革、基于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的艺术、实用、科学为主导,“课题化”教学为依托的产、学、研、用跨学科的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成为时代的主流。主要体现:1.重视传统绘画基础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互通:2.延续中外艺术院校中包豪斯学院所强调的艺术与技术结合,工作坊式的实用技术及造型艺术协同发展:3.“跨界、多元、互动、融通”共识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多元互动,和而不同,依托“课题化”教学,探索产、学、研、用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化,一词本身汇集了多种教学与学习模式,如发现式、合作式、现象分析式、自主式、探究式等,由此,艺术设计专业“课题化”课程目标、研究方向,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和思路,集中或分组进行协调调研和系统化教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教育改革研究很有必要。站在网络化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前端,放眼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艺术设计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单一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将课程与“课题化教学”整合,设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教学研究,智慧施展、自我探索、协调发现与创作的“课题化教学”研究创新实践教学,课题带动行业发展,致力产业驱动,科研促教学,教学辅科研,理论付诸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用一体良性秩序循环常规教学。
二、艺术课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呈现形态及走势分析
如今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多重视技能表现及社会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会相应的受到当代西方美术设计教育的中关于“创意概念”的导入,由此,我们会发现国内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创意的核心教学观念,而本文中的课题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国内技艺层面的挖掘,同时也是对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理解。如国内在很多艺术设计教学中会相当看中学生课题化教学中具体的造型及技术表现能力,是否有一定的审美哲学,是否存在对作品完整性的理解,是否蕴含着专业基础的相关知识,通常会在艺术绘画及造型层面,国内有很高的要求,反之,西方美术教育会相应重视艺术的嗅觉、艺术的敏感度,独特性的艺术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现实及文化背景是他们所关注的。故笔者认为在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及认识环节,教学中,并不在于对某一种方式的倾向及喜爱,更多的是一种包容共勉,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在课题化最基本的造型艺术表现力层面的基础上,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修养,对艺术题材的认知及鉴赏能力。由此,我们需要在这样一个大的“跨文化”教育背景下。仔细挖掘艺术课题化教学背后所呈现的形态及走势,很有必要。
(一)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认知及理解之跨界
跨界,不只是国家与国家艺术层面沟通的桥梁,更应该涉及到艺术设计教学的诸多层面,如专业与专业领域的突破,艺术本身就是和而不同,浑然一体的文化意识形态,课题化教学中融人的不只是传统绘画艺术、现代古典造型艺术的延续,更应该重点关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文化意识、观念形态、行为艺术、装置与展示等等,重视艺术中平面视觉维度想多维度空间的转化,过度到影视、新媒体艺术的幻化,重视课题专业领域的丰富性及时代性,将传统的绘画或古典艺术作为一种边缘学科对待,虽然并不理智,但对其保留并重视专业间的交流及合作,相互穿插及沟通,以最新的艺术形式取代守旧的艺术形态,不断的更新换代,以原有的艺术语言形态用新的语言形态方式进行解读,势必成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主流。
(二)艺术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认知及理解之多元
课题化,一词本身汇集了多种教学与学习模式,如发现式、合作式、现象分析式、自主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课题的多元、教学方式的多样,注定会给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更为饱满的活力,然而创造力这一次本身是对课题的极高挑战,艺术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思考的是不只是停留在授之对象主体个体的自我价值认同、个性张力的体现,具有道德素养的行为个体,更应该着眼教学环节中所呈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创造性。一方面,允许个体的差异化,在课题拟定环节,允许学生自主命题,根据爱好和习惯,去选择适合的艺术自我表达方式,体现个体人格、构架身份及艺术表达中自我与他我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作为传授知识,并进行课堂教学引导的教师更应该在诸多环节中,思考教学方法如果停留在教师个体的自我表达,想必对于接受者的理解会存在诸多中艺术形态展现方式,故教学的策略性思考还在于自身对每个个体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的植入,如对那些好奇的个体,尽量以吸引其独特的视角方式进行发现式教学,对于沟通力强,能不能安排团队的协作创新,而对于一些独立性高强的个体,是否应该进行个体的引导,让其自主创造。多元的时代,注定了多元的个体,多元注定允许差异性的存在,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进行不同个体的思维启发及引导,对症下药,将有助藝术设计教育观念与技艺的进一步和谐及升华。
(三)艺术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认知及理解之互动
互动,是双方的沟通与方式的表达。互动性教学,曾关注师生之间的观念分享,艺术表达的相互触碰,强化教师与每位个体的接触、交流、表达、交换形成观念上的融通及触动。随着开放式网络课堂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会关注到艺术设计教育课题化观念的在众多国内高校不同的教师个体中都有明显的差异性,开放式课堂的设置,让我们有接触到更多多元的知识领域,同时也对教学模式有了重新的认知,不同高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自然而然成为推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事业能否前进的动力,艺术的教育是在于对人的个体差异教育,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关注最新的设计资讯,艺术观念、对任何的艺术抱着一种尝试、学习并批判的态度去接受,学会如何创造艺术,更应该懂得如何批评艺术,对艺术提出要求及需改进之处,这种观念上的转化,观念上的改变,通过特定的课题主题创造特定的艺术作品,同时也通过艺术设计作品反思课题的设计命题,两者之间相互批判,通过参与及研讨、团体讨论的互动式方法,寻找课题的深入跨界及文化层面思考。例如,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中,我们希望在课题化的设定环节,仔细倾听每个人的心声和观念,分享他们的文化性思考及艺术表达的方式,课堂的讨论是为了激发个体之间的矛盾及差异,是为了触碰更多艺术创作和创造性表达。
(四)艺术课题化教学模式的认知及理解之融合
融合,教学中我们中是在寻找不同的艺术形态观念的融合,理性诉求的艺术策略与感性诉求的艺术策略在本质上是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在两者之间寻找合理的中间值,寻找两者之间的矛盾点,找到共通之处,以及最终的目标一致性。这些都是在艺术课题化教学环节中,经常会反反复复的拿出来思索的,课题化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希望设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教学研究,智慧施展、自我探索、协调发现与创作,以课题带动行业发展,致力产业驱动,科研促教学,教学辅科研的融合,理论付诸实践的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用一体良性秩序循环融合,这种意义上的融合,是对课题智囊团,最终艺术作品呈现的统筹规划,目标一致性的表达,是对集体智慧提炼后的浓缩,所以在课题化教学中,设定主题教学策略方向的大框架下,进行逐个个体差异的融合比较,通过不同的文化探析去达到一共共同的终极课题呈现,也是融合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题化教学”的认知与理解,全面研究课群组课程其内在理论及模式,进行品牌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对日常中频繁接触的新媒体催生新思考、新思想,师生合作共同创造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过程,课题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研究,最终不只是传统意义上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的直接告知,而是对艺术设计文化及理性思考。
“跨界、多元、互动、融通”的共识之艺术教育理念和思想,是时代的主流,同时也是未来空间需要思考的开放式网络课堂的设定,如何更好的将艺术课题化教学融入到课堂的内外,艺术教育需要课题植入,同时需要进一步思考课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呈现案例实证,希望所有的艺术设计工作者们共勉,进一步关注课题性教学的内涵理解及未来教学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