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领导学校

2017-03-04李德方基国林

职教论坛 2016年31期
关键词:校长领导高职院校

李德方+基国林

摘 要: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资料,综合采用样板的组织类型和编辑的组织类型方法进行编码并统计,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校长在领导学校过程中主要采用“示范——合作”、“权力——强制”和“借力——激励”等三种策略对下属施加影响,具体包括“理念引领”、“以身作则”、“制度化”等十五种影响方式。经原始资料检验法验证,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长;领导;影响策略;影响方式

作者简介:李德方(1968-),男,江苏理工学院研究员,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国林(1969-),男,江苏理工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管理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4YJA880015),主持人:董存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46-08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后大众化时代,特别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使高职在原有基础上更好地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挑战。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长的作用,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能力,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举措。

领导力(Leadership)是影響、激励并使他人能够为了所属组织的效能和成功作出贡献的能力[1]。领导力的大小实质取决于其通过适当方式和策略影响他人的能力。换句话说,影响力是领导力的核心,而影响力的大小又往往取决于领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式。这些方式有些是管理者普遍采用的,有的则是个别领导者特有的。这些影响方式中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方式则称为影响策略[2]。Kipnis等人(1980)通过经理们如何影响组织成员的方法搜集,得到了七种影响策略,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合理化、硬性指标、友情、结盟、谈判、高层权威和规范的约束力等。Jon L.Pierce等人(2003)则把所有的影响方式归结为理性劝说、压力、吸引力、交换、逢迎、联盟、鼓舞、协商[3]。谢晓菲、陈文锋(2002)在回顾Kipnis经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26名企业管理人员施测,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得出其影响方式:分别是个人风格、权力规范和相互关系等三种。林天伦(2011)按中小学校长是否借助正式职权和学校规范,将校长影响方式分为权力影响方式与非权力影响方式两类。前者指校长依靠组织授权的正式职权和学校规范施加影响的方式。后者指校长通过自身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影响师生,分为支持关怀、愿景榜样、联盟合作、激励鼓舞、理性劝说、交换指导、智力启发等。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探讨高职院校校长通过何种影响方式实施领导行为。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迄今为止的领导影响方式研究中,大体可分为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两种范式。前者往往通过调查研究法来收集数据资料,再通过数理统计归纳得出结论。这种范式假定我们能够测量变量,且变量和其他要素有着固定的关系,认为“事实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就在那里”,因此研究的过程就是人们发现和检验事实的过程。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是在批判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对于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它对“事实”的看法是,认为“事实”是特定环境中的人们所共享的意义建构,不是实证主义冷冰冰的“纯客观研究”能做到的,因而它特别注意倾听人们用来理解不同事件和现象共同意义的语言,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研究。客观而言,上述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利弊,如解释主义在克服实证主义罔顾教育中人的“主观性”和“价值性”缺陷的同时,却也回避不了其对“当事人”意义解释的过分尊重所导致的相对主义。事实上,作为复杂科学的“教育”,对它的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不是任何一种研究范式可以单独做到的,因而必须在教育研究中倡导多元的方法论,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4]。领导者影响方式归根结底是行动作用的结果,而行动又是思想的派生物。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校长影响方式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听其言、观其行”。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是由McClelland于上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开放式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又称关键事件法)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BEI最早用以进行心理测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您当时是怎么想的?”“您是怎么对他说的?”“您采取了什么措施?”等,收集被访者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实际”信息,而不是假设性的或抽象性的行为举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所需的客观真实。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资料。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施测

从理想的角度出发,一项研究如果能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那么其研究结果的误差相对就会更小。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时间、经费等),“无论什么研究方法,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对研究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研究”,[5]因而科学的抽样方法对研究精度的保证就显得尤其重要。尽管遵循“随机化原则”的概率抽样对总体代表性最高,但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实施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境内担任“一把手”正职校长具有一定年限的16名高职院校校长,包括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各8名(见表1)。然后对访谈对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录音,访谈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实际访谈录音时间最短的59分钟40秒,最长的2.5小时,平均访谈时间1.5小时。

表1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备注:F1指第一个访谈校长,F2指第二个访谈校长,以此类推,F16指第十六个访谈校长。

(三)编码与统计

编码就是将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按照既定的程序和研究设计进行转换,使之有利于分析和表述。毋庸赘言,编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质量。按照William L. Miller和Benjamin F.Crabtree(1999)的观点,对于原始资料的编码有三种理想化的组织类型,分别是样板、编辑和融入/结晶化。

样板的组织类型类似于内容分析法。在开始阅读文本资料前,首先界定思考单位、设计编码表。编码表的设计可依据文献分析、课题组的讨论、先前的研究、或使用其他组织类型分析时所得的结论。之后,依据编码表对资料进行登录。该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也更容易对原始资料进行聚焦。编辑的组织类型则类似编辑的工作方式。事先没有编码表,而直接进入文本,逐字逐行进行开放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那些最贴近研究主题、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概念化、设立码号,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出编码表。融入/结晶化的组织类型强调研究者的直觉与反省。它要求研究者完全浸入文本之中,在不断反省之后“出现对于资料的一种直觉式的结晶输出”,并通过融入与结晶化的反复循环,达到诠释的目的。这种方式对研究者个人的素质要求很高。

不难发现,上述三种组织类型各有利弊,其中样板的组织类型虽易于操作,但却难以避免重要概念信息遗漏的可能;编辑的组织类型和融入/结晶化的组织类型虽可使信息较为完整,但操作上比較困难且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高。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样板的组织类型和编辑的组织类型方法进行编码,即首先将先前文献分析和前人同类研究的部分结果作为编码的概念依据,设计出编码表(见表2)。实际编码时又不完全依赖于事先确定的编码条目,将访谈文本中与研究主题密切关联的内容信息逐句逐段摘录并进行概念化处理,产生新的编码条目,直至完成整个编码工作。事实上,本研究最后获得的开放式编码多达162个,关联式编码15个。运用excel软件对高职院校校长对下属的影响方式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

三、研究结果

采用组合的编码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首先对整理出的访谈文本逐字逐行进行阅读,采用主题分析与内容分析的方法,将与本研究主题最为贴近的影响行为进行分析提炼,初步形成“创新理念”、“顶层设计”、“开设讲座”等开放式编码162个。其次,根据形成的开放式编码的内涵特征进行归类综合形成“理念引导”、“以身作则”、“独断”等15个关联式编码。研究表明中国高职院校校长对下属的影响方式呈多样化态势,按照其性质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种策略。

(一)“示范——合作”策略

顾名思义作为一名校长,在领导过程中注重自己言行的示范效应,同时采取与下属进行合作的态度以获得对方服从和支持。具体方式包括“理念引领”、“以身作则”、“协商交流”、“结盟”、“迎合”、“包容”等。按照出现的频次高低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理念引领”、“以身作则”和“协商交流”。

1.理念引领。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能独立思考,针对具体实际采取创新举措并落实在行动中,包括“理念引导”、“理念运用”、“理念灌输”等开放式编码条目。共有13位校长78人次在阐述的关键事件行为中有所涉及,占受访校长总数的81.25%,由此可见这是受访校长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影响方式之一。

“我个人觉得,我在服务这个学校的时候,已经逐步是在用思想、文化、理念来,或者说叫管理这所学校,来引领这所学校”。(F9)那么他的理念是什么呢?“这么多年来呢,我逐步形成了一个教育理念:幸运教育理念——就是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学生感到幸运,让教师感到幸运,要让社会感到幸运”。(F9)

当然,有的校长在访谈中并没有言及,但在实际领导行为中却体现了“理念引领”的特征:“做课程呢,我们学校我有一个顶层设计,我自己总结是叫‘3、4、5、6。‘3就是我给教师做过3次讲座,讲‘大众化教育下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我反复给他们强调的就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特别我们现在是后大众化阶段,马上就要普及化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分高的学生到本科院校去了,文化分低的到我们这边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F1)这位校长理性剖析了高职面临的形势后,对学校的使命目标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即在“后大众化”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不是淘汰”。(F1)同样,在这样的阶段,民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什么?“我感觉到,现在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经不是基本需求,现在是一种品牌的需求。”(F4)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来管理高职?“实际上就是在我们讨论工作、讨论活动、部署工作的时候,就不要就工作而工作。就像我刚才以景观为例一样的,就我们在譬如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指导思想、你的观念是什么?是一清二楚的。”(F9)

2.以身作则。校长在管理过程中,与大家一道行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榜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效果对下属产生影响。这也是校长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共有16位校长64人次具有这种影响行为,占调查校长总数的100%,也就是所有的受访校长都是这样做的。具体体现在校长能够根据形势“准确判断”,善于“捕捉时机”、“善于谋划”,为了目标的实现“全力以赴”,“身先士卒”、“亲历亲为”。

“在骨干①申报时候,它是一次遴选,100所一次遴选,那么一次遴选相对来讲个数就比较多一点,机会把握好的话,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当时我就班子里面定下来,要尽一切可能,要搭上这班车。”(F10)

该校长首先根据国家骨干院校申报的总体情况准确判断出只要努力是能够“搭上这班车”的,随后迅速行动。“当时我还在北京开会,在天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去看我们的参赛选手。6月30号,这个通知从教育厅刚出来,我就赶回来,从6月30号开始就是搭班子来做申报的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该校长与大家一道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精业求精、执著努力。“整个答辩材料的准备,包括这个PPT的制作,我记得为了一张PPT,我跟我们几个校领导,还有我们这个艺术系的老师,为了一张PPT讨论了一个晚上,”(F10)最终如期实现了目标。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另一位校长身上,“当时我来了以后,2010年正好赶上搞第二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就是示范工程,前面搞了100所,后面全国再搞100所国家骨干,这个荣誉是非常巨大的。”“当时我接到通知后,就立即把教务处长、科研处长以及相关的系主任找来学校开会。怕时间来不及,我们就住在隔壁宾馆里加班,把宾馆租下来,干了一个半月,不许回家。”与大家一同努力的同时,该校长还善于谋划,“我们打了两张牌,一个是区域牌、区位牌,一个就是特色牌。这两个牌打的现在看是很成功的”。有了这样的一系列行为,那么结果也就不难预期了,“最后通过省里到教育部答辩,说通过了”。(F15)

在访谈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整个方案的设计,框架,基本上是以我为主的整个校长室团队……,整个推进和操作实际上很多事都是我自己亲历亲为”,(F4)“我感觉到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头人,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你自己要正。你什么时候都要身先士卒,你不能够说要大家给我上,而是你要跟我上。无论是我们在处理和拆迁户的矛盾的时候,我们在碰到一些关键的有一些风险的时候,你一定要冲在前面,至少你要到现场。而我呢,一个是冲在前面,第二个肯定都是在现场。”(F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经做过一项经典研究,其结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我们自身的行动,中国有句俗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达的也是同样意思。通过访谈不难发现,在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和复杂问题上,这些校长通常是身先士卒与大家并肩拼搏,用实际行动施加着影响,而这样的影响效果无疑也是最好的,正如孔子所述,“其身正,不令即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协商交流。即遇到问题时能够征求组织成员的意见并进行讨论商量,包括“征求意见”、“沟通”、“研讨”等条目。共有13位校长27人次具有这种行为。

“我们在做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这个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的校训也好、校风也好、学风也好,开始这些我们是在全校老师大家讨论征集,包括退休教师,我们在退休教师当中也在发动。”“这个东西呢,我觉得不能少数人就几个校领导讨论决定,广泛的讨论、征集,实际上就是在逐步的统一一种认识,这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过这种广泛的讨论,我们几上几下,慢慢地老师他们能够认同这种做法,他们也有了一种对你的认可”(F5)。“我们一般碰到问题的话,我很少个人独断,有什么问题,我们指挥部有个办公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集中起来开会研究,经常如此。”(F6)

伦西斯·利克特(1967)曾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类管理系统的主张,其中“系统3型”即“协商型”。在这种组织中,上级和下级沟通往往很好,横向沟通也大多较好,较少有筛选和歪曲信息的倾向发生,上级往往在讨论以后才明确目标并发布指令,因而有助于落实并实现组织目标。调研结果表明,八成以上的受访高职院校校长在领导行为中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声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决策。

(二)“权力——强制”策略

包括强硬、直接的影响方式和温和、间接的影响方式。前者有“制度化”、“独断”、“坚持原则”和“公开奖惩”等,后者有“以理服人”和“合理授权”两类。

1.制度化。指校长在领导工作中制定规章并执行,包括“建章立制”、“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和“运用规则”等开放式条目。这也是校长较为常用的影响方式,共有10位校长28人次涉及。

“我任用了六个干部,前三个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十来项程序。首先把职位和条件公布出去,然后开大会号召,符合条件的都给我报名”。(F8)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以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规范学校的管理体系,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建章立制”,“《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我专门直接起草来做这件事情,跟大家进行研究探讨”。(F11)

“我们刚刚出了一套《非事业编制分类管理办法》,这次制度全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非常平等,而且对稳定非事业编制人员,提高他们待遇,稳定他们的情绪起到非常好的作用”。(F4)

上述校长在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管理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制度进行管理,所谓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6]。美国经济学家诺思也持同样的观点: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这些规则、程序和规范的直接作用就是减少不可预见的行为和机会主义。制度具有刚性特点,制度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负面作用,保证公平,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保证组织意图的顺利实现。

2.独断。指校长运用法定性权力直接要求对方服从,包括“明确要求”、“明确指令”、“强制推行”等开放式条目。与Kipnis影响策略中的“硬性指标”以及Jon L. Pierce所说的“压力”相似,也属于国内学者谢晓菲等人归纳的“权力规范”范畴,即利用法定性权力或压力强制要求下属执行。

“我们有些中层干部,工作上我从来都不留情面,还有一些自己有些过分的要求在我这都行不通的。”(F6)——这是对干部队伍的管理。

“我经常推门听课,……我推门听课就是看看我们老师的原生态,他们教学的状况,他们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感受。同時通过这个推门听课也认识老师。后来我也讲到,我说我这个推门听课是感受到的自然状态,但它又是提升后的自然状态——因为老师都知道我可能随时要推门听课,所以他们一般就不敢太随意上课、不准备就上课,他经过他的准备再上课,就是这个原生态也是提升后的原生态。所以给大家一种紧张感,给大家一种可能要检查的感觉。”(F8)——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

“比如我们的烹饪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必须排着队进实训室,必须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你没有做到这一点就不允许你进入实习间去实习。”(F3)——这是对学生实习时的要求。

如果说“协商交流”是柔性方式的话,那么“独断”与之正好相反,是一种硬性的权力影响方式。一方面是校长具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合法性基础,也就是说,作为一校之长,其本身就有着社会和组织赋予其领导学校的权力职能,而“独断”正是校长发挥其权力职能的一种方式;第二,这种方式的使用是建立在一定的合理性之上的,并且效率高。但无论哪种方式,其目的均在于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和服从,以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正如一位校长所言,“在校长这个位子上接触的事情比较多,就利用这个行政权力把一些老师好的做法推行下去”(F3)。

3.以理服人。用事实或数据使要表达的思想显得合理而使目标对象容易接受并服从。如对于课程建设,“我觉得课程建设不是一个终极的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所以我在学校里反复强调的是,千万不能说,我这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建好了,我就束之高阁,我就不用了……最终被我说服了。”(F1)该校长正是通过很多次的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使大家对课程建设的理念发生变化并达到认同。

(三)“借力——激励”策略

指领导过程中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以及采用激励的方式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包括“借助外力”、“激励”和“关心他人”。

比如,有的校长运用“激励”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影响效果。“我这个橱窗里边,今年9月10号把我们的教授、副教授作为名师风采,放在橱窗里面给学生认。一个学生认认老师,那么多的教授、副教授;第二个让我们的老师有一种荣誉感,让其他同事有一种目标追求,所以把他们全部放在里面”,结果“教师的干劲又激发出来了,这样你现在给他们一个科级岗位,他们就不去争了。他就好好把教书教好,好好把教学科研工作做好,他这个更是可持续的,更是能迸发大家的这种能量的、这种激情的一个东西”。(F8)又如某职业学校校园扩建遇到了难题,“我曲线救国找了一个将军。这个将军跟我们市长、市委书记都是很要好的,所以我跟市长、市委书记说叫将军帮这个忙,来解决这个问题”。(F7)该校长根据掌握的信息,善于借力施加影响,巧妙地请所在地市委书记、市长出面叫将军帮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具体影响策略及其方式内涵见表3)

四、讨论及结果

(一)研究结果的检验

在质性研究中,比较一致的倾向是用“效度”来评估质性研究的质量,即能否反映人们真实的经历、态度、行为与动机等,常用原始资料检验法、反馈法、专家评价法等来检验模型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所谓原始资料检验法是指“对模型中的概念和关系返回加以审查:‘概念必须是来源于原始资料”。[7]本研究也采用此法。在三种影响策略15种影响方式中,大部分均直接出自受访者之口,有的受访者虽没有直接说出,但其实际行为和言语本身与这些影响方式的内涵是高度一致的。如“我在服务这所学校的时候,已经逐步是在用思想、文化、理念来,或者说叫管理这所学校,来引领这所学校”(理念引领)、“整个推进和操作实际上很多事都是我自己亲历亲为”(以身作则)、“当时我想这个评估怎么弄呢?就和大家商量”(协商交流)、“时机成熟了动手,动手以后我觉得就按照规矩操作”(制度化)、“作为一个校长来讲,尤其在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包容,要很大度”(包容)、“我们有些中层干部,工作上我从来都不留情面,还有一些自己有些过分的要求在我这都行不通的”(坚持原则)、“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可能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最终都归结到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我的想法是,这项工作要依靠我们自身可能有点限制,当时我想到我们要请专家”(借助外力)、“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些制度构建,这个在执行制度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个教职工的成长”(关心他人)、“比如说‘十一五我规定你要达到研究生学历,‘十二五我提出来要达到博士学历,你如果读博士我有奖励”(激励)等等。

通过原始资料检验法可知,本研究得出的影响方式与原始资料呈现的结果之间一致性程度较好,说明具有较好的效度。

(二)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探讨了高职院校校长对下属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校长在领导学校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主要的影响策略:一是“示范——合作”策略,包括理念引领、以身作则、协商交流、结盟、迎合、包容等影响方式;二是“权力——强制”策略,含强硬直接的方式和温和间接的方式,前者包括制度化、独断、公开奖惩、坚持原则,后者包括以理服人、合理授权;三是“借力——激励”策略,包括借助外力、关心他人、激励等方式。研究还表明,受访校长在实际领导行为中大多综合使用以上策略方式,尤其注重优先使用“示范——合作”策略,尤以“理念引领”、“以身作则”方式最为常见。这与国外学者Kipnis和Jon L.Pierce等人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得出的影响策略中排位最前的分别是“合理化”“硬性指标”和“理性劝说”“压力”。究其原因,除了研究对象的职业领域、所处时代及地域不同外,或许主要是中外文化差异所致。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仁”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儒家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要求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8]这些要求在受访校长中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因而与西方领导者采用的方式不一致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需指出的是,尽管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原始资料检验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但这仍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研究过程的主观倾向非常明显,对访谈文本的编码过程也主要是源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因此,要获得更为客观的、准确的研究结果,除了要进行取样范围更广的、分析过程更为细致的研究外,还应进行更为严格规范的验证,这将是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评选出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参考文献:

[1][加]史蒂文L.麦克沙恩,[美]玛丽·安·冯·格里诺.组织行为学[M].吴培冠,张璐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87.

[2]谢晓菲,陈文锋.管理者个人影响力的测量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28.

[3]皮尔斯.领导者与领导过程[M].北京华译网翻译公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4][美]羅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M].闾佳译.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85.

[5]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65.

[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

[7]吴继霞,黄希庭.诚信结构初探[J].心理学报,2012(3):363.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www.cnrencai.com/zhongguomeng/61587.html,2016-10-24.

责任编辑 宋庆梅

猜你喜欢

校长领导高职院校
市领导会见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