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7-03-04鲍建荣
鲍建荣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面貌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变,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目前仍然注重分数、成绩第一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效率低下。本文试从讲究课堂问题设置、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方式入手,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个性解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學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如何合理进行阅读教学,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驱动,不少教师陷入对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解的误区。
一、存在的误区
1. 教师单向的讲解介绍,忽略了学生自读过程
有的老师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将文本读过了,就该听老师的提问和讲解了,然后就是将学过的知识“记住”。这样的教学过程“简单而粗暴”,在这期间,学生并没有真正充分地阅读文本,与文本之间没有真正的对话,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独特的自我感受。他们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虽然有一部分老师在“新课改”的学习中认识到要相信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但为了既要“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又要赶进度,“提高效率”,以应付考试,所以不得不既给学生划分了学习小组,课堂设置讨论的环节,又摆脱不了老师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解的模式。
2. 对阅读基础知识进行“大题量记忆训练”
为了应试,许多老师使用“阅读题海”训练,力求让学生做尽可能多的练习题,以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实现高分的目的。但这就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快乐,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显得枯燥无味,使学生本来对知识的热情变得麻木而冷漠,使得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即使用尽浑身解数——又是花哨的幻灯片,又是唱歌,又是学生的即兴表演,又是教师的动情落泪,可是学生却毫不买账。过度饱和的背诵等记忆训练,使得学生早已对语文阅读产生厌倦感。
3. 老师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方法的指导
相当一部分的语文课堂是以“听”、“记”、“背”为主,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缺乏阅读方法的训练。所以经常出现学生面对课内阅读滚瓜烂熟,可一旦遇到课外阅读就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更有老师经常在考前利用不少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题题型分析、答题技巧等训练,考后又对试卷中的阅读题进行讲解,哪道题应归为哪类题型,是考试前讲过的,甚至责备学生为何一到考试,遇到灵活一点的题就不能变通,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这样的语文不是学生心中的语文,学习起来也没有动力,想要下苦功夫却没有方法。
为此,笔者试从讲究问题的设置,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入手,谈谈提高小学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性的策略。
二、设置好的问题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急需状态,巧妙地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心中不断涌出疑问,激发学习内在动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设置好的问题呢?每篇课文的讲解要设置少而精的“主问题”。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先来看一例:
《索溪峪的“野”》的首段是:“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请同学们根据“索溪峪”来概说课文内容:“课文写了……”请同学们抓住“野”字来分说课文内容:“作者介绍了——野。”请同学们突出“只”字来感悟课文内容:“……美……美”这是《索溪峪的“野”》中的“说读”,其目的是反复地、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内容。
这是富于智慧的话题设计,抓住文章首句中的三个字让学生反复“说读”课文,每一次的“说读”都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活动的条理清晰,学生的思维灵动,课堂的气氛热烈。
“主问题”的设计,有以下作用: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利于在教学中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有利于课堂教学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局面的形成。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绝不是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领悟、理解、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切忌用分析传授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切忌以先入为主的理解强加在学生之上;切忌用标准答案规范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的学科,同样的意思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字就有不同的排列组合。
除了一些基础知识,对文本的理解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很多老师之所以还在进行着“传统”的灌输式、强加式的教学,还在拘泥于教参和练习中的“标准答案”,根本就是因为备课不够充分。在最近这一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受十分深刻。
比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有一篇梁衡的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上课时,笔者要求学生找出哪些句子体现居里夫人的坚定、刚毅、执着的追求,并说出感受。本想着学生找不全句子,体会不到居里夫人的精神美,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却让笔者出乎意料甚至欣喜若狂。
例如,“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师:这0.1克镭你读出了什么?
生1:我读出了时间的漫长,三年有九个月多么长啊,我可能坚持不了。(其他学生哈哈笑)
生2:我读出了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前面文中提到了破棚子,烟熏火燎等等。
生3:我读出了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4:我读出了居里夫人的锲而不舍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她是多么有毅力啊。
生5:由于她的科学的执着,还有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使得居里夫人有惊人的发现并提炼出了0.1克镭。
生6:我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坚强与刚毅。
生7:我还感受到了因为家人的支持,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那种无私奉献,默默地工作着。
以上的回答虽然不够严谨,但却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
有时候,即使是教科书里的文章,看似是权威的编排解读,教师也不能一味地盲从,对于学生的个性理解和质疑也不能蛮横地打断。有时候学生对文本看法看似不合标准答案,却隐藏着合理的因素。他们不是一窍不通、不知应变,也不是故意为难老师,让人难堪,而是教师平时并没有真正尊重过他们的思想,真正思考过他们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没有吃透文本,备课并不充分就匆匆上阵,以致上课时有时自己就手忙脚乱。
语文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这种有趣就在于,同样的话,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意思,鲁迅当年评价《红楼梦》就有一段经典的文字:“《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反过来,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写出不同的文字。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个性理解。语文阅读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个性阅读。要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尊重他们,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直接的交流,允许或者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入境,入情朗读,感悟文意,体会情感,悟出精髓,逐渐熏陶出个人的阅读品味,升华阅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