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2017-03-04鲍桂楠柯晓扬

职教论坛 2016年33期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动机

鲍桂楠+柯晓扬

摘 要: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分别测量了230名高职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学习动机水平。结果表明: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状况良好;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年级、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差异不显著,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就如何培养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出了具体建议,有利于指导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动机;高职生

作者简介:鲍桂楠(1971-),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行政管理;柯晓扬(1964-),女,江苏南通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委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研究与实践——以焦点解决模式的视角”(编号:JSNZJ201626),主持人:柯晓扬,张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26-03

对于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FTP)的理解,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Husman和Lens[1]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是指人们如何考虑将来,他们计划将来到多远,将来的内容,以及将来形象的现实程度。实际上,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一种对未来可能自我的意识。以往的研究发现,它对人们的成就动机、工作价值取向、自我监控等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标的一种力量,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以往的研究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的人,学习动机越强,为了取得好成绩,愿意在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并能从当前追求未来目标的行为中获得满足。

目前,国内对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多以普通本科生为主,专门针对高职生的很少。而实际上,高职生因其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需要教育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大学阶段是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和培养高职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有助于加速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意义重大。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拟采用数据分析法深入研究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南通某高职院校随机抽取230名被试进行了施测,有效问卷210份,其中文科学生72人,理工科学生138人,大一学生69人,大二学生77人,大三学生64人,男生71名,女生139名。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采用宋其争[2](2004)编制的《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该问卷由20个项目构成,包括未来意象、目的意识、远目标定向、未来效能和行为承诺5个因子。问卷采用4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记1分到完全符合记4分。以往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采用由朱祖德等[3]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中的《学习动机量表》,包含6个因子累计30个项目,6个因子分别是学习意义、学习焦虑、学习控制、外在目标、自我效能和内在目标。该量表采用六级评分,从“非常不符合”记1分到“非常符合”记6分,各因子得分为该因子所包括项目的得分相加的总和,得分越低,表明该被试在该因子上的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三)数据处理

问卷施测结束后,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一般状况

研究发现,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平均得分为57.388±8.507,在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五个因子中,目的意识、未来效能因子得分最低,未来意向、行为承诺因子次之,远目标定向因子得分最高(见表1)。

表1 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各维度得分

(二)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差异性分析

表2分别考察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和年级差异存在于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之中: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更高年级的学生,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大一到大二下降显著。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专业差异不显著。

表2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注:*F值,P<0.05;**F值,P<0.01;***F值,P<0.001;以下同。

(三)高職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变量与学习动机变量相关显著,并且其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232**),由表3可知,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的学习控制、外在目标、学习意义、自我效能、内在目标五个因子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学习焦虑因子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分析与讨论

(一)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整体及差异性分析

1.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总体情况。本研究发现,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每题平均得分为2.823,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五个因子得分由低到高依次分别是目的意识、未来效能、未来意向、行为承诺、远目标定向。这说明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状况良好,在展望未来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认识、情感以及行动的倾向,他们倾向于设想长远的人生目标,能主动展望未来发展,形成有意义的未来规划与设想,并据此为指导,将目标付诸于实际行动。但他们缺乏明确的生活目的,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美好的明天,不能主动创造未来的发展。

2.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发现,性别差异存在于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中,女生显著低于男生。这可能与男生和女生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不同的性别所面临的社会期望不同,有关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性别差异的研究也发现[4],女性则对未来的家庭、职业等较感兴趣,而男性对技能、学识、长远未来展望等方面更擅长,所以,女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低于男生。

在年级指标上,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大一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最高,年级越高,未来时间洞察力反而越低。可见,一年级学生对未来自我的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未来,具有更积极的未来可能自我的意识。但随着年级升高,他们逐渐认识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变得更为务实,因而未来时间洞察力显著下降了。

从专业上来看,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差异不显著。庄妍(2009)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可见,本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国内学者黄希庭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性,因而与所学专业无明显关联。

(二)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越高,学习动机越强;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越倾向于设定长远的人生目标和蓝图,对未来可能的自我意识也较为积极,越认为自己有能力创造美好的明天。以Simons为代表的团队通过系统研究也发现[5],FTP与动机、深度学习均有密切关联。由此可以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影响个人动机信念的重要指标之一,他们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

四、增强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思考

(一)增强学生自我效能,促进学生积极的自我探索意识

高职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经历了更多的学业挫败,在学业上容易缺乏信心。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境设计等多种形式,运用体验式、探讨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分享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事例与感受,如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情,无论大小,至少坚持一周;要求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发扬光大并信守承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写感谢信,打感谢电话,并做感谢拜访等,这些小活动的融入有助于学生增强积极体验。其次,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耐心启发学生,循循善诱,鼓励他们前行中的每一次进步,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学生身上存在哪些问题,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业、生活中的每一项进步,发现他们的优势领域,促进学生在学习上找到自己的长处,产生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未来可能自我的积极意识和对未来的信心,促使个体将目标付诸于行动中,从而提高其未来时间洞察力。

(二)强化学生目标管理意识,鼓励学生制定适合的发展规划

未来时间洞察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未来目标的设定,因此,学校方面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职业辅导服务,鼓励学生多与目标领域的专业人士接触,了解未来的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未来的职场工作环境等;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测试、360度评估法等认识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通过规划大赛、小组讨论、模拟招聘与面试等前瞻性地搜索或发现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从而更准地定位;学会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设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路径缩短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学会运用SWOT策略分析等科学的方法制定行动方案,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理想,从而强化学习、工作与未来之间的对接,进而增强其未来时间洞察力。

(三)引导学生科学进行时间管理,增强学生将目标付诸于行动的能力

时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一天24小时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同的。但由于管理的不同,时间可以使一个人在青春时光里成就梦想,也可以使人转眼间青春逝去,一无所成。对待时间的态度和时间的价值观念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而行动,然而许多高职生因时间安排不合理,平时不能很好地自我约束与管理,考试前临时突击,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引发学业问题,影响其对未来的认识与发展。作为教师,应让学生理解时间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其时间意识和时间价值感,引导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学会积极主动地监控时间。如事先计划安排、设置目标和优先级、记时间日志、根据事情重要性来排序并据此分配相应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完成期限、严格执行计划、加强结果检查等,增强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的行为习惯,使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或与长期学业目标发生冲突时,做出科学的时间决策,及时将目标付诸于行动,以提升其未来时间洞察力。

参考文献:

[1]Husman, J.&Lens, W.The role of the future in student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7,34(2):113-125.

[2]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61.

[3]朱祖德,王静琼,张卫,等.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60.

[4]覃开意.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及学习策略的关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1-38.

[5]Simons J,Vansteenkiste M, Lens W, et al . Placing motivation and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theory in a temporal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4,16:121-139.

責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高职生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高职生自我容纳与容纳他人调查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Factors Influencing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Non—English Maj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